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宅居生活

疫情中的宅居生活

近幾年,很多人都希望中國傳統的春節假期延長到元宵。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今年除了奮鬥在一線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志願者等,這一願望基本都得以“實現”,甚至更長,不過只能過宅居生活,在這特殊時期躺躺吃吃也成了對國家的一種貢獻。

1月20日,鍾南山明言新冠病毒會人傳人。消息傳來之時,身在浙江似乎還沒感到疫情的嚴重,大家基本還是正常上班、出行。老婆、兒子原本約了幾個親戚,年初三到南京玩,也訂了酒店,從新聞中傳來的疫情情況,出於安全考慮,1月23日,決定取消此次行程。與酒店聯繫了幾次,酒店方面說,不能退房,但隨時去可以去住。沒辦法,家人只好計劃疫情過去後再去。

年三十,身在武義感到疫情離武義還是比較遠,仍然帶著老婆、兒子及弟弟一家回到老家王古自然村與父母一起吃了年夜飯,晚飯又到老婆娘家王大路村的大姨家熱熱鬧鬧地吃了飯。大家說好了,年初一、年初二到哪家哪家親戚家拜年。晚上回到家裡翻看新聞,才感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年初一一早就給大姨夫、二姨夫打了電話,今年的拜年先暫時取消,到時情況好轉了再說。年初一還是回老家給父母拜了年,下午還到履坦崗頭的金溫鐵道道口採訪了一下道口、巡道工春節堅守崗位,確保列車安全的新聞,然後一家三口就宅在了家裡。微信語音、視頻電話就成了這個時候與親朋之間聯繫的最好工具。

節前,根據工作情況,單位領導原本要求年初四大家都回公司上班,全力推進工程進度。年初三正當我準備回溫州公司上班時,接到單位通知,暫定2月3日回公司上班,只好在家耐心等待。

按照以往的慣例,幾乎從年三十到年初六都是走親訪友,春節期間都是“吃別人”的,“喝別人”的,因此家裡存放的食品不多,這樣節後周末回武義親朋到我家走訪,菜隨時買,新鮮一些。今年情況特殊,一家三口在家幾天,冰箱裡的菜基本也就吃空了。家裡原有兩個老南瓜是我外出採訪時一名戰友送我的,一直放著當客廳的佈景之用,也被老婆做成了湯圓、南瓜餅。年初四到超市買菜,發現出行的人基本都戴了口罩。在菜場裡,不管蔬菜還是肉類價格與節前相差不大,而從網上得知,很多地方菜的價格都漲了,甚至於一顆大白菜要40元,感覺這方面武義也做得挺好,只是活魚工作人員不來殺了,大家也理解。在菜場門口,看到一個平時有點頭之交的老農在賣草莓,沒有戴口罩。老農說,其實家裡有口罩,但只有10個,留著兒子、孫子戴,對兒孫的愛言於溢表。自己在外,還賣草莓,沒戴口罩,萬一傳染了回到家不是害了家人麼?我心裡想著卻也沒辦法。家裡口罩倒暫時不確,兒子比較敏感,節前就已託同學買了100個。

2月2日,又接到單位通知,具體上班時間等通知。武義雖然沒有確診感染的,但從朋友圈裡看到不少封村、封道的信息,公路、鐵路客車停運的信息也是接踵而來。全國疫情防控的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張,似乎是拋物線一直在往上延伸,不知什麼時候往下掉。因此,從年初四跟著老婆出去買過菜外,基本宅居在家裡,需要採購食品也是老婆一個人出去,為的是節省口罩,小區裡也規定一家也只能一個人出去。平常週末一天一次的買菜也變成了一週出去買一次。老家王古自然村離縣城僅有5華里路,父母種有不少蔬菜,時常打電話來叫我們回去拿。村裡未封村口之前,曾回去拿了一次,就在家門口,隔著車窗問了聲好,相互叮囑一下注意安全,拿了菜便回。父親也曾騎著電瓶車過來,菜一放小區門口也就回了。怕我在家裡久了,存酒都已喝光,父親還問要不要把酒帶一些過來,弄得我鼻子有點發酸。

疫情中的宅居生活

從朋友圈裡看到,對於一些居民來說宅居的日子也難受,特別是喜歡外出遊玩的。其實想想艱苦鏖戰在前線的各行各業的勇士們,宅居就算不上什麼了。平時喜歡看書,利用這個時間我看了朱連法老師所著上下兩冊厚厚的《武義通史》,重新看了《三國演義》《毛澤東選集》第二卷,陳巧莉老師的童話《姐弟坡》及幾本如何寫好新聞方面的書,也算是充了一下電。

兒子去年開了個攝影的工作室,平常從溫州回武義過週末,要不兒子出去拍照,要不我出去採訪,一家三口一起在家吃飯的日子也很少。藉此機會正好與兒子聊聊天,講講我們過去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時光。我們開玩笑說,“找日子的人”這下都被疫情打了臉,沒找準。因為兒子約好的幾個婚慶、生日等要聚會拍照的都無限期推遲了。天晴的日子,一家三口坐在陽臺上一邊曬太陽一邊看書或玩手機也挺好。

以往春節,除了早飯都是在酒裡,從中午開始暈,晚飯接著暈。宅居的日子,每餐就喝個二三兩白酒,差不多宅居一個月裡感覺全身清爽。民以食為天,宅居期間一家三口相互問得最多的是中午吃什麼?晚飯吃什麼?我燒菜手藝還行,開始我宣佈宅居期間,每餐的飯菜都我來做,碗也都是我洗。可不到一週,老婆不幹了。說她實在太空,菜得她來燒,但看在夫妻多年的份上碗還是讓我洗。再後來,兒子也不幹了,說他也要來燒幾個菜。我和老婆便擠眉弄眼,等著看兒子的笑話。不了兒子燒的紅燒肉、玉子蝦仁、辣子雞、酸湯肥牛肉等一連幾天燒了10多個菜,都是色香味俱全,令我倆大跌眼鏡,把圖片發到朋友圈得了不少“贊”。

疫情中的宅居生活

杭州的陳慈林老師,寫了一篇文章,說疫情中活動空間被侷限於不足50平方米的“螺螄殼”裡。對於很多普通人的居住來講,我覺得“螺螄殼”這個說法很形像。我在宅居期間也只能在客廳活動活動,天天練起了少年時跳的“霹靂舞”,也就做一些波浪、滑步等簡單的動作,年紀一大,骨頭硬了,難度大的動作也就做不起了。不過吃吃喝喝將近個把月時間,體重也沒增加,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月20日,結束了宅居的日子,終於回到溫州單位上班,大家面對面坐著都戴著口罩,給人以怪怪的感覺。到寫此稿時的3月11日,查了武義的健康碼,溫州鹿城區返武義顯示都還是橙色,需隔離7天,週末也回不了武義休息,只好又過起了另一種“宅居”的日子,節前原已約好的幾個採訪也就另約了。

當前的疫情防控仍處於非常嚴峻的形勢。阻擊疫情傳播,每一個人都不是局外人,而都是置身其中,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3月9日有媒體報道, 鍾南山院士表示,估計全球疫情發展,至少延續到6月份,新冠病毒的防控重點將來會從輸出轉為輸入。真心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不用戴口罩,走進燦爛的春天。(王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