大方廣佛華嚴經 共四冊 精裝版 結緣

結緣須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共四冊 精裝版 結緣

 華嚴經是一部大經,一部共有4冊,80卷。所以印刷費相對較高,每次印刷都以2000套起印量,印刷價格為145元/套,共需29萬,助印善款14.5萬,另外14.5萬將通過結緣回收善款,故結緣華嚴經需要75元/套(即印刷價的一半),阿彌陀佛,恭請周知。

  華嚴經(bud dhavatamsaka-mahavai pul yasutra)),佛教經典。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經》。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唐武周時實叉難陀的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又稱為"新譯《華嚴》",或稱為《八十華嚴》。

  此經第二譯八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四萬五千頌,系唐則天武后遣使從於闐求得,並請來其地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695)三月十四日在洛陽大遍空寺開始翻譯,武后親臨譯場首題品名,菩提留志、義淨同宣梵本,復禮、法藏等並參與筆受潤文,到聖歷二年(699)十月十八日在佛授記寺譯畢(見《開元釋教錄》卷九),成八十卷,內分三十九品,總由七處(同舊譯)、九會(八會同舊譯,新增"普光法堂"一會)的說法而成。後法藏發見此經《入法界品》中尚有脫文,仍與地婆訶羅校勘梵文,於第八十卷初從彌勒菩薩後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前中間,補入文殊伸手摩善財頂十五行(《華嚴經疏》卷三、《華嚴經略策》),即為現今流行的《華嚴經》八十卷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共四冊 精裝版 結緣

緣起:

  到了武周時,實叉難陀的《八十華嚴》譯出,法藏以垂暮之年參預了譯場筆受,還依據新譯《華嚴經》著有《開脈義記》一卷(現存),《新經三昧記》一卷,《七處九會頌》一卷,《華嚴略疏》十二卷,以顯釋新經文義。法藏的弟子靜法寺慧苑也根據新經著有《續華嚴經疏刊定記》三十卷(現存),突破師說,自抒己見。他並著有《華嚴經音義》四卷(現存),《華嚴旋復章》十卷,《九會章》一卷等。後來清涼(澄觀)更大振華嚴的宗風,糾正慧苑的異見,發揮賢首的正統學說,撰有《華嚴經玄談》九卷(現存),《華嚴經疏》六十卷(現存),《隨疏演義鈔》三十卷(現存),為賢首宗師疏釋新譯本經的最大名著。此外他還著有《華嚴經鈔科》十卷(現存),《華嚴經略策》一卷(現存),《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一卷(現存)等。但到了貞元中,澄觀又參預了四十卷《華嚴經》的譯出,他又撰著《普賢行願品別行疏》六卷(現存),貞元《華嚴經疏》十卷(現存),以闡述《四十華嚴》的深義。澄觀的弟子圭峰草堂寺宗密也著有《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六卷(現存),《行願品疏科》一卷(現存),以顯彰澄觀的心要。宗密還著有《新華嚴合經論》四十卷。以上專弘此經並因而蔚成一宗的法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五師,世稱為華嚴五祖,為漢地傳播《華嚴經》的主要學匠。

  宗外的名家,有長者李通玄,精研此經,著有《新華嚴經論》四十卷(現存),發揮了《八十華嚴》的新義。他又著有《華嚴經中卷大意略敘》一卷(現存),《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四卷(現存)等。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籍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廣大圓滿、事事無萬里無礙之妙旨,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

  規格版本:

  基本信息:共2600頁-分4冊,精裝版

  書本規格:16開,4號字體

  印刷價格:單價145元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共四冊 精裝版 結緣

16開4號字/2600頁/無注音/原文/豎排/繁體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