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你上班还习惯吗?

迷茫的工作人员


我在郑州,9号上班,感觉没什么事了,谁知道,出来个国外旅游回来的鳖孙郭某某,祸害的全郑州,都人心惶惶,现在天天骑电车上班


橙子电影w


我们公司2月14日就开始复工生产了。

疫情当下,公司已经复工近一个月时间了,在此期间,企业一边抓复工生产,一边抓防控工作,一边与未到岗人员保持联系,掌握其动态,动员他们创造一切条件尽快早日回公司上班。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假期过得有点长。每年都是习惯了春节过后就奔赴工作岗位上班,而今年却突然因疫情阻止了按时上班的脚步,成天待在家里,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了。

如今我们已经上班,可是与往日上班比较,倒有一些异样——没有了那种成天为发货而赶货的忙碌生产场面,没有了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加班加点的景象,取消了一周两次的周工作例会和生产计划会议,如今每天上下班出入公司时都要排队测量体温,人人成天都戴着个口罩,车间和办公楼每天三次安排专人喷洒消毒水,到处充满着消毒水味道。

我是在公司复工的第二天就上班的。公司复工后刚开始几天来公司上班人员总共只有几十个人,不到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公司正式通知员工复工上班时间后,每天各部门到岗的人员陆续在增加,截至到今天过去了近一个月了,可是还有近一百来人还未到岗。

复工后上班期间,公司由于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都是在缓慢的恢复阶段,加上公司人员未到齐,全国上下都尚在疫情防控阶段,所以虽然已经复工,可是复工却不复产,工作效率和产出都非常低的状态。

虽然每天都在按时上下班,重复着往日的工作循环,习惯了以前的忙忙碌碌的紧张而压力的工作环境,如今一下子松懈了下来,我总感觉还真的有所不习惯呢。

这样的状态到何时才能恢复正常?

#我是收获人生后半场,专注职场和管理话题,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共同学习进步。#



收获人生后半场


慢慢就会习惯的。

疫情期间,在家生物钟严重紊乱,基本上都是凌晨一两点睡,上午十一二点起床,家里人心疼之前上班那么累再加上从来没有在家这么长时间,也就放纵不管,所以在家主要任务就是吃喝睡乐。上班了,突然发现,早上需要订好几个闹钟才能爬起来,肿着大眼泡子无精打采,关键是脑袋也不灵光了,一个月没上班反应竟然迟钝了,和老板沟通竟然有障碍了。一天迷迷糊糊。现在就是尽量早睡早起,起来吃口早饭,让自己精神点,把老板交代的任务,做个规划表,一步一步回到工作正轨。


彩虹色的夜猫子


我是一名会计。我的工作本来就是在网络上接单,与客户通过微信、电话沟通,完成整个服务流程。

这样的工作好处就是在家办公,不需要整日奔波在外,所以疫情期间尽量不外出,身体健康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在疫情早期,对于我工作的影响还是很大,刚刚开始的前半个月我每天都在刷朋友圈和微博,看各种疫情的消息。问了一些身边的朋友,他们也都不例外,大家被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弄懵了。

但是在后来,我慢慢调整的自己的心态,很多的事情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是无法控制的。

现在随着疫情逐步稳定,所以现在跟我咨询服务的人,也多了起来。

我的生活在恢复正常,我也有信心给更多的人提供好的服务内容。接下来,就是争取每天规律地生活和工作,保持一定的工作量。


eva我就不信会占用


疫情结束之后,你还有必要回公司上班吗?

疫情之下,无数国人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社畜们不用再像沙丁鱼一样挤上地铁,甚至实现了「躺着把钱赚了」的梦想,但不少人已经开始怀念回公司上班的日子。

虽然在家办公省下了通勤时间,换来的并不是更多的摸鱼时间。很快人们发现在家办公不过是从一群人的 996 ,变成了一个人的 007。

同样有意外发现的还有老板们,经过两周的远程办公后,他们发现很多会没必要开,很多班不必要加,「再不复工,公司就要发现没有我们也能正常运转了。」也不完全是一句玩笑。

在家办公让很多职场人士崩溃,也让很多公司管理层发现发现远程办公也不影响项目推进,还有很多传统行业瞬间转型成了「互联网企业」。

在家办公看起来只是疫情中的权宜之计,然而在国外,远程办公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在美国超过八成的公司引入了远程办公制度,超过 3000 万人在远程办公,占总工作人口的 16% 至 19%,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疫情之后,还有必要会公司上班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工业革命之前,人们其实就是在家办公

直到疫情到来之前,很多人对于远程办公其实还是很陌生。无论是逼仄的格子间,还是 Google 式的开放式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度过大半辈子仿佛才是社畜们的共同宿命。

然而一开始办公室并不是今天的样子,在工业革命之前,很多农民、商人都是在家工作。办公室(office)的说法也还不流行,更没有「白领」这个称谓,只有在账房中工作的办事员。

▲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在 19 世纪,很多公司只有几个人,所谓的办公室也就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办公员和老板的距离十分「亲密」,用著名办公室空间史学家哈里·布雷弗曼的话来讲,那时的办事员是「助理经理,是随从,是密友,是管理实习生,还是潜在的女婿人选」。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非兹美术馆(The Uffizi Gallery), 1581 年建成后曾作为美第奇家族的账房,还曾别用于政府办公,因此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办公大楼之一。

可现代意义的办公室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后才真正兴起,市场经济的繁荣滋生了大量的文书工作,办事员的数量迅速增长,原来的家庭式办公室无法满足需求,才诞生了类似办公室的场所。

办公室的兴起与当时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是分不开的。钢铁框架让


小骨头音域


个人观点:必须心甘情愿的习惯。

1、首先作为一个成年人,上班是生活的大部分,不可能因为休息一段时间,上班就不习惯,各种情绪都来了。你要知道,比你牛比你优秀的人,都没有放松,就你自己天天在这娇情,为什么总是我吃亏,为什么我工资低,领导不重视我,自身问题多就不要怪社会无情。

2、没上班的时候要有很强的危机感,成年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你每天就在家吃吃喝喝睡睡,稍微看了1个小时的书,你就觉得自己好努力了?那你注定是个成不了事的人,危机感没有,不趁着疫情提升自己,等着被社会淘汰吧。

3、疫情后上班,你不习惯别人也不习惯吗?应该有很多人强烈想早点上班吧,房贷车贷信用卡,孩子,父母你都要养活的。一个成年人还在嚷嚷我要精致穷,我只求心安理得,你还是个合格的父亲,合格的儿女吗?一个鼎盛的家族不是单靠一代人就能打拼起来的,你这一代不努力,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能说你无能,你儿女运气不好,什么都只能靠自己了。一个人的潜意识不改变,也别指望他能变得多优秀了。


爱杨幂1314


疫情期间我们都没有放假,一直在坚持上班坚守上班。现在都是上班.习惯





谭建义


疫情,让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让国人在鼠年都过上了猪一样的生活。以前我们总是说:等我有钱了,啥事也不干!吃吃睡睡就好!疫情,钱没赚到,梦想却实现了。

一个星期,一个月……终于,我们坐不住了。怀念有班上的日子啊!上班,工作是幸福的。

疫情,也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健康,生命,事业,家庭。唯愿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曾经的思考。

还有企业转型,百分之六十转向线上或者开展线上新领域。我们只想说,事业也好,企业也罢,要做复业,不要做副业。


大观点茶馆叶盏萌


我觉得会可以,而且应该更加努力了,我觉得通过这些天的休息,让我感到乏味,实在是太无聊了,我认为一个人无事可做,整天吃了睡,睡了吃,生命的存在太没意义了……,通过这次疫情的发生,我觉得生命的存在,非常重要,生命的价值更重要了,我们虽然是贫民百姓,不能逆流而上,去湖北、武汉拯救生命,但是,能够立足自己的岗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学,就是对国家、灾区做的最大贡献,舒适的环境,安逸的岗位,熟悉的工作,还有啥啊,必须加倍努力完成本职工作,和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解放军战士及白衣天使们比比,还有什么说的呀?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加油吧!!!


东北老翁云龙


实话说,刚上班的时候,白天还是比较乏力的,但是适应两天就好了。

必竟,谁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不就是被迫休了个寒假吗?没啥大不了的,就是口罩天天戴着,相比之前,省了不少化妆时间!省了不少口红钱💄!

哈哈,当然,这个时候,颜值主要是靠好看眼睛支撑了🤓,不对,还有发型,作为短发的我,发型已经快成草了🤨🧔🧒,不唠了,找我的“托尼”剪发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