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納蘭詞》所代表的只是納蘭容若對情愛的寄託

世人對於納蘭容若的理解,停留在他最出名的詞上,像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或是“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世人感嘆納蘭容若寫出來的詞十分美好,每一首都唱盡人世悲歡,美到極致。

但是,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納蘭容若的厲害之處不僅於此。

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納蘭容若生於京師,自幼就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

康熙十二年,納蘭容若因為生病錯過殿試。後來在康熙十五年的時候補殿試,考出了第二甲第七名,成為進士。

這個時候的納蘭容若,也就是納蘭性德,奮發圖強,拜徐乾學為師。在徐乾學的指導下,納蘭容若用兩年的時間,主持編輯了一部儒學彙編,也就是《通志堂經解》,深受皇帝賞識。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後來,他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把自己熟讀經史的見聞感悟整理成了文章,編成四卷《淥水亭雜識》,這裡麵包含了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音樂、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充分表現出納蘭容若相當廣博的學識和愛好。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當然,納蘭容若並不止步於此。由於他的家庭背景十分顯赫,母親是出身於愛新覺羅皇族,他的曾祖父金臺吉是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格格是皇太極生母。這種本身才華出眾,家庭又與皇室沾親帶故,康熙又愛才,就將納蘭容若留在身邊,封他為三等侍衛,沒多久晉升為一等侍衛,多次和康熙一起微服出巡,考察當時沙俄侵犯邊疆的情況。

在事業上,納蘭容若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

不過呢,真正讓他為世人所熟知的,還是他的愛情。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青梅竹馬的戀人最後分道揚鑣

當年納蘭容若在迎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之前,和自己的表妹有過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他們兩個曾經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可惜的是,表妹自幼父母雙亡,納蘭容若的母親反對自己的兒子迎娶一個無父無母的人,就將表妹送進了宮,成為了皇上的妃子。

在宮裡,納蘭容若曾遇到過自己的表妹,表妹對他依舊深情,堅貞的她選擇在宮中自盡,用自己的生命,祭奠了這份註定不能善終的愛情。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得知表妹自盡的消息,納蘭容若痛不欲生,大病一場,即便娶了盧氏之後,他依舊不冷不熱,一心沉醉於詩詞之中,將未成現實的痴情寫於筆下。面對丈夫的冷淡,盧氏不吵不鬧,用心去照顧病弱的丈夫,甚至將納蘭容若寫給表妹淒涼的愛情詞,也好好收藏起來。

一生一世一雙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納蘭容若在時間的流逝下,慢慢發現了盧氏的好。他見盧氏有著動人的美貌,心性善良,總是默默付出。讓他十分感動,對盧氏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冷淡。

更重要的是盧氏的才華出眾,他說的,盧氏懂,他想的,盧氏清楚。這種得一知己的感受,讓納蘭容若逐漸將對錶妹的愛藏於心底,對盧氏也有了愛意。

平時納蘭容若和盧氏兩個人,學著李清照和趙明誠賭書潑茶。夏夜乘涼的時候,他們在蟬聲中,望著天上的星星哼唱著優美小調。有時候他們也會因為一些不同意見發生爭吵,但爭吵過後,納蘭容若總會發現盧氏的好,兩個人的感情更加親密無間。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原本納蘭容若以為自己從此會幸福一生,兩個人滿心期待著孩子的降生,他們為孩子取了許多名字,可誰知道,這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好運,而是噩耗。盧氏難產,雖然生下了孩子海亮,但盧氏生產後身體虛弱,受了風寒,纏綿病榻,終於在五月三十號那天,永遠閉上了眼睛,離開了她深愛的丈夫和孩子。

三年的恩愛時光,一朝破碎,給納蘭容若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記,盧氏死後,他不願將盧氏下葬,執拗的帶著妻子移居禪院一年之久。每日在禪院陪伴妻子,誦讀經書。

那首《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中的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說出了他對盧氏的深情和不捨。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在傳宗接代方面,納蘭容若也不能脫俗

當然了,在古代男人把傳宗接代看的非常重要,即使是深情至此的納蘭容若也不例外,他的生命中不光有盧氏和表妹,還有官氏、顏氏,甚至還有情人沈宛。但是他最純真的感情給了表妹,最熾烈的感情給了盧氏,對於這三位女子,他有多愛盧氏,就有多對不起這三個女人。

納蘭容若死了,在三十歲的大好年華,而立之年,與亡妻盧氏同一天死去,至此,納蘭容若的絢爛的一生就此結束。


你只知道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卻不知他也有自己的追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納蘭容若的深情是幸,也是錯。

正應了他寫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苦秋涼悲畫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