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可不可以標準化?

一切隨緣61513303


什麼是標準?

什麼是標準化?

標準是相對於固定或指定參照系的尺度或規範,標準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進程。以食、藥為例,對象有男女有別、長幼有序,還有氣候、物候、季候、症候與證型及病因病機病理病程等等個性差異,無論健康促進乃至醫學干預,以物定標準還是以人定標準?以規模化生產為標準還是以個性化定製為標準?以賺錢及商業定標準還是以健康關懷定標準?

中醫藥標準及規範一言以蔽之:保健養生治未病,親民普惠見實效。無論有沒有量子科學及其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萬物相聯等技術支持,中醫藥的健康檢測與監測、健康服務與管理,健康干預與促進,都有自己的標準與規範,絕不參與傳統工業化和以藥養醫的西醫藥標準作祟。[靈光一閃]


哀牢翁


中醫中藥的標準化一直在進行中,六經八綱都可以算作是標準化努力的一部分,我一直將治病比喻我打仗,正邪交戰嘛,所以戰爭那時候能標準化,中醫藥估計啥時候能標準化。

目前能做的或者在做的有幾點:1、症狀名稱,藥命的標準化,比如我的筆名“衝玉子”就是一位對人很有幫助的常用中藥的別名,很多中醫生或者中醫愛好者的不一定知道。這塊容易做但是做得不夠好。

2、常用藥物藥對的有效性判斷,製造標準顆粒劑,這方面現在只有單味藥的,日本港臺都有複方,我老師傅元謀教授就常用回鍋肉來比喻現在的單味顆粒劑,肉是肉,蒜苗是蒜苗,豆瓣是豆瓣,不是分別炒好裝在一起就是回鍋肉

3、信息處理的綜合,方案的優選,現在信息技術逐漸發展,看到了希望,我曾經想將我跟診的一千多個方子做症藥的大數據分析,但是數據量還是少了一些,統計偏差較大,我還專門去學習了一下小數據量的統計分析,目前還在進行中。

如果本回答對您有用,請點贊、關注並收藏。我會陸續分享一些公司股權法務,財務人員進階,中醫芳療,家庭護理相關的知識,還有自己的一些有效的學習技巧和理財心得。

Yours(火煉得金,水衝為玉)

衝玉子


財法民醫衝玉子


吃飯沒有固定的標準化,怎麼說服中藥成為標準化,人,中老幼輕,虛實寒熱,是為劑量單位君臣佐使用藥,標準化可起返行!


順世隨緣383093579


肯定的說是不可能的。我們先來說一下標準。什麼是標準呢?標準是自然事物各要素的正常值(或者範圍)的規定。它必須滿足是客觀實在和必須是可測量這兩個條件。比如人的正常體溫是36.3-37.2°C,那麼這個值就是標準。它可以鑑別人的健康與否。標準化呢?標準化是指在經濟、技術、科學和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的事物和概念,通過制訂、發佈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

可以看出,標準和標準化的基礎是客觀實在。反觀中醫,陰陽五行、五臟六腑、寒熱溼毒等等都不是客觀實在,都是幻想出來的。所以說中醫是不能標準化的。即便中藥按一定量生產也不是標準化。

沒有標準談標準化無異於耍流氓!


傳奇1750410


中醫不用標準化,老百姓的口碑就是標準,中藥必須標準化,尤其是中草藥,現在的中藥野生的已經很少,主要靠人工種植,藥農為了增加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這樣生產出來的中藥治療效果和副作用可想而知,中醫醫術再高,用這樣的中藥行嗎?能治好病嗎?我看不規範、標準化中藥種植,加工,中醫遲早要被中藥淘汰掉,所以,規範標準化中藥種植、加工,刻不容緩。










靜觀聆聽世界


中醫中藥不可以標準化。

中醫理論客觀化和標準化被視為中醫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也是科學主義影響現代中醫發展的集中體現。中醫四診客觀化是篤信科學主義的中醫主流學界效仿西醫畫蛇添足的創新活動,而中醫理論標準化則是效仿西醫對中醫理論陳述形態的重構,並試圖強制統一中醫基本理論和學派紛呈的臨床理論。標準化是現代科技因其抽象的理性主義文化特徵所固有的規範化活動,作為不同於現代科技的異質文化,中醫理論的發展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應該遵循中醫自身發展規律和文化特徵。面對中醫發展史上的流派和學派紛呈的現象,中醫理論適合進行標準化嗎?如果強制推行現代中醫家制定的標準化的中醫理論又會給中醫帶來哪些影響?

所謂的標準就是能夠被行業共同體普遍地接受和遵守的行為準則或者依據,而標準化就是制定行業共同體的行為準則和依據的活動過程,中醫理論的標準化無疑就是為所有中醫家隊伍制定診斷、治療、養生以及中藥炮製、生產的規則與依據。那麼中醫在此之前沒有行業標準嗎?如果沒有標準,歷代醫家傳承和實踐的依據是什麼?如果有標準,為何現在還要進行所謂的標準化?縱觀中醫發展史,其實歷史上相當於中醫標準化的工作始終在進行著,《黃帝內經》就是中醫在歷史上第一次標準化,由《黃帝內經·素問》和《黃帝內經·靈樞》奠定的中醫基本理論成為了後世所有中醫家都需要學習和遵守的理論準則。自此以後,《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以及《神農本草經》都成為歷代醫家必須遵守的理論準則。除了中醫在民間自發的類標準化,許多朝代的政府開展了對中醫理論的標準化工作,比如唐朝由政府組織蘇敬等二十位中醫家集體編撰的《新修本草》是對中藥的第一次標準化,宋朝詔令太醫裴宗元等人編成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對中醫方劑的標準化,清朝乾隆四年由太醫吳謙負責編修的《醫宗金鑑》則是對中醫理論的標準化,這些都是由政府組織當朝中醫家對中醫理論進行系統化和標準化的努力。中醫經典著作是所有中醫家進行診療時都應遵守的理論準則和依據,既然有了這些中醫行業共同體遵守的經典,為何在現代還要進行標準化工作?

如果仔細考量近年來由國家醫政管理部門組織中醫學界如火如荼開展的中醫標準化工作內容,就不難發現其內容主要是在科學主義的主導下效仿西醫和其他科技行業的標準陳述形態,按著這些標準陳述的邏輯規則對中醫理論的陳述形態進行重構。這種理性化的重構除了迎合現代人的理性化的自我意識,還有更重要的經濟目的,就是為了與早已接受並發展了中醫的東南亞國家,諸如日本和韓國,爭奪中醫藥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維護和促進中醫藥的國際貿易,發展國內的中醫藥經濟。中醫標準化工作主要是為中醫藥的國際貿易服務的,這就好比中藥為了進入歐美國際市場採取西醫的臨床試驗技術和效果評價體系一樣,屬於削足適履的異化中醫的行為。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中醫在當下需要進行標準化而西醫就不需要?因為西醫本就是將自己的理論基礎建立在現代科技理論的基礎上,與其他科技行業同根同源,而標準化又是所有現代科技行業固有的規範行動,所以西醫在當下本就是標準化的,不像中醫那樣需要按著科技行業的標準形式進行標準化重構。

西醫之所以能夠實現標準化,決定於其理論的文化特徵。西醫是實驗室醫學,其理論都是通過實驗室裡的實驗建構出來的,所有的實驗在設計過程中排除了研究者的個人差異,使得西醫理論具有抽象的獨立性和普遍性,能夠建立統一的程序化的標準。那麼中醫為何就沒有在歷史上形成類似於西醫的行業通用標準?這是由中醫理論的文化特徵決定的。中醫理論可以分為中醫基本理論和中醫臨床理論,中醫基本理論是不易的,具有高度的穩定性;而臨床理論則始終是開放的,趨向百家爭鳴的多樣化,具有個體化的特徵,呈現不同的學派和流派。如果中醫主流學界規定某病就按某種或者某幾種證候進行辨證,推薦用哪些中藥材以及配方,就會將中醫辨證論治的臨床診療淪為照本宣科的機械診療,扼殺了中醫家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臨床創新。正是因為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個性化特徵,也不禁讓人質疑:這種標準是以誰的臨床經驗為基礎?標準本就是要經過行政權力審批才能發佈的,那些掌握有話語權的中醫家就有機會強制將自己的診療經驗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通用的標準。由於沒有診療標準和標準化工作,歷代醫家都會將自己的診療經驗作為醫案刊載出來,以供同行或者後世的醫家進行參考。中醫的文化特徵、中醫臨床理論的開放性和個性化特徵決定了中醫不可能按著科學意義上的標準進行標準化。

中醫標準化有沒有促進中醫國際化的意義?正如前文所述,國內當下開展的中醫標準化工作主要是為了與中醫第一次國際化時接受中醫的韓國和日本等幾個國家爭奪國際話語權。這種話語權的爭奪更多的是出於經濟的考量,就是為中國的對外中醫藥經濟貿易做好準備。像東南亞國家早在唐朝就已經接受和發展過中醫,中醫當下的國際化則主要是歐美化。歐美國家要接受中醫國際標準是以接受中醫學為前提的,而要想歐美國家接受中醫理論就必須讓這些國家的民眾接受以儒道為核心的中國古典文化,就像當初接受中醫的朝鮮和日本等國家都屬於儒家文化圈一樣。如果西方國家拒絕接受中國古典文化和中醫理論,那麼制定再多的符合西方國家意識形態的中醫藥標準都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我們在按著西醫的標準形式去制定中醫的標準還會導致中醫西化,比如中成藥就按著西藥研發的臨床試驗理論和方法去進行研製,仍然沒有被歐美國家所接受。因此,中醫藥行業制定中醫標準根本沒有必要打著中醫藥國際化的幌子,中醫標準在國際社會的推行是以中醫國際化為前提的,制定出標準與被其他國家接受與使用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不是標準制定出來了,中醫國際化就完成了。

不管是培養中醫學生的教材,還是指導臨床中醫家的標準,都要涉及到與中醫經典關係的問題。就像培養中醫學生的高等中醫院校的教材來自於中醫的經典卻不能替代經典一樣,由中醫主流學界制定出來的中醫標準也是來自於中醫經典且不能代替經典。不管是中醫院校學生學習的中醫教材,還是中醫院裡的中醫家執行的中醫標準,都只是中醫經典的附釋,從屬於中醫經典,而不是等同於或者凌駕於中醫經典之上。廣大中醫高等院校邊緣化中醫經典在中醫培養過程中的核心作用,以現代中醫教材為主已經導致中醫學生理論素質普遍低下。中醫標準如果篡奪中醫經典的核心指導作用,也會降低廣大中醫家的臨床醫療水平。尤其是中醫主流學界仿照西醫制定的診療標準加入了大量西醫的診斷內容,用這樣的標準去規範中醫家的診療行為只會促進中醫家隊伍的西化,降低他們的醫療水平。

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經濟意義去爭奪話語權地位而無視中醫理論本身具有的救死扶傷的醫學終極意義,中醫標準化工作就是捨本逐末、得不償失的行為。我們更不能為了效仿西醫的診療標準將中醫臨床理論進行標準化,這樣做將會摒棄中醫家的主觀能動性,讓中醫臨床變得像西醫那樣機械,最終是降低中醫臨床水平,扼殺中醫理論的創新。


王世保


大自然有規律,人體自然也有規律。不知所說的標準化是那方面的?按自然規律的標準化,還是人為刻意的標準化。自然的標準化是現成的,古人就有,但古人沒有按順序總結,各說其道而已。人為的標準化搞了幾年也結果。


天山17040


00

123慈雲工作室慈雲

在中醫原創思維指導下,與時俱進,中醫中藥現代化、標準化皆可!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各自理論各異,互有優勢,都是促進世人健康的重要力量!中醫藥是偉大的寶庫,其有獨特理論,運用得當療效顯著,無後遺症,費用合理,服務中華兒女幾千年直至今後!只是近二百年來,中華出現內憂外患,中醫也難免!政府對中醫頂層設計不合理,中醫教育傳承這方面又嚴重脫節,中醫發展不振!需熱愛者來振興!若一味地以西方醫學、西方藥物的標準為標準,中醫藥發展必然會邊緣化,甚至束之高閣!草藥不等於中藥!只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的草藥、礦物、動物等稱為中藥!


123慈雲工作室慈雲


可以標準化,但是是中醫的標準化,而不是西醫的,中醫有中醫的標準化體系,《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理論和經方就是標準化呀,而不是西醫所謂的解剖實驗數據,世人被固化了,難以看到自古以來形成的中醫標準化,古代中醫的水平之高遠超現代西醫,很多人劉說中醫不能與時俱進,這是完全錯誤的,一個20分水平的人,當然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而100分的,怎麼提高?怎麼與時俱進?現代中醫不是進步的問題,而是中醫的精華失傳的問題,是退步的問題,這才是最需要重視的工作。


汪奕隆


怎麼可能呢?同一個病,千人千方。標準化後怎麼騙人啊?還搞了個配伍,什麼東西都往裡配,誰知有用沒用?盡搞一些障眼法,標準化了,秘方也就沒秘密可言了。生存之道被堵死了,你叫中醫怎麼活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