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邻居和熟人总想绕路走避开是什么情况?

肆意风范2018


根据你的描述,你不愿意与熟人聊天的原因是因为性格内向,放不开。其实,从心理学上看,这属于泛社交障碍,属于一种危险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社交宿醉。

社交宿醉

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最早由语言学者萧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 )提出,指的是内向性格的人在经历了高强度的社交后会出现出汗、疲劳等宿醉后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对于一个内向者来说,他们的能量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所以,高强度的社交不仅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很多的困扰,长期得不到独处对他们而言一种压抑,不合群,可能只是表面孤独,合群了,却是真的内心孤独。

摆在内向者面前的选择,一个是来自内心舒适区的需要,一个是对外界刺激环境的不适应,要么脱离舒适区,要么扩大舒适区。

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

认知心理学上,将心理距离具体化为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内向者长期待在舒适区内,导致了他们远离了社交,那么,内向的人真的不需要社交吗?

答案是否定的,内向的他们其实更需要来自人际关系的力量,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去了解别人,主动去沟通,一次次走出安全区,便不会再害怕了。

不要被内向所束缚

心理学上一再强调,内向和外向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而且也没有绝对的内向者和外向者。

心理学博士Brian Little曾说过,觉察到自己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有助于了解自己,但我们不应该被性格所束缚。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自由的特性,去发现那些你最在意的东西。

接纳自己的内向,试着判断什么场合让你觉得舒适,什么场合是你非常抗拒的,什么场合又是可以激发你的表现欲的,这样一来,你就能在外向和内向之间找到属于你的平衡点。

自我孤立

这种人格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自我孤立,自我孤立是一种逃避和抗拒社交的不健康的长期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孤立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因为它并不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独立的能让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而是一种逃避的行为。

我们了解自己的方式其实大部分来自于他人,我们能通过不同的人了解到自己的不同面。而自我孤立无疑也减少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机会,社会连接的减少会直接导致我们自我价值感的降低。

自我孤立不仅让自己远离了人群,同样也拒绝了那些真正想关心了解我们的人。即使是家人或者最亲密的朋友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保持互动,更不要说那些我们还不熟悉的人了。

我们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能够有彼此温暖的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要害怕被拒绝,只有当你迈出了你的舒适区,你才能看到世界之大,人性之美。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交距离比简单粗暴地拒绝社交更能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


第一心理


民间有语曰: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并非全部如此,有的人会在看见邻居和熟人后,绕道而行。那么,他们是什么情况呢,有书君认为,以下几点或许可以说明:

一、面和心不和。

""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中国有很多成语来形容面和心不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确实面对着很多这样的人或事,表面上热情亲切的邻居或熟人,可能就是背后给你泼冷水的人;而中国人注重面子和礼节,即使这样的人被揭穿以后,彼此也不会撕破脸,只是在能绕道而行的时候,绝对不会见面打招呼。

二、性格使然。

不得不说,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有性格外向型的,就有性格内向型的;有善于交际的人,就有不善言辞的人。

小君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即使在公司和同事交往,也是""惜字如金"",除了工作上的事宜,几乎没有别的交集。如果在大街上遇到熟人和邻居,小君更是觉得""痛苦"",过去打招呼还要找话题,本来自己就不擅长,在""尬聊""了几次后,小君看到邻居和熟人,开始选择绕道而行。

三、嫌“麻烦”。

全世界都有一个""朝阳大妈""式的邻居或熟人,不管你跟她的熟悉程度是什么水平的,她见到你后总会亲切的""窥探""各种隐私信息。

比如:结婚没?谈对象不?在哪工作,收入多少?等等,诸如此类。而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追求自我,不喜欢被人""窥探"",时间久了,看到这样的邻居或熟人后,他们自然会绕道而行。

以上是有书君的回答,希望对屏幕前的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欢迎留言和有书君交流。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看到这个问题,其实我是想看答案的,因为我也是这种情况。

回答里都说了是社交恐惧症、自我孤立,到作为有同样经历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住在村子里面的时候没有这种情况出现,我是在初中去到城里住之后才这样的,家里的亲戚也都在附近,回家的或者出去的时候往往想绕着走。一是怕碰见不知道说什么会尴尬,二是给我谈一些大道理,很不舒服。

个人性格内心是肯定的,更多的是感觉家里人不理解自己,不一样的观念很麻烦,而长辈的灌输不容反驳,反驳就会拿出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你,他们才是对的,这个时代还是他们的时代,听他们的就对了。

我本来就是有很多想法的人,但是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还是懒得跟他们说了,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也挺好的。

实话真的是与其跟一个陌生人聊天,说说一些理想的事情,也不愿意跟自己家人讨论这些,毕竟从来没听过支持,听到反对只会让自己难受,倒不如让陌生人诉说,支持最好,不支持也不会太在意。

我也想过改变现状,可是拿我这十来二十几年的经历去说服他们很难,不能强硬,不能道理,说有的话说出去都成了年少轻狂的话语。

忘了多久没跟家里联系了,没有什么喜可报,有些忧愁也不能说,当个人情冷淡的人也挺好,听不到那些自己不喜欢听的话,在外挺好。


诗梦零号铺


看了你的描述,见到熟人绕道走和你内向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程度上缘于你过去在与人交往中受到过伤害。你提到你的婆家人比较虚伪,你过去和婆家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领教到他们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做派,受到了伤害。其实,你不排斥和外界的所有交流,只是讨厌老公家的亲戚,不愿和他们过多来往。

你看到邻居和熟人就想绕道走,并不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会过分的畏惧和恐惧外界的某些场景,他们虽然也很渴望和外界交流,但是焦虑害怕的反应往往难以控制,阻碍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你的情况是,因为你觉得熟人中没有谈得来的,你对和熟人交往失去信心,就自己减少了这种交往。这样的心理也很正常。

封闭自己,逃避拒绝社交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看你的描述,你显然将与邻居和婆家交往的不愉快的经验推广到别的陌生人,觉得别人对你都不是真心的。和别人交往中不轻易交心,有所保留,是正常的自我保护心理。一旦发展过了头,觉得世间不存在真情实意,这是一种过激的反应,是病态的心理状态。看得出来,你并不享受现在的自孤立的状态。继续封闭自己,只会加深猜忌和失望,让你自己痛苦。


自我孤立非但不会让那些想伤害我们的人远离我们,反而会将关心我们的人挡在门外。我建议你可以先走出去,试着与别人交往,接纳别人的关心,建立正常的联系。这样,你才能走出过去不

不好的体会,感受到人与人交往的真情实意。



职场火锅


这属于社交恐惧症的表现之一,不要被这个名头吓到以为是什么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大部分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尤其是现在社交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你平时见到人可能说句话都愁,但网络社交、虚拟社交可能会很活跃。

总归人是社交属性的动物,尽管在社交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但社交带来的归属感、认同感、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还是能带给人们大大的满足。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通过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来赢得更好的社交体验。

对社交恐惧症不妨试试如下调节方式。

1、接纳自我

不喜欢社交的人往往对自己评价比较低,有强烈的挫败感。这时不妨放下对自己的挑剔、批判与责难,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的自己。接纳自己,在点滴进步中获得自信与活力。

2、认知重建

所有人都活在众人的评判之下,他人的评判有助于我们约束自己、修正自己。但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会丧失对自己公允的评判。例如不太爱说话,可以是话少安静的优点,也可以给人木讷的认知,而这大部分取决于主观判断。要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有正确的认识,性格没有好坏。

3、训练社交技能

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与人交谈、当众发言的能力,慢慢地你会发现社恐改善好多。


鲁南制药安神补脑液


我以前也是这样,在刚下学的时候。因为那是特别自卑不知道干什么,总想一个人独处。慢慢的出去打工以后,回来就好多了,因为接触人多了,也愿意跟喜欢的人聊天了。也没那么多顾虑了,以前怕别人不愿理自己,现在,我向你打招呼,就算不理,也不会在乎了,什么事,什么人,一笑而过。


大黄和多多


一,内向的人不喜欢扎堆聊天,更不喜欢与人交际过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是好事情,但是,碰到熟人不打招呼,就不太好了;比如:早啊!你起的也蛮早的嘛!买早点吗?一样去超市嘛?带宝宝下去玩?狗狗好可爱啊!这大堆的招呼语够应付了吧?

二,简单的礼貌用语,一般性的礼节问候,对任何人而言不是难事,千万不要以内向当做失礼的理由,除非他们不睬你,那么,你也没必要热情的打招呼了,若是人家给个微笑或点头,你就可以回应一下了;

三,你婆婆家里的人比较虚伪,这是社会现象,他们看不到你的优点,或许不喜欢你,对你设防,或许你们会有一些分岐。

即使如此,你也要以礼相待,任可让对方承担不义的责任,自己也得大大方方的,不要与家里人记较得失。

四,人只有放下心事,才能够愉快的生活,因此,把正能量的事情存储在心里,那样你的心里处处将是阳光和温暖。





路人粉莉莉


看见邻居和熟人总想绕路走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原因

绕路走,主要还是因为你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喜欢社交,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比较难以改变。

性格内向的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面的世界很难相容,所以不管是遇到什么人,有时候甚至是家里的亲戚来,也很少主动打招呼的,更不用说去对一些比较不熟悉的人主动问好,这是性格使然,没有什么可说的!

2,自卑心理

如果不是性格原因,那可能就是一种自卑心理!

由于本身的一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自己长得不好看或是太高太矮太胖太瘦等原因,导致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所以在人前人后,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这样,就不可能会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没钱,没钱的人,通常心里会比较自卑,毕竟,样样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自然不喜欢与他人多说话!

或是自己家庭方面的原因,不喜欢与他们多交流,这也是一个原因!

所以说,看见邻居与熟人就避开的人,要么是性格使然,要么就是自身某些方面的原因,导致心里觉得很自卑,所以,才会刻意逃避社交,不与他人多交流!


刀豕之言


我也是这样,经常希望不要碰到邻居或者熟人,远远看到了也假装没看到,赶紧绕开。有时候在刷手机,突然见有电话或者微信进来,也不想接,第一反映就是挂掉。

年纪越增长,越不想遇到熟人。实在没办法碰到了,有时候也很尴尬,不知道聊什么。反倒是工作比较好,大家各自有分工,每天🈶️任务,有工作,大家很明确沟通的内容,和想要达成的结果。最怕熟人寒暄,更怕熟人之间传话,一句无心的话在熟人圈里传开,越传越可怕,越描越黑,到最后自己根本都懒得解释。所以相见不如怀念,如果没有事情,纯粹寒暄,假话客套,能免则免。

每个人的兴趣,关心的东西也不一样,你说东,他说西,也没有必要勉强。


梧桐


这可能和你的性格有关,一般性格内向的人几乎没有社交,都比较宅。不喜欢于外界打交道,导致见熟人面不想打招呼。

这种情况一定要克服,不能逃避,越是逃避,当时候越是宅,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问题。总感觉别人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你,对你不怀好意,所以平常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应该和周围人打交道。

多一个人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没有朋友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所以性格内向的一定要克服不能逃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