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姜太公是我認知裡最早的釣魚人,我無法拷究他是不是古時第一位釣魚人,但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傳承。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釣魚人,一根竹子一根線,一支浮漂一隻鉤,釣遍天下野河溝。釣法自古就有,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的釣法得到改良。但有些釣法正在失傳,很少有釣友會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70~80年代流行的釣法:“法釣”,也就是小編介紹的卡子釣。(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為了客觀體現,圖片使用橫圖豎圖並用,)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本文重點論述如果下幾點。

  • 什麼是卡子釣?
  • 卡子釣法是怎樣製作而成?
  • 怎樣使用卡子釣法?有何優缺點?
  • 卡子釣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只有真正經歷過卡子釣的人才知道它的樂趣,這個釣法顯古代釣魚人的聰明才智。既展現了傳統釣法裡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又充分利用彈力力學原理的一種釣法。最為難得的是釣者就地取材用小竹片作卡子,來實現他們的釣魚夢想,並且獲得成功。

什麼是卡子釣?

在我國廣東江西交界的客家人地區(在其他地方應該也有卡子釣,限筆者只侷限於該地區,對其他地方不熟悉),有一種非常傳統的釣魚方法,因使用的工具主要為竹子,因此民間稱之為竹卡子釣法,簡稱卡子釣,後期用鋼絲線製作。

據傳姜太公的直鉤釣法即來源於此,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生產工具,樸實的村民能利用這種彈力去釣魚,足見他們的想象力之豐富。“法釣”,只是客家人的說法,屬於客家方言,中文正規的說法是卡子釣。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卡子釣的製作方法

卡子釣有二種製作工藝,但原理是一樣,都是藉助物體的彈性來製作而成。

1、竹子製作

這個製法是最古代的製作,那時的年代缺少彈性鐵絲,只能藉助竹子的彈性來製作。

卡子用竹枝做成,長約3-4釐米,直徑約2毫米,兩頭削尖,中間有一竹節,裝釣時,將兩頭兩個竹尖向中間彎過來成一個圓圈,用一段長約1釐米的麥梗套住兩個竹尖,再在麥梗中間放上一點配好的餌料。魚在吃餌料時,將麥梗弄破或弄開了,圓形的竹卡子彈開,將魚咽喉卡住。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2、用彈簧鐵絲製作

這種製作方法以前是利用廢舊輪胎裡的鋼絲線,小編經常用的是自行車輪胎的鋼絲

。這種製作方法算比較現代的製作,廣泛流行於七八十年代,畢竟那時的物質比古代來說好很多。

彈簧鉤的做法非常簡單,但很廢功夫,需要有一定的耐性才能製作。首先得準備一條彈簧鐵絲條,鐵絲條不能太大,與現代的6號鉤大小,小編以前用的是廢輪胎裡面的鐵絲條。截取一段15釐米左右,然後拿到磨石上磨,把兩頭用磨石磨尖成鋒利刺,算是鐵棒磨成針了。

其次是分段距,把磨好的兩頭尖的鐵絲對摺而成,兩條鐵絲條之間的距離從折點開始逐漸放大,形成“V”字形,然後再把兩邊的尖端向外折成90度,魚鉤製作算基本完成。

但這只是製作的步驟,在彎折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火烤來完成,而且一定要注意彈力,如果彈力太大,餌料不好掛上,即使掛上了彈力都會把餌料彈開,變成空鉤現象。如果沒彈力的話,即使魚吃了鉤餌,也不能卡住魚嘴。彈力釣追求的是利用細小的彈力來卡住魚口,並使鉤尖剌魚,魚嘴又可以自由張合但不吐鉤,從而達到鉤住魚但不能讓魚死亡,所以在彎曲的過程中撐握彈力的大小非常重要。在製作過程中熾火一定要撐握溫度來進行彎折,反覆鍛打使人彈力達到一定的效果。因其鉤尖略帶彎,也有把它叫做“歪嘴鉤”,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卡子釣的使用方法

在釣魚過程中卡子釣只能用植物或活餌來作釣,

卡子釣最神奇的地方是不需要魚竿,也不需要浮漂就能進行垂釣

1、取一根長魚線。在一根幾十甚至幾百米長的主線上,每隔1米左右系一條長約15~20釐米的腳線(這也是現在的子線),在腳線尾端繫上一個製作好的“卡子”。

2、裝釣。將兩頭兩個竹尖向中間彎過來成一個圓圈,用一段長約1釐米的麥梗套住兩個竹尖,再在麥梗中間塞進一粒小麥。魚在吃小麥時,將麥梗弄破或弄開了,圓形的竹卡子彈開,將魚咽喉卡住。

竹製卡子的缺點是,放卡子釣的一般是一些小魚,最大的也不過1斤左右,並且還是“廣種薄收”。但好在漁具製作的花費不多,一直是過去窮苦漁人的一種常見謀生手段。

正因為竹製卡子的缺點,所以才改用鋼絲製作卡子,方法與放卡子差不多,只是腳線下系是鋼絲卡子這個歪嘴鉤。

歪嘴鉤的大小如現在的伊勢尼6~8號鉤,普通魚鉤只有兩道彎,歪嘴鉤在前面再多一道彎,並且鉤尖向旁邊偏一點。歪嘴鉤上不是上小麥,而是鉤一個小蝦或大的蚯蚓,釣的多是鯽魚、黃顙、鯰魚、鯿魚、鯉魚、草魚等。歪嘴鉤因為鉤尖向內收,因此魚在吃鉤時不會掛疼,因而沒有警覺性,而由於鉤尖外偏與鉤柄不在同一平面,在魚吃入之後,還是容易掛上嘴,而掛上嘴之後,又因為鉤多了一道彎,魚較難以脫鉤。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卡子釣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卡子釣法需要注意麥梗套的張力問題,如果張力大,不利於魚的咬斷。

2、卡子鉤製作比較麻煩,需要注意彈力的恰到好處。

3、施釣時也比較麻煩,主線短則幾十米,長則百幾米甚至更長,需要藉助小船等輔助工具來完成。放好後需要注意來往的船隻搞壞鉤線。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寫到最後

最為遺憾的是,古代這種利用彈力原理的卡子釣,由於其的施釣麻煩和複雜,並沒有表現出繼續擴展的生命力。雖然依還有很多人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製作了不同類型的卡子釣,但製作使用的這些人也是上了一定年紀的人。

雖然製作工藝有改進,但卡子釣在現實作釣中未能展現出它的優勢,或許這就是流行不起來被時代淘汰的原因。對於這種情況的,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需要引起我們認真審視和重視,一個傳統釣法的遺失也是釣界的缺陷。卡子釣的釣魚的原理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難道問題出在卡子釣只能釣小魚,而不能像當下的人一樣釣大魚?希望釣魚界認真探究,找到它的突破點,卡子釣也算是一種古代文化,真的不希望古代的釣法慢慢失傳,這也是本文的宗旨。

垂釣知識:接近失傳的傳統釣法,詳細介紹卡子釣法的製作與使用


最後建議:環境保護是每個釣魚人的責任!請隨手帶走自己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美好的釣魚環境!我是釣魚鈴當,記得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