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一直很想分享一些与情感与亲子与婚姻相关的话题,只是每到开始总会被自己吓退,总担心别人说,你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你自己的婚姻也分崩离析,你的孩子也没那么优秀,你有什么底气站在这里传递一些鸡汤云云。正因为有了如上的经历,才能够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出来,让大家在追求幸福和自我的路上少走些弯路。

原生家庭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幸福的家庭大体都是相似的,父母恩爱,有着相同的三观,关爱子女,孝顺长辈,可是这样完美的家庭应该不会是多数。大多数的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孩子的教育,过年回谁家里,家务活谁多干谁少干,工作辛苦却还要干繁重的家务而另一个却在打游戏,婚姻里任何事都无法做主必须听公公婆婆的等等等等,不幸福的家庭原因可以列举出来的有很多,不是吗?

我的原生家庭也问题重重,父母因为第三者插足而离异,被父亲抚养长大,期间跟着奶奶生活了三年,所以我从小就有察言观色的习惯,与人相处的时候也总是很敏感,心里一直都想要很早摆脱家庭,所以懂事以后不停地谈恋爱,希望用恋爱来弥补缺失的家庭之爱,因为这样,才会遇上后来的老公,谈恋爱的时候甜蜜幸福,婚后的生活却是天壤之别,也因此离开了生活二十多年的家乡,因为背着原生家庭的负担,在有了孩子以后把所有的责任扛在自己肩上,错误的维持了这段婚姻达6年多的时间,在这6年里,伤害,指责,埋怨,用尽了全身所有的力气,直到一年前的危机才使我恍然大悟,这一次,毅然决然从错误的坚持里走出来!而跟我原生家庭的联系,也因为一件小事情彻底断了。反观我的原生家庭和我自身的婚姻,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原则的善良和退让,如今的结果我虽是受害者的角色,但不可否认,也是我自己一手促成的。这就好比那个我每天给你一块钱,突然有一天我没有钱了,自己都吃不饱了,没有钱给你的时候,你就来谴责我了。

或许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一辈子都背负着原生家庭的阴影,从离异家庭走出来的孩子都有一些共性,要么害怕走入婚姻,要么就是死守着有问题的婚姻宁愿自己牺牲也不肯走出来,现在的职业让我接触到一些婚姻有问题的伴侣,其实夫妻之间早已形同路人,但是总是认为为了孩子能过且过,只要在孩子内心这个家庭还是完整的,自己牺牲都没有关系,更有甚者,家里有矛盾的,在家外寻求安慰,回到家还是模范夫妻的大有人在……你真的以为,你的行为模式不会被你的孩子所发现吗?有句谚语怎么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的问题若干年以后一定会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些家庭里的孩子很叛逆,有很多问题,家长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毫无办法,其实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有问题的孩子其实说明了有问题的家庭,当然不是说没有问题的孩子家庭就没有问题,只是有问题的孩子他的家长一定是有问题的。

原生家庭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原生家庭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当然,有问题也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获得幸福,对我们来说,也许原生家庭的伤痛是一直存在的,但在我们成年以后,我们是可以努力去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的,做一个积极努力的人,培养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兴趣爱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对自己的家庭,做自己该做的,但是如果有任何人任何事想用道德问题来绑架自己,自己需要毅然地去隔绝这些影响,否则自己的一生都会被道德绑架所累。比如父亲是有血缘关系的,必须要孝顺的,如果从小父亲是关爱自己的,我们当然应该尽孝,如果从小父亲只是让我们牺牲,也从不给任何关爱的话,有些决定也不是不合理的。我认识一个朋友也是从小父母就离异的,双亲都不要他,他是由奶奶抚养长大的,长大以后父亲生病了要求他赡养,像这种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在一个孩子最需要父爱的时候你缺席了,为什么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必须义无反顾!只是在我们这个传扬孝道的国度,真能如此做的话也是百遭诟病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养儿防老的观念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如果父母自己都没有做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有什么立场去要求你的孩子做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呢?

非常认同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的话,你只有掌握了使自己幸福的能力,才有能力使别人幸福。希望每一个孩子眼里都只能看到爱!

原生家庭不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