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子弹和日军造的差在哪儿?

既然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先来搞清楚什么是边区造。边区造全名叫做边区制造所制造。边区造是一个和汉阳造相对的概念,指的是陕甘宁根据地的兵工厂自行制造的武器。

在抗战开始后,八路军缺乏武器,损坏的武器也没有地方维修。所以一进入山西,八路军就开始着手建立大量的“边区制造所”来制造战斗所需的武器。

边区武器制造所制造武器比较全面包含刺刀、炸药包、步枪、子弹等等。这些边区制造所旨造的武器是八路军和缴获一样重要的武器来源,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子弹和日军造的差在哪儿?

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武器和日军的武器相比,差得实在太远了。就题目中的子弹来讲,边区造和日军子弹区别主要有材料,工艺,使用效果这几个方面上的区别。

首先是材料。三八式步枪采用的是日军的子弹弹壳采用的是铜材料,弹头大部分采用铜,有部分采用钢芯披铜甲。

日本军队使用的铜都是精炼而成,杂质很少,延展性强,易于塑形,可多次填充使用。

最先一段时间,边区兵工厂是不能自行生产弹壳的。他们制造子弹的方法大多都是使用战场上捡来的击发之后的子弹壳,重新装上弹头、底火和发射药制成新的子弹使用。这种子弹的弹头采用的铜杂质很多,质量较差。

到了后来边区兵工厂也掌握了更好的炼制铜的技术,并且能够自行制造子弹壳,但是所用材料质量依旧很差。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子弹和日军造的差在哪儿?

另外就是填充药,日本军队使用的填充药是上好的硝化纤维,具有无烟,燃烧完全等特点。而边区造的子弹则不同。由于日军的封锁,八路军很难获得硝化纤维或者制造硝化纤维的原料。

胶卷的主要成分就是硝化纤维。边区兵工厂有时将胶卷剪成碎片,作为填充药进行填充。

在当时,日军对胶卷并没有进行比较严格的控制,所以对于八路军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这种填充药也是缺点很多。燃烧不完全,容易哑火等等,问题不断。

其次就是工艺。二战时期,日本的工业比较发达。日本整个国家就像一个战争机器在超负荷运作,尽管这样,日本生产的子弹质量依旧极佳。

出色的锻造技术和精准的冲压都让子弹非常耐用,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则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便于控制子弹质量。而边区造就不一样了。

边区兵工厂没有大机器,大多数时候子弹的制造都依靠人力来进行。子弹头和子弹壳大多都是铁匠用锤手工制造而成,装底火和填充火药都是人工完成的。这点与日军较高的制造工艺完全不同。

最后一点,使用效果上的区别。毫无疑问,这一点是取决于前两点的。由于铸造不精准,充填料劣质,边区造的子弹问题还是很大的。

手工锻造的弹头形状不精确,有很多偏移,这导致子弹射出之后精度不高,而有过多杂质的填充药则导致了子弹哑火率居高不下和子弹射程、威力都严重不足。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造的子弹和日军造的差在哪儿?

日本原装的子弹射程达到400米,侵彻力极强,一枪就可以打穿钢盔。而边区造子弹则要差得多,射程只有200米左右,而且威力不足。即使是这样,每位战士也只能分到四五发子弹。

话虽如此,但是聊胜于无。在抗战时期,为了抗击侵略者,八路军兵工厂采取了很多方法制造大量的子弹,手榴弹等武器,这些武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