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高纯硅再扩3.5万吨 加速迈向全球领先的绿色农业

通威股份在扩产的道路上继续突飞猛进。2月28日,通威股份与乐山市政府、五通桥区政府正式签订《高纯晶硅投资协议书》,宣布永祥乐山高纯晶硅二期项目正式落户乐山市五通桥区。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亿元,建设后每年将新增高纯晶硅产能3.5万吨。项目预计今年3月开工建设,2021年9月底前竣工。


通威股份高纯硅再扩3.5万吨 加速迈向全球领先的绿色农业

签约仪式现场

据2月11日通威股份发布的《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显示,其高纯晶硅业务的累计产能目标分别为2020年8万吨,2021年11.5至15万吨,2022年15至22万吨,2023年22至29万吨。永祥乐山二期项目的开建将为宏伟目标的实现打响发令枪,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通威在乐山再次开启了新征程,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方向”。

从跟跑到领跑

实现高纯晶硅跨越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通威旗下永祥股份自2007年进入晶硅领域,通过管理变革,成功实现多次技改,产品质量、综合指标行业领先,跑赢了断崖式跌落的市场行情,在晶硅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目前拥有国内唯一的化工与新能源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质量、技术、成本及综合能耗指标行业领先,已成为全球高纯晶硅的龙头企业。

目前,通威股份正力图快速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据了解,2019年永祥乐山、包头两大高纯晶硅项目顺利实现达产达标,总产能达到8万吨,单月出货全球第一,市场份额占全球20%,单晶占比近90%。

“永祥股份已具备了技术含量领先、成本全球领先、规模相对领先的产业优势。”刘汉元毫不掩饰对自己企业的信心满满。


通威股份高纯硅再扩3.5万吨 加速迈向全球领先的绿色农业

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

据悉,乐山二期项目将应用永祥独创的“反应精馏”技术和最优化的回收系统等核心技术成果,在全面满足N型单晶的基础上,达到电子级。成本将在现有行业领先的基础上再降10%,物耗、能耗进一步降低,永祥阿米巴经营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工艺的每个环节。

根据《规划》要求,到2023年,通威股份高纯晶硅业务单晶料占比85%以上,N型料占比40%-80%,可生产电子级高纯晶硅;生产成本控制在3-4万元/吨;现金成本控制在2-3万元/吨。

加上布局与突破

强化光伏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将为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打开广阔市场空间。在光伏产业发展新的整合周期,通威以强大的战略思维、战略定力、战略执行力,加速在光伏领域的布局与突破,构建起自身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核心竞力和领先地位,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

除了光伏产业链上游高纯晶硅业务的突破和领跑,产业链中游太阳能电池领域,通威也在持续扩大优势。2019年总产能逾20GW,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的光伏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0%-12%。根据《规划》,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的累计产能将分别达到30至40GW、40至60GW、60-80GW和80-100GW。

就在2月11日,通威股份宣布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200亿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据刘汉元介绍,项目将以高效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投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营业收入约300亿元/年。

通威太阳能电池业务技术和成本将继续保持领先,重点布局Perc+、Topcon、HJT等新型产品技术且兼容210及以下所有系列,Perc非硅成本达到0.18元/W以下。

在产业链终端,通威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有机融合,于全球率先创造“渔光一体”发展模式,优质而清洁的光伏电力正源源不断地惠及千家万户。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同时涉足农业和新能源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在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看来,通威股份将继续双主业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和光伏产业高效协同发展,成为全球杰出的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供应商。

据了解,本次项目所在地四川省乐山市2019年被纳入全省首批“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正加快制定完善《促进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组建100亿元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基金,着力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硅谷”。永祥乐山高纯晶硅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永祥在乐山地区将形成8.5万吨高纯晶硅产能,将一步夯实乐山多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发展,践行刘汉元“治蜀兴川,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