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唐家河: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熊猫家园

作为大熊猫栖息地的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保护生态系统、特别是大熊猫保护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大熊猫及其上百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和生活乐土也全世界自然保护人士心中的圣地。


青川唐家河: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熊猫家园


唐家河总面积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6%以上。 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区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方之一,通过多年来的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有扩大趋势,种群数量也是稳中有升。

唐家河管理处副处长 谌利民:举例来说大熊猫通过我们40年的保护已经明确通过科学解释、研究和调查,已经增长到43只。

通过持续不断的保护,唐家河保护区内的物种数量稳中有升,大熊猫、扭角羚等动物活动区域外扩,与2004年第一次综合科考考察相比,新发现物种541种,总量达到3697种,保护区内植被类型更为丰富多样,构成了很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青川唐家河:守护绿水青山 保护熊猫家园


唐家河保护区水池坪保护站副站长 孙玉斌:通过我们自然保护这一块儿,我们的森林植被有很大的恢复,还有就是像我们明星动物,在我们唐家河遇见率很高。

唐家河保护区水池坪保护站副站长孙玉斌已经在保护区内工作14年了,野外巡护充满着未知和惊喜,期间见过两次大熊猫,把每次见到国宝作为自己的功勋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生命家园的守护者。

唐家河保护区水池坪保护站副站长 孙玉斌:第一次看见大熊猫是在石跳河,是08年的时候野生大熊猫不像动物园那样看着比那个还有胖一点,所以从那以后我就热爱这份工作。

唐家河保护区建立之初,面临着偷盗猎频发、保护区与居民利益冲突等困难,经过多年的经验探索,创新开展保护区与社区共建共管。形成了以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为主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原先务农人转变成“生态护林员”“劳务输出员”“共建共管员”,如今他们也当起了幸福的“熊猫公园人”。

青川县青溪镇落衣沟社村支部书记 杨勇:我们社区一起和保护区共同来保护环境,现在我们这里山也绿了,动物也多了。

青溪镇落衣沟社村民 阎兴荣:生态保护好动物也多了,我们现在以农家乐为主,有持续的发展,大家都来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唐家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区加大大熊猫保护力度的同时,熊猫文化的走出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并卓有成效。1978年出生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熊猫佳佳,目前已被认证为世界最长寿的圈养大熊猫。让世界再一次认识了青川,认识了唐家河。

唐家河管理处副处长 谌利民:所以说我们未来在国家公园的体制下,加大对大熊猫及伴生物种的保护,同时把保护的成果惠及民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编后】

大熊猫是和平的使者、友谊的象征,大熊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今后要做的就是把熊猫的栖息地保护好、守护好、研究好,让熊猫这张名片承载着青川人民的朴实、善良、勤奋走向全国、全世界,使国内外广泛关注大熊猫,关注大自然,热爱大熊猫、热爱大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