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北宋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注: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传说楚怀王游览高唐地区,梦中与女仙相遇,女仙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后宋玉陪侍楚襄王游云梦时,楚襄王命宋玉作《高唐赋》记录这段发生在高唐的浪漫故事。当晚楚襄王就寝后,便在梦中与那位神女相遇了,梦后又命宋玉赋这件事。宋玉作与《神女赋》追述其事。后因以"高唐梦"等借指男女邂逅之事。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不仅在诗、词、散文、书、画领域造诣颇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大有研究。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上阕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仍旧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初在有画饰的屏风前相遇,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情缘突然被割断了,就像是夜间好梦惊醒,一切幸福的向往都化为泡影。燕子成双结对,翩翩往来飞舞,春来又秋去,一时结伴而去,一时相伴而归。蒙着薄纱的窗户里,几度美好的春光已悄然逝去虽然是“高唐梦断”,但我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下阕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天你我在绣帘那儿相见,你低头垂目,假意要走开,却微笑着用手整理自己如云缕一般的鬓发。你紧锁着秀眉,却因娇羞不曾开口说话,自然,陌生人前,你一个姑娘家,的确是不好在人前轻率地倾吐自己的心思的。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在生活中,等待往往是无奈之举,如非现实所迫,好端端的,谁愿意品尝等待的滋味。

等待是苦涩又甜蜜的事情,许多两情相悦者往往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暂时分离,可只要心怀彼此,总能捱到相聚的那一天。纵使等待的过程或难免因思念生出愁怨,但终能收获重聚后的喜悦,这番等待便也值得。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当然,等待也可能是酸涩的,单方无望地等待,再耐着寂寞翘首以盼,也始终了无音讯,终无一归人、一归期。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在相遇中低头皱眉,因着害羞而不发一语,实在是在人前不好表露心迹……读到此处,姑娘家心有所想却顾及矜持不肯逾矩的样子,实在令人生怜,也实在令人着急。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对比当今的姑娘家,哪里有这样多的顾虑。喜欢就要说出来,即使被拒绝了也不后悔不气馁,如果不说,可能错过了,便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了。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在我看来,在大胆中保持适度矜持,在矜持中勇敢追求心之所向,不论结果如何,只求不留遗憾才好。

读苏轼《蝶恋花》,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