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郵票算是黑馬嗎


“護士節”郵票算是黑馬嗎

“護士節”郵票

最近以來,郵票市場運行平穩,表現為兩大運行特點:一是該上漲的品種都漲了,處於相對高位,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比如說2019年小型(全)張和小版張就是其最為典型的代表者,投資者業已錯過了最佳的建倉時機,似乎也沒有強行建倉的必要。

二是該跌的品種還在下跌,你也不知道它的底部究竟在哪裡,這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庚子鼠”大版票,其運行平臺越來越低,途中沒有出現過反彈,這也是第四輪生肖大版票上市之後完全相一致的運行態勢,沒有一套生肖大版票招人待見。

大家對於新發行的生肖郵票持越來越反感的態度,尤其是對於生肖大版票上市首日的畸形定價,與量價應相互一致的基本原則完全相反,比如說“庚子鼠”大版票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這也正是其從最高價330元跌至150元的最低成交價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2019年小型(全)張和小版張漲不動及“庚子鼠”大版票繼續下滑的情況下,突然冒出一個暴漲的品種,那就是“護士節”郵票,其價格從2.5元暴漲至3月13日的最高成交價11元,漲幅高達340%,好似一匹“黑馬”,但似乎又不是“黑馬”。

“護士節”郵票發行將近8年以來默默無聞,現如今一步登天,迅速成為漲幅最大的品種,但是從量價的角度來看,“護士節”郵票長期以來處於有價無市的格局,成交量非常之小,成交的連續性非常之差,成交的有效性非常之弱,這也就等於其在市場中失去了最為基本的地位,處於自我漂泊的狀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被遺忘的角落。

在此次“護士節”郵票暴漲之前,成交量為零,或者幾乎為零。3月12日,突然出現一筆成交量為1000套、成交價為10元的交易記錄,這在某種程度上講就等於成交量增長了1000倍,但實際意義幾乎為零,因為並未出現連續博弈的情況,屬於那種零敲碎打的交易,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從3月13日的成交情況來看,成交量繼續增加,但也僅有1300套;由於價格的暴漲,拋貨者也在順勢增加,並不是那種大舉買進的勢頭,這非常能說明問題的所在。

如果此後“護士節”郵票是成交量的連續性暴增,買與賣形成一種持續性交易的運行格局,那就是實實在在的行情了,倘若以此標準來進行衡量,2019年小型(全)張和小版張都談不是是實質性的行情,它們屬於那種一邊倒模式的無量空漲行情,受益者非常之有限,甚至都沒有實實在在的受益群體。

我們注意到“己亥豬”郵票的成交價已從一年前的2.9元跌至現在的2.2元,處於破發的狀態;“建國70週年”郵票的成交價為7.2元,與其7.2元的面值相持平,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新郵的發行量還是偏大,還不能僅僅依靠發行量這一關鍵指標來實現自身的價值,這種情況在2020年已發新郵中還是如此,這表明新郵減量還是任重道遠呀。

“護士節”郵票的暴漲,算不算行情呢?如果從價格的角度來看,那肯定算行情,因為行情的基本定義就是上漲,上漲的幅度越大,行情也就越大。

如果從成交量的角度來看,“護士節”郵票的暴漲似乎又算不上是行情,儘管成交量暴增幾十倍乃是上百倍,但由於在此之前的基數非常之小,甚至就是連續性的零。

當前的成交量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沒有出現連續放量的那種情況,更未見那種你追我趕的交易行為,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行情了;但也有著積極地意義,即便是一個個體行為,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因為市場最缺的就是資金的某種不安分,太安分了,也就失去了最為基本的盈利機會,也就失去了最為基本的活力。(周鳳遲)


“護士節”郵票算是黑馬嗎

“庚子鼠”郵票


“護士節”郵票算是黑馬嗎

北京馬甸郵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