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行书,练字时书写速度要快还是慢?

致虚守静5


在学习硬笔行书的初始阶段,不论是临摩,还是实践的尝试性练笔,重点是放在夯实点画结构的准确表达。行书的点画肯定与楷书有所不同,比如瞻顾上的连笔,不能简单认为楷书写快一点、随意一些,就自然而然是行书了。行书的点画,也同样需要打磨和规范。结构之理与楷书略同,但更奔放区脱一些。

中阶时,要重点着眼结字,关注的焦点从点画转为单字的结体,注意力不在一点一画的得失权谋,而在于全字。同理,到高阶时,心中无单字,重在行气与章法,不再计较一字的得失,而是统照全局。

硬笔行书的书写速度,也基本上随着上述精进的过程而逐渐提速的。刚开始学,应该是慢点写的,当然想快也未必能够快起来,打基础的阶段,认真体悟笔法结体的技法技巧非常重要,以行楷为主。单字结体基本过关后,速度自然加快,逐渐由行楷而入行草,字也会越来越奔放。

至于行书的节奏,它很重要,但不属于技能层面的内容,不须要刻意地去摩学,在笔法章法具备相当的熟练程度之后,书写节奏也熟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我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庙前街道


行书是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字体,既有楷书的高识别度,也有草书的流畅灵动。写行书,并不是单纯地把正书写快,而是在正书的基础上,把字体笔画之间的笔意走向相连接,使字体既实用又不失行云流水之美。



刚学行书,练字时行笔一定要慢,仔细琢磨笔画之间的连接关系,一笔一画交代清楚,避免含糊不清。行书以“清劲妍美、遒润畅达”为佳,不可过于剑拔弩张,也不可过于媚俗软弱,“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书写速度的快慢,跟书写工具性能和纸张特质也有密切关系。比如写硬笔行书,所用钢笔出水量多和出水量少,书写速度的快慢要有所区别;如果纸张容易洇墨,写行书的速度就不能慢。

所以,初学行书,最好选择比较适中的笔和纸,以便自己把控书写速度,尽快掌握行书的书写窍门。


倚斋听风雨


刚学行书,练字时书写速度不宜快,重点先把形写准,由看一笔写一笔到看一字写一字的练,由生至熟,由慢惭快。写行书也讲究笔笔到位,力送笔尖。

形临准后,如果重点放在牵丝映带、呼应承接方面,速度稍快一些。

如果重点放在抓大感觉方面,速度要快,用快速临摹方法捕捉神采、灵感。注意和慢临结合练。

同一行书体,同一内容,不同书家用自己风格书写,书写节奏快慢不一样,在临习过程中慢慢体会。

比如苏东坡写《争座位帖》豪迈奔放,速度快。

颜真卿写《争座位帖》顿挫郁屈,速度稍快。

启功写《争座位帖》清雅刚劲,不激不厉。

何绍基写《争座位帖》生涩老辣,速度较慢。

书家的书写节奏速度对书法风格来说有一定影响。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图一,二为苏东坡书《争座位帖》局部。图三.四为颜真卿书《争座位帖》局部。图五、六为启功书《争座位帖》局部,图七、八为何绍基书《争座位帖》局部。按书写速度快慢排的图片顺序。)











神韵轩书法


慢写行书快写楷。

行书其实比楷书难练,楷书都有一个固定的框架让你去练习,行书却是大不同,运笔使转之间有大转折,相同的字都有许多种写法,而且还需要上下承接,左右相辅,相对于楷书来了,难度大上了许多倍

不止是初学者,应当要慢写,许多人练了一辈子的字,到了临帖的时候也会刻意放慢速度,临帖还要尽量做到形像,因为行书的每一个字在书法作品中的每一个位置表达的意境不同,写法也不一样,需要你仔细的揣摩观察,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写得太快。除非你已经出帖了,已经有了自己的字体,不需要练习别人的字才能加快速度。

不过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不用临帖了,即使再高明的书法家,到老也都在临帖。不论你练习多久的行书,练习的时候都不要太快,慢慢写,慢慢揣摩,才能抓住每一个字的神韵特点。


缘来斌哥


在具备了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可以开始进行行书练习。刚接触行书,不少初学者会认为行书的行笔速度肯定比楷书快,于是在对行书用笔技巧还不太熟悉的时候就提高行笔速度,最后发现在线条质感上反而不如练习楷书的时候。其实,作为一种刚接触的书体,建议先放缓行笔速度,了解和感受行书的结字、节奏,行笔速度在稳中提高。而且,行书的快,我个人的理解是书写节奏的快,而不单纯是用笔速度。


西廨七叔


慢,力求吃透笔法,俟其熟练,可适当提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