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今天,小徽要介紹的是一位清末的狀元,


他的名字叫吳信中。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吳信中人物像


吳信中,清休寧長豐人,少時隨父親吳雲寄居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經商。

吳雲字王松,號潤之。雖為商人,但胸懷大志,不以商利為利,好讀書不倦,常聘名師家教,因而文名大震。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居然考中進士,歷官至監察御史。

在任時,屢次彈劾權要,直聲震朝野。人們問他為何不怕得罪官僚,他說:“我曾為商人,商人求利,我現為官員,官家求公。官家為私,國家何在?我若要為私,何必讀書求官?不如歸裡為商了。”人們刮目而敬。

吳雲後來官終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知府),死後,家徒四壁,只有兩套官服和自己著的一部《碎石山房詩文抄》一書傳世。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碎石山房

吳信中繼承父風,也一邊經商,一邊讀書,廣交天下名士,切磋道德文章。

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應考進士,在殿試時,被嘉慶帝擢為第一甲第一名,即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編修國史。

經考證:吳信中能考中戊辰科狀元,也是險象環生的。閱卷官初擬吳信中為第一名進士,但主考官戴衢亨卻希望浙江的謝進材為狀元。他對閱卷官們說:“休寧連年考中狀元,我是休寧縣人呀,應有所迴避。”

閱卷官們心領神會,便以“書法好”為由,把謝進材從第五名提到第二名。但是要換為第一名需要經過總閱卷官的同意,好在總閱卷官沒有聽懂戴衢亨的話,當別人提出將謝進材列為第一名時,他笑了笑,說:“書法的確不錯,但在第二名也不為低呀!”這樣,吳信中的狀元就保住了。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後來,吳信中參加河南、廣東、湖北三省的舉人考試。在六年一次的京考中,被評為一等,入直南書房為行走,伴隨皇帝讀書。皇帝巡行四方,亦皆相隨。除應制撰寫文字外,還起草詔令。後來,由侍講學士,轉為侍讀學士。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侍讀學士

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公元1850年),由於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國庫空虛,賣官買官的現象更加嚴重,有錢人便可買得官做,小官也可花錢買大官做。

當初規定花錢買官者只給虛銜,不予實授,因而只有官的名號,並無官的實職,自然也無俸祿,其實只是花錢買個榮譽虛銜罷了。後來,凡有足夠的錢,無論其人德行、才智如何,均可買得官做。因官是花錢買來的,一旦走馬上任,便如狼似虎,撈本賺利。

吳信中看在眼裡,記在心頭,身感在皇帝身邊辦事的恥辱,因此屢屢向皇帝進言。道光帝也曾詔諭天下,要各地嚴格捐納制度(即賣官買官制度),毋得濫開捐例。

他說:“其現任官員,一概不準加捐職銜,永為定例。”一次,他對吳信中說:“捐班之員,素不讀書,將本求利,廉之一字,誠有難言。有錢不作他圖,傾其所有,以求為官者,居心可知。此等人物,朕實是放心不下,到任後務須從嚴究查,多加防範。”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官員督戰圖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鴉片戰爭後,各地反清起義連年不斷,道光帝雖然派兵鎮壓,也無可奈何了。

吳信中身處南書房中,站也不行,坐也不行,奏言不是,不奏言也不是,於是以患病為由,堅請歸養,即告假退裡養病,以便脫離這個是是非非之地。道光帝屢屢不準,以後眼見他消瘦不食,就批准他迴歸故里。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吳信中故居圖


吳信中雖然自幼隨父寄居江蘇吳縣,但他的祖居墓仍在故鄉休寧長豐,儘管路途遙遠、公務纏身而不能常回故地,但他一直不忘自己是休寧人。

由汪由敦、金德瑛等前輩創建於乾隆年間的京師休寧會館,他不僅常常光顧,而且多次慷慨解囊資助會館日常開銷。嘉慶年間,由京師休寧會館倡議,旅京休寧老同鄉在京城廣渠門創建“休寧義園”,為客死京都的休寧人停放靈柩、營造墓葬提供方便。

吳信中不僅積極捐獻俸祿,而且以“邑人”的身份滿懷深情地撰寫了《休寧義園碑記》,其碑記影印件至今還在休寧民間流傳。

吳信中迴歸故里後,總結了由侍講學士,轉任到侍讀學的這一經歷,寫成了《玉樹樓稿》一書。不久病卒,終年五十六歲。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吳信中書法作品

徽人物丨清末狀元吳信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