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年少时喜欢看漫画,记得有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的漫画(似乎叫做《凡尔赛的玫瑰》),连载让我追了很久。这部漫画中有一些关于法式花园的场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花园是法式花园,明白了什么叫富有几何多样图形的对称美(玩过《秘密花园》填色游戏的小伙伴一定能意会这种美)。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法式花园的典型代表——凡尔赛宫的花园

在这之后,我便对花园产生了兴趣,想要走遍世界上的美丽花园。每次踏上旅途,我都会分一点注意力给经过的花园,观察花园之美,然而出行机会少,真正仔细观察过的花园寥寥无几。

后来我才明白,年少时的想法有多么幼稚。世界上的花园那么多,《花园词典》的作者告诉我们:仅法国就有两万多座花园,仅凭我的两只脚怎么可能看尽。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或者国家都有花园,我们生活的周边地区,每天可能都会有花园不断地在新建中,同样也有花园可能在一夕之间被夷为平地。因此,花园的数量是动态变化的,数不胜数。

走遍世界上的花园,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是我可以通过《花园词典》,多了解一些花园的历史。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花园词典》图片来自沸腾的泡沫红茶

《花园词典》作者是阿兰·巴哈东,他是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及特里亚农宫花园首席园艺师。

他精心选择了一些与花园相关的词条,并耗时多年,以业内人士专业而独到的眼光为读者解读花园的故事,也为读者构建出一个关于花园主题的奇妙世界。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看到世界上的美丽花园。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花园的建造历史,花园的园艺传承,花园的文化底蕴,还可以看到花园建造者们为花园的建造付出的努力和传承。

阿兰·巴哈东用他渊博的知识,构造了一个独属于花园的知识体系,并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将和花园相关的历史神话、文学艺术、诗词歌赋、音乐绘画完美融合,最终将这本具有词典属性的书呈现在读者眼前。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阅读《花园词典》感受花园的魅力

那么这本书的亮点在哪里呢?

详细解读花园建造的相关历史

作为凡尔赛宫大花园的首席园艺师,阿兰·巴哈东对法式园林中的佼佼者充满感情,他说:

从伊甸园到凡尔赛宫,我只谈我所熟悉、喜欢的花园,只谈我所深深欣赏的人们,无论他们是声名显赫还是默默无闻。当然,还会谈到花园中很多细小的事物,它们看似无足轻重,却构成了花园的灵魂。

的确,阿兰·巴哈东眼中的花园不仅富有艺术气息,还极具几何图案的独特美感,与花园的建造、传承相关的历史、文化,都被他用充满感情和富有幽默气息的语言娓娓道来,他笔下的花园摆脱了寻常的花园给人的刻板印象,变得多姿多彩,并且展现了各种各样独特的人格魅力。

而花园的建造者们也被阿兰·巴哈东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建造者们建造花园的目的,他们最初赋予花园的使命,以及花园建造的选址、取材都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些花园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比如,著名的凡尔赛宫及其园林曾经并不美好,它有一段提起来就令人觉得很搞笑的黑历史。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华丽的凡尔赛宫内部

时间倒退到几百年的中世纪,那时法国的下水道系统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排污系统,宫殿也不例外。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也曾经是个没有厕所漂着臭气的场所,一脚踏出去,也许就会占满滑腻腻、臭烘烘的排泄物。

宫殿里的楼顶成为专门倾倒排泄物的场所,时日久了,被浸泡在排泄物中的墙体也逐渐发生渗漏,连王后的厨房也难逃被被粪便污染的命运。那里,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污染,国王和王后一度因为无法容忍这种污染,每到夏季就要外出“避暑”。

有些花园最初是国王的猎场,后来才被他的后代们逐渐扩建成大规模的花园,经过几代的传承和修缮才逐渐形成现在模样。

还有些花园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还差点儿被著名的网球运动场抢去地盘,经过文化人士和环保主义者的倡议才得以保留原貌。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美丽的花园

花园们历经百年岁月,以今天的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各自经历了风风雨雨。那些影响它们命运的人物和事件,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尘埃里,但是它们依然在园丁们的呵护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阐述了文化潮流对花园风格的影响

再说说文化潮流对花园风格的影响。

各国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底蕴,因为不同的文化体系,花园也随之呈现不通的风格,通常被分为:中式花园、法式花园、英式花园、日式花园、美式花园、地中海式花园等等,每个风格又可以细分为:传统、简约、自然等流派。

顾名思义,这些风格和各个国家文化传统和潮流的发展相关。因为文化传统不同,花园的外在形式上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差异。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秀丽的中式园林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中式园林有这样的精辟论述:“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活,得烟云秀媚。”

十七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成为法国文化艺术的主导潮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形成了古典主义理论。因而法式园林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凡尔赛宫花园便是其中的代表。

日式园林,受到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园林有相近的风格。又因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风格,日式园林中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细致,十分凝炼。并讲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

而这些花园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作用于文化发展的潮流,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和作家都在花园中陶冶情操,留下动人的诗篇和文章。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清净幽雅的竹园

造景用的竹子,清幽宁静。王维万年幽居辋川别墅,写下一首《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装点用的玫瑰,热烈又安详。花园里的玫瑰花几乎被所有的画家、诗人和歌手赞颂过,玫瑰在著名的童话故事《小王子》中留下了身影,玫瑰的安详也让雨果深感欣赏,它还成为后世人们用来表白爱意的重要道具。

分析了科技发展对园艺的推进作用

在花园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我们将它称之为:空中花园。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在一些古籍中,有关于巴比伦空中花园的记载。巴比伦空中花园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是公元前六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统治者为他的王妃建造的,因为这位美丽的王妃患了思乡病,国王为她建造了悬在空中的立体花园,空中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据说这座花园还有灌溉系统,由奴隶们人工将水引至高处灌溉。

这座花园虽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它留下的传说却让人津津乐道。现在的科技,早已让空中花园成为可能,但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地位并不以今天的现状而转移。而蕴含巴比伦浪漫精神的空中花园,不仅向世人传颂美好的爱情,也传递迷人的巴比伦文化,让人对当时的历史浓厚的兴趣,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考古学家试图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还原空中花园的景象。

在我看来,被历史改变的一切,已经无法还原,但是空中花园的传说体现的科技引水灌溉的理念很先进,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空中花园之所以名扬天下,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当时的科技魅力吧。

《花园词典》:走不遍的世界花园,看得尽的花园词典

图片来自沸腾的泡沫红茶

科技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你能看到科技对园艺工作产生的影响。

先进的工具解放了园丁的双手,园丁们可以用各种工具整地、播种、除草、施肥,这些工具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园丁的工作效率。

而大数据在园艺工作中的应用也改变了园丁们的工作方式,仪器能帮助园丁分析土壤成分,帮助园丁判断这片土壤适合种植什么样的作物。这在曾经依靠触觉、嗅觉和味觉来判断土壤质地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花园词典》确实当得词典的称号。阿兰·巴哈东将他涉猎的所有有关花园的知识,系统的编撰、收录进本书的词条中,人们不仅能从中了解花园、园艺的相关知识,也能获得某种感情上的共鸣。那些久远的花园故事、尘封的园林历史,在这本词典中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现无穷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