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豪言10年超英法,成世界第三,甚至超越中國,你們覺得呢?


10年成為世界老三,這個說法是莫迪在印度第二任總統競選期間的口號,為了大選需要,在2019年大選前夕,印度總理莫迪所在的人民黨(BJP)曾放出豪言:2030年以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也就是說,再過10年多,印度就必須超過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四大傳統經濟大國、經濟強國。

10年時間就想讓印度當世界的老三,我覺得莫迪有點信口開河,這種誇大的說法只不過是為了獲取選票而喊出的響亮口號而已

莫迪豪言10年超英法,成世界第三,甚至超越中國,你們覺得呢?

按照目前印度的經濟增速,10年之後確實有可能做到全球第三的位置。

最近幾年在穆迪政府執政期間,印度的經濟確實取得了迅猛的發展,當然這種迅猛發展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我們就不知道,比如莫迪為了促進經濟的增長,特意改變了GDP的核算方法,按照新的GDP核算方法連牛糞都進入到GDP當中,這個就有點太過分了,但是我們看到與印度GDP高速增長相比,印度的就業率卻是處於10年以來最低的,這個就有點相互矛盾了。

但不管怎麼樣,從世界範圍內來說,印度經濟的發展速度確實比較快的,如果按照目前印度的GDP基數以及經濟增速來推斷,未來10年印度的GDP確實有可能會坐到全球第三的位置。

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2.7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七,2018年印度的GDP增速達到了6.98%,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的增速是最高的,而且過去幾年印度的GDP一直保持6%以上的增速,平均年增速大概是7.5%左右,如果未來印度能夠保持每年增速7%以上,那麼到了2028年,印度的GDP總量將會達到百5.37萬億美元左右。

莫迪豪言10年超英法,成世界第三,甚至超越中國,你們覺得呢?


我們再來看一下,印度最有可能挑戰的日本和德國GDP到了2028年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2018年日本GDP是4.97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但是日本已經連續十幾年長期徘徊在5萬億美元左右,所以未來10年能否突破5.4萬億美元超過印度的GDP,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德國2018年的GDP是4萬億美元,如果按照過去幾年德國年均增速1.5%左右計算,那麼到了2028年,德國的GDP將達到4.7萬億美元左右,到時德國的GDP總量肯定是被印度超過的。

所以綜合目前印度的GDP增速以及德國日本的經濟增速對比之後,未來10年印度的GDP總量能夠達到全球第三的位置是比較有把握的。

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三,並不代表實力就是全球第三。

雖然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國家的強大往往是在建立在經濟強大的基礎之上,但是經濟總量大了,並不代表一個國家一定是強大的,就算2028年印度的GDP總量能夠達到全球第三的位置,但是印度離全球第3強國的位置仍然有一段距離,如果印度想要做到綜合國力排在全球第三,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第一、提高人均收入

如果按照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速來計算,到了2028年印度的總人口有可能突破15萬億人,到時印度的GDP大概是5.4萬億美元左右,那麼人均GDP就只有3600美元左右,按照這個人均GDP計算,印度仍然處於世界低收入水平。

第二、提升基礎設施的質量

雖然目前印度擁有非常龐大的公路系統和鐵路系統,但其質量都不怎麼高,比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目前印度只有1500公里左右,這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連我國一個小省份都比不了。

莫迪豪言10年超英法,成世界第三,甚至超越中國,你們覺得呢?


除了交通之外,包括港口,飛機場,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都是需要印度進一步提升的,雖然莫迪表示未來5年要投入1.5萬億美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但是按照目前印度的土地私有制度以及建設速度來看,到時印度的基礎設施能否得到大面積的改善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莫迪豪言10年超英法,成世界第三,甚至超越中國,你們覺得呢?


第三、提升科技水平

雖然印度是人口大國,也是全球的重要大國之一,但目前印度的總體科技實力是偏弱的,除了軟件實力比較厲害之外,在一些硬件實力方面印度目前仍然跟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印度很多關鍵技術都依賴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自己擁有核心技術的領域並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看到目前印度擁有的高科技公司其實並不是很多,目前印度做得比較好的企業主要是一些能源企業、軟件企業以及一些醫藥企業。

因此印度想要做到全球第三的綜合國力,至少先要把自身的科技實力提高起來,不斷的培養科技人才和科技企業,然後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

總之,未來10年印度的經濟實力會得到迅猛的發展,10年之後GDP總量達到全球第三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GDP總量大並不代表綜合國力就一定是全球第三。我認為按照目前印度的人均GDP,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相關數據來推斷,印度要全方位的做到全球綜合國力第三,至少需要20~30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