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說起主食,我們都知道,南方習慣吃米飯,而北方則是習慣吃饅頭和煎餅,其實饅頭在最早的時候被稱之為饃,後來才變成饅頭,饅頭是中國漢族的傳統麵食之一,最開始發明的時候是有餡的,後來便沒有了,據說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因為在三國時期流行用人頭祭祀,後來諸葛亮不忍心,於是便用饅頭替代,從而祈禱河神能夠保佑生靈,從此這種發明便流傳了下來,如今各個地區都有不同類型的饅頭,如玉米麵饅頭,菜饅頭,白麵饅頭等等,除此之外,在江南地區,還喜歡在製作饅頭的時候加上糖,肉,菜或者豆蓉等餡料,在那裡大家統一給這種麵食叫做饅頭。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另外,饅頭不僅在北方受歡迎,在南方也同樣被人們廣知,這就像米飯一樣,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在南方饅頭一般都是用來當做早點,而且個頭也沒有北方這麼大,現在饅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在日本,饅頭已經演變成一種點心,在製作的時候加入雪花粉或者糕點粉,便能生產出組織柔軟,風味獨特的饅頭,像是外出旅遊帶土特產,亦或是看望朋友老人,大部分都會選擇這種點心饅頭當做禮品的。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小時候還記得家裡很窮,那會兒能吃上玉米麵饅頭都算是十分不錯的了,幼時家裡窮孩子多,為了能讓每個孩子都吃上飯,一塊小小的玉米麵饅頭,都能被分成好幾塊,狼吞虎嚥感覺香的不行,更別提什麼白麵饅頭了,那是見都沒見過,現在長大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慢慢的好起來了,不用說白麵饅頭,就連大魚大肉都可以隨便吃,但那兒時的味道,卻再也找不回來了,小時候家裡富有的人,就拿著油煎饅頭片吃,還有那香椿,拿鹹鹽拌一下,那是最好的下飯菜,所以今天我們就舊事重提,一起學一下煎饅頭片,說打這相信大家都會十分好奇,饅頭片誰不會煎啊,對,為了香一點大家都會裹上雞蛋液再煎,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稍微加點"它",那是解膩又好吃!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個饅頭,雞蛋還有鹹鹽等各種必需品,第一步,我們先把饅頭切成片,厚度自己把握,第二步,把麵粉倒入碗中,然後加入鹽,雞蛋和少許清水攪拌,狀態變成黏糊狀就差不多了,第三部,平底鍋燒熱油,轉圈使油均勻分佈在表面,接著把裹好雞蛋液的饅頭放進去煎炸,等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食用了,這裡我們要記住幾個重點,炸饅頭的時候,儘量選用涼饅頭,這樣煎出來的效果和口感才會更好,饅頭切得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要不然都會受影響,另外,麵糊調的不用太稠,感覺和酸奶差不多就行,要不然就不好吃了,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沾水,具體步驟是把切好的饅頭,放到水中稍微沾一下,或者在上面灑點水也行,因為這樣裹上雞蛋液煎出來的饅頭,能夠抑制油的吸入,所以吃起來不會那麼油膩,而這裡我選擇的是煎而不是炸,同樣的道理,因為炸出來的饅頭雖香,但吃多了總會特別油膩。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我經常會這樣做給我的女兒吃,小時候在農村,她總喜歡姥姥給她炸的饅頭片,外表金黃,塗上一些腐乳或者自制的芝麻醬,一頓能吃好幾個,我也喜歡這樣吃,但總感覺太油膩,所以我換了一種做法,不過管怎樣,我女兒比較好養活,所以總是特別喜歡,這樣看來這孩子還有點我當年的影子。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不過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較喜歡貪新鮮,在保證味道的同時,還喜歡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所以普通的煎饅頭片他不喜歡,那麼你可以在做饅頭的時候,捏成一些小動物小花朵的形狀,這樣煎製出來,不僅色澤金黃好看,而且口感也十分好,在搭配上一些綠色蔬菜和肉食,小孩子絕對會喜歡吃的。

炸饅頭時不要只裹蛋液,稍微加點它,解膩又香脆

當然,今天只是把我喜歡的做法分享給大家,至於喜歡怎樣吃,都是看大家的習慣,但我特別推薦這樣做,有時間可以再家裡嘗試一下,再裹雞蛋液的上一步,可以稍微沾一下水,這樣做出來絕對外酥裡軟,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那麼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收藏哦,我們下一期不見不散,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