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女性艺术家,你第一个想到谁?

富春一凡


因为我是画画的,所以一提起女性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潘玉良,是咱们国内非常知名的近现代女画家了。她不仅仅是画画的好,还有她那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她出身卑贱,早期是一名风尘女子,后来被人赎出后,苦学绘画,成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后来受印象派影响非常深,她的画色彩强烈,寓意深刻,后期画了很多自画像,而且大胆的把自己的裸体画到画中,这也是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表现。她的油画受到国内乃至国外学术界的认可,在中国的油画界里,她的画风还是非常独特的,也是中国油画画家的代表,更是中国女艺术家的代表。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人。


剑峰素描国画书法教学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耶]

在我印象中第一个想到女性艺术家,她是费里 达 卡罗,在我中学时期,我被深深吸引着的是是她的自画像,她平生中创作有超过140幅画作,其中有55幅是她的自画像。

费里达的一生中有着很残酷的经历,但她却也因一次车祸走上了艺术道路,颠簸不定的婚姻,就如同她的画作一样,时而悲伤,时而阴郁,时而孤独,作为女人,她一生支离破碎却又色彩斑斓,以至于她后来有了传奇性的作品。

她的作品里用色强烈,人物和身上的衣饰都充满着浓郁的墨西哥风格,将自己所遭遇的经历创作在画作里,她的画作里有强烈的自传元素和混合的现实主义与幻想,使人看了之后,如同身临其境般!

她有一幅画作是我最喜欢的,在画里她刻意的把眉毛加的很浓重,并且强调其弧形的特点,同时在鼻梁上将两边的浓眉连接起来,而她的嘴部却画的比较短,在唇部上方绘制出一根根的胡须,然后以各种鲜花装饰头部,古怪而独立的发型,色彩浓重而又不失繁杂,看了她的作品使我俨然一新,更能看清楚她的内心世界,尽管如此她的画作有些古怪,但从不在画作里不掩饰自己,而且极为真实,这使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江姗美


我想起必定是 弗里达 只能说好惨一女的 她身上发生的悲剧都被她用画笔记录下来 她的才华无可争议

弗里达得生平

弗里达1907年生于墨西哥城,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父亲是一位有匈牙利犹太血统的摄影师,生于德国;母亲则是西班牙与美国印第安人的后裔。她的一生长时间受到身体损伤的侵害。6岁时就得小儿麻痹,从此成了瘸子。然而,少年时期的Frida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这也使得她父亲特别钟爱于她。父亲对于她的教育有着开明的理念,1922年时将她送进Preparatoria就读,这是一所墨西哥最好的预备学校,当时才刚刚开始招收女生,Frida就是2000男生中35位女生其中之一。

弗里达·卡罗

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Frida认识了她将来的丈夫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他是墨西哥壁画运动三杰之一,当时刚从法国回来,受托在此做壁画。Frida深深被他吸引了,由于不知道如何面对突然降临于她的感情,她就戏弄他,和他开玩笑,并试图激起画家妻子的嫉妒。

1925年,弗里达经历了一生最大的一次事故,这件事改变了她的命运。9月17日,Frida乘坐的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且一生都要与铭心的痛苦为伴,尽管她花了很长时间才能正视这一切。她后来以典型的黑色幽默方式描绘这次使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的事故:“让我失去了童贞”。多年以后,她当年的男朋友回忆起来仍是不寒而栗:“剧烈的冲撞撕开了她的衣服。车上有人带着一包金粉……那金粉撒满了她血淋淋的身体。”整整一个月,她浑身打满了石膏,躺在一个棺材一样的盒子里,没有人会相信她会活下来。1926年在病愈过程中她画了第一张自画像,从此她开始以绘画记录自己和生活与情感。

1928年弗里达再次遇到婚姻刚刚破裂的Rivera。他们发现除了相同的政治观点外(此时他们共产主义的积极支持者),两个人还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于是在1929年8月正式结婚。Frida后来说:“我一生经历了两次意外的致命打击,一次是撞倒我的街车,一次就是遇到Rivera。”

芙烈达·卡萝

由于墨西哥的政治气候对于左翼同情者来说逐渐恶化,许多壁画项目被迫停止,1930年,Rivera夫妇来到美国,先到SanFrancisco,然后又到纽约举办由当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的Rivera回顾展。在这一时期,Frida仅被看作一位伟大画家的迷人陪衬,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1932年,Rivera受托为底特律博物馆创作壁画,而在此期间Frida流产了。休养中Frida画了《底特律的流产》,首张真实而敏锐的自画像。她从此发展出来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她的丈夫,主要从墨西哥民间艺术以及小型祭坛画中汲取营养,而Rivera对此表示理解和尊敬。自此Frida着手于一系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的创作,它们庄严地表现着女性真实、现实、残忍、苦楚的品质。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像Frida一样将如此痛楚的诗歌写在油画的画布上。她至少经历了32次大小手术。她有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在此期间,她就穿着由皮革、石膏和钢丝做成的支撑脊椎的胸衣。生命暗淡到极处时,她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找到了安慰。她写道:“我的画是对我自己最坦白的表达。”







艺术之魔


也许因我是画画的女人,所以提起女性艺术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民国女画家潘玉良。她与同时期的民国才女林徽因、张爱玲等人相比,她虽在国内的名气不大,但她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比林徽因等人还要高得多。有不少外国人都十分崇拜潘玉良,将她誉为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其实,与她的知名度相比,潘玉良的一生更加传奇。

我佩服她的艺术成就,但更佩服她与多舛的命运抗争,凭借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对艺术的执着努力,最终终成为声名远扬的知名画家。

潘玉良的童年十分悲惨,她出身在一个贫苦人家,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死去,八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也去世了。可怜的潘玉良被舅舅收养,她在舅舅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最后被舅舅打歪主意卖到妓院,巧遇海关总督潘赞化取她为妾,教她读书识字,发现其极高的艺术天赋。之后于191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师从王济远。三年后又考入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后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期间和徐悲鸿同学。1925年又跳槽考入罗马国立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并以作品《裸女》获得国际展览大奖。隔年精力旺盛的她又转向学习雕塑……

潘玉良在当时国际名声和绘画成在此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她在我眼里是活出了女人的风采,因为她一生都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自怜堕落,也没有在为妾侍后骄纵放肆,放弃追求人生自我价值,就在后半生远在国外独自孤独寂寞的生活中,她也坚持着绘画艺术,在绘画中寄托着自己的思绪情感、美好心愿等,她是我这样的女人仰望佩服的真正女神。



尹犇桂林漓石斋


   谈及林徽因,人民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谈及林徽因,人民更津津乐道于她与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感情纠葛,而险些遗忘她在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女,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卞之琳,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认为“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萧离,曾在战乱年代,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爱国活动及平津学生演出队,先后担任绥远《文艺》主编、《平明日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大公报》记者组副主任。解放后1973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1977年后任北京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的萧离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

费慰梅(Wilma Canon Fairbank,1909年—2002年4月4日),美国人,著名汉学家,是研究中国艺术和建筑的美国学者。美国汉学大师费正清的夫人。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的好友。费慰梅认为,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鉴于以上原因,提起女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林徽因。



白云轩主


她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画家、革命家何香凝。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画坛杰出的美术家。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 ,民革主要创始人,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何香凝是中国唯一一届美协女主席,画坛杰出的美术家。

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擅长中国画。作品有《狮》、《梅花》、《高松图》等。





道道4685


提到女性艺术家,我第一个想到陆小曼。

陆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画家,近代十大才女之一。

陆小曼为江苏武进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

1926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

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2年她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

徐志摩说: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礼上,徐的恩师梁启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都是过来人,请勿在做过来人。

世人眼里为爱情不守妇道的陆小曼只是为爱所累的可怜女子。

她的才华终究是不能否认的!



凤鸣阁主聊书画


我第一就想起了潘玉良

从孤儿,到雏妓,到画家,到中华最高学府的教授,再到世界艺术殿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潘玉良做到了。

剖瓜之年的张玉良被舅舅卖至青楼,17岁时,在一场商业贿赂中被当做礼物送给了海关监督潘赞化,张玉良抓住了这次机遇,成为了潘赞化的妾室,并改姓潘。

感念于潘玉良的才情,其夫潘赞化让她学习文化和绘画,没过一段时间,潘玉良的文章背诵的比潘赞化又好又快,绘画方面更是显露了惊人才气,在潘赞化的正室揶揄之下(别人纳妾是为了续香火,您倒好,当闺女培养!),考入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学习西洋画。

开了命运天窗的潘玉良为了学习人体画,跑到了女澡堂现场临摹,为此被大妈们狠揍一顿,没辙,后来改为画镜子中的自己。

听从了美术学校的刘海粟校长的建议,潘玉良在丈夫的支持下,来到法国和意大利留学九年,在艺术的旅程中越走越远。

回国之后的潘玉良,先是在国内的母校任教,潘玉良的雏妓经历被学生们扒取出来,报章上也八卦不断,在当时的中国,潘玉良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九年的国外留学生涯,使得潘玉良也心直口快,不太顾忌这些流言蜚语。潘玉良后来在同事聊天的场合中,发表了“男人不如狗”的新颖观点,她的愿意只是说狗并不比男人不忠诚,却被有心人们断章取义,以“人狗相交”话题大肆恶毒攻击。连刘海粟也保不住她,只好辞退,但潘玉良因祸得福,被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潘玉良终究逃不过世俗的攻讦,在她个人的第五次画展上,斩获大奖的作品《人力壮士》上被涂写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潘玉良顿时觉得这个社会似乎永远都不会接受她这样出身的一个西洋派画家。再加上她始终不育,潘赞化的正室多有不容,她决定还是逃回法国,平静一下心境。

这一选择让她的余生再也没有回到故国,再也没有见到丈夫潘赞化,但即便是过着比较清贫的艺术家生活,当她收到“孙辈”们正在挨饿的消息时,她也省出生活费不断寄给故国的丈夫潘赞化和后辈们,以度饥馑年代,这也算是当年对潘赞化的反哺了。

潘玉良后来做过鼻部手术,导致面孔并不好看,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也挺高,但老年的潘玉良却获得了艺术家王守义的倾慕,潘玉良没有给王守义夫妻名分,在生活中互为照料。1977年,潘玉良辞世后,也是王守义为她操办的葬礼,埋葬在了巴黎的蒙帕拉斯墓园,四年后,王守义病逝,也被合葬于此处。

不管是山东大妞巩俐,还是中葡混血李嘉欣,她们的容貌太美,并不像现实中的潘玉良本人。



原始古龙789


阎萍(1956-)出生于山东济南。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199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年展”获银,“93中国油画展双年展”获优秀奖。1994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学会展”、中国当代美术评论家提名为“全国22名90年代最具代笔性画家作品展”。1995年参加“中国优秀女画家邀请展”(北京),及“中国现代油画展”(美国),并获第三届 油画年展银奖。1996年参加“上海双年展油画年展银奖。1996年参加“上海双年展邀请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展”(北京)。1997年参加“香港回归艺术大展邀请展”(上海)、“当代中国油画展展”(香港大学博物馆)。1998年参加“九人画展”(北京)。1999年参加“国际美术邀请展”(青岛)及“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2000年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展”(北京)。2001年举办“亚洲巡回个展”(北京、香港、新加坡)。百幅以上作品,广泛被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比利时、新加坡、香港、台湾、中国美术馆、海外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内外私人收藏。



精彩艺生Z


说起知名的女艺术家,不能不提到“怪婆婆”草间弥生。这位年过九旬的艺术家是20世纪当代艺术的关键人物,是仍然在世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草间弥生是日本艺术家,主要从事雕塑和装置艺术,也活跃于绘画、表演、电影、时尚、诗歌、小说和其他艺术领域。她的作品以概念艺术为基础,添加了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流行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一些属性,并注入了自传、心理等内容。

她出生于日本长野的一个富裕但功能失调的家庭。母亲的残忍,父亲的不忠,以及家人对她艺术爱好的阻碍,都使她伤痕累累。她10岁开始画画,从那时候就受到了视觉和听觉幻觉所造成的困扰,这些幻觉同时也是她一生创造力的源泉。她认为,她的艺术品“是我生命中的表达,尤其是我精神疾病的表现。”

在她看来,世界布满了斑点状的网,这些彩色的无穷无尽的圆点给她带来迷幻的错觉。她将这些鲜艳的波点图案画在物品上,那些普通的物品立刻变得艺术起来。

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草间弥生于1958年移居纽约。在那里,她很快与安迪·沃霍尔、克莱斯·奥尔登堡和伊娃·黑森一起成为前卫艺术的重要成员。1973年,草间弥生回到日本。为了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她自愿进入了精神病医院,在那里一直生活和工作到今天。

草间弥生于1989年重返国际艺术界,她的作品在美国和英国展出。1993年,她代表日本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一直是博物馆和画廊展览的主题。

2006年,草间弥生开始和路易威登的合作,她的设计使路易威登的经典皮具,服饰以及珠宝都铺满了色彩迷幻的波点图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次合作,使得路易威登巩固了在时尚界的领先地位,也使得草间弥生在艺术领域以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她的作品价格飞速上涨,2008年,她的画作以510万美元的售价打破了在世女艺术家的拍卖价格纪录。2018年,她有21件作品以百万美金以上的价格成交。

草间弥生的装置艺术非常受欢迎,她创作的无限镜室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一票难求。有报道称,从草间弥生装置里走出来的老太太们,脸上都洋溢着少女般的微笑。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帮忙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