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今年奧斯卡,被稱為是近十年以來的爆發年。


各路佳片,都在頒獎禮上大放異彩。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頒獎禮,同樣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以黑馬之姿問鼎最高榮譽的《寄生蟲》,也有10提0中全程陪跑的《愛爾蘭人》,還有眾望所歸的影帝、影后——華金·菲尼克斯和蕾妮·齊薇格。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與此同時,在主流視野之外,一部號稱"頒獎季最大遺珠"的種子選手,卻因官方的刻意忽視,而被迫消失無蹤。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種子選手——


《黑水》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就品相上來看,《黑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衝奧佳作。


製作上,它有赫赫有名的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傳媒)公司,為其保駕護航。


過去16年裡,該公司曾先後包攬81項奧斯卡提名,將其中16項獎盃收入囊中。


由它出品的影視作品,往往都有著極強的反思精神,票房與口碑並重:《聚焦》《華盛頓郵報》《綠皮書》《美國工廠》《海豚灣》……


《海豚灣》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創作上,《黑水》更是集結了一系列的明星大腕。


導演託德·海因斯,曾導演過《卡羅爾》《天鵝絨金礦》《我不在那兒》在內的多部佳作,是三大電影節的常客。


"綠巨人"馬克·魯弗洛與"美國甜心"安妮·海瑟薇在片中領銜主演。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久不露面的蒂姆·羅賓斯,在片中甘當綠葉。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問世沒多久,《黑水》便獲得了極佳的口碑:豆瓣8.5,爛番茄90%。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豆瓣評分8.5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爛番茄90%


只可惜,礙於影片題材上的敏感性,這部為主流發聲的電影,最終卻被迫淹沒在了主流之外。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和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一樣,《黑水》也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劇情片。


影片故事,主要來源於2016年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深度報道——《成為杜邦公司最大噩夢的律師》。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這篇報道,主要圍繞一個名叫羅伯特·比洛特的辯護律師展開,講述了他與杜邦公司長達17年的艱難訴訟歷程。


17年間,他以一己之力單挑美國化工體制,揭露出了被杜邦隱瞞幾十年之久的汙染醜聞。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馬克·魯弗洛與原型羅伯特·比洛特


和《造雨人》《永不妥協》等影片相類似,《黑水》也是一部從法律視角切入,撕開人性醜惡面紗的現實主義作品。


向來喜歡在影像風格上做文章的託德·海因斯,這次放棄了在敘事與剪輯上的炫技,轉而以冷靜理性的敘事態度、乾淨利落的剪輯手法,來工整的呈現全片。


儘可能客觀地貼近現實,貼近原型人物。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片中的主線故事,最早從1998年講起。


那一年,是男主羅伯特·比洛特的巔峰時期。


事業上,他剛剛升任律所合夥人,前途一片光明;家庭中,他的嬌妻正懷有二胎,生活幸福美滿。


然而,這樣的美好生活,卻因一則官司的介入,而從此走向了破滅。


起初,這起官司只是一起不起眼的小官司——


一個來自老家的農場主,向羅伯特發出求助,稱自己農場裡的近200頭牛,最近突然性情大變,接連殞命。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農場主懷疑,這些牛之所以發瘋,是因為喝了河裡被汙染的河水。


而造成這一系列事故的元兇,則是一所興建於附近的垃圾填埋場。


農場主希望羅伯特能利用他蒐集到的所有證據,幫他討回一個公道。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接下這個案子之後,羅伯特起初以為可以速戰速決。


沒想到,這個案子的實際難度,卻比他想象中的,要困難許多。


因為站在他對立面的,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強敵——杜邦公司。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杜邦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二大的化工公司。


自1802年誕生以來,杜邦已經完美嵌入了美國曆史。


其發展史,幾乎已經涵蓋了半部美國史。


對美國人來說,杜邦不只是世界發明工廠,更是美國夢的真實寫照。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由於監管難度係數大,所以就連美國環保署,都對杜邦這樣的大企業破例予以優待,讓企業進行"自我監管"。


懂得比美國環保署還多的杜邦,早已在無形之中,逾越了政府與法律的轄區。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經過抽絲剝繭之後,羅伯特終於找到了杜邦的軟肋——PFOA。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PFOA,又名C8,化學名稱叫"全氟辛酸銨"。


PFOA最早誕生於曼哈頓計劃,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有著極高的穩定性與疏水性。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誕生初期,它被運用於軍方,製成了史上第一種坦克防水塗料。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二戰結束後,它被杜邦公司作為加工助劑,加入了"特氟龍"塗料的生產加工當中。


特氟龍,是一種耐高溫、抗酸鹼的化學塗料。


早期,特氟龍多運用於不粘鍋塗層製造,後來擴大生產,又先後運用到了烤盤,食物防油紙,地毯,家居清潔劑,車輛拋光劑,防水衝鋒衣等日常用品的生產當中。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每年光生產特氟龍塗層,就能給杜邦公司帶來10億美元的生產利潤。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廣泛使用的特氟龍,在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其實還伴有巨大隱患。


因為PFOA本身,其實是有毒的。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它至少能引起以下六類疾病:腎癌、睪丸癌、甲狀腺疾病、先兆子癇、高膽固醇、潰瘍性結腸炎。


如果過度接觸,還會通過孕婦引發胎兒畸形。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特氟龍造成的畸形兒


更可怕的在於,由於本身穩定性極佳,所以PFOA一旦進入人體,不但不會消散,還會通過血液傳遞給下一代。


代代傳遞,永遠也無法被分解或排出。


對於這些問題,杜邦一直心知肚明,卻刻意選擇對公眾隱瞞。


早在批量生產特氟龍時,杜邦公司就已通過實驗,得知了特氟龍的危害。


生產線上的大批工人,都出現了發燒、噁心等不同症狀。


為了瞭解發病原因,杜邦甚至喪心病狂地在工人的香菸裡專門加入特氟龍,來進一步尋找病因。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利用PFOA不在美國化學物質監管名單上的漏洞,杜邦在幾十年裡傾倒、排汙、填埋了數以萬噸的廢料垃圾。


但民眾對此,卻全然毫不知情。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直到本世紀初,經羅伯特揭露之後,這起驚天謊言,才終於浮出水面。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日常接觸、垃圾排放,PFOA早已通過各種途徑,滲透到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血液當中。


其中,就包括99%的人類。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由PFOA引起的汙染問題,已然成為了一項全球化的汙染問題。


只可惜,到目前為止,阻擊PFOA的道路,卻依然步履維艱,任重道遠。


直到2015年,羅伯特才通過長達17年的堅守,為3535個受害人,爭取到了杜邦公司6.707億美元的賠償。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追求正義的過程中,羅伯特曾不止一次的,受到來自強權的擠兌與打壓。


這種打壓,在心理學層面,被稱為"政治性抑鬱"。為的是,讓個體開始失去能夠掌控自我命運的想法和感覺,開始並且認為一個人的可能性是有限的。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不該被埋沒的電影


好在,這些外在阻力,最終都未能將他擊垮。


直到今時今日,羅伯特都依然沒有停下他謀求真理與公義的步伐。


他用個人行動,完美踐行了海明威的經典名言: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說的大約就是他這種人吧!


我是 ,從事影視行業六年的小導演,關注我,每天分享影視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