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黨,學習中等偏上父母想強制自己以後上國防軍校之類的大學,個人很不喜歡該怎麼和家人說?

劉禹祺---


高考就像是在攢錢,報考就像是在花錢,怎麼攢錢固然重要,如何把錢花對了,更重要。怎麼才能很好的說服父母呢?要有理有據,否則他們很難會相信一個小孩子比他們還懂這個社會。有理有據的辦法,就是充分調查研究,搞明白老天到底賞了哪口飯給你吃。首先,你可以做一個性格測試,現在有很多中介報考機構(專門幫人填報志願的公司)會有類似的測試,可以大體上幫助你搞清楚你適合的專業方向。然後要做的,就是逐個專業的去調查。內容至少要包括:1、所有要學的學科(請你到綜合圖書館去大致瀏覽下專業書的內容)2、本專業的升學通道,以及最低的學位要求(比如醫學生就業最低也是碩士)。3、以畢業和就業為前提要通過的認證老師。以上都是最基本的,越詳細越好。

有了這些詳細資料,你才能有底氣有把握的去說服他們。單純的表達不願意那是沒有力量的。

另外,如果你要去外地讀書,還應該提醒你父母,幫助你鍛鍊獨立花錢的能力。花錢也是需要練習的,如果你現在一個月可自由分配的錢在500以內,大學之後就會突然增加到至少4000,這是8倍以上的增長,就算是個成年人收入暴增8倍也會把持不住自己的。


風暴石頭


實事求是的講,國防科技大學雖然貴為軍中清華,但是區別並那麼大家想象的那麼大,有時候甚至不見得有其他軍校培養出來的適合軍隊。

一、無論什麼軍校,同學歷同崗位情況下畢業待遇是完全一樣的

軍隊本科畢業,就待遇而言完全是一樣的,都是中尉副連職,無論你是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還是武警警察學院畢業的,抑或是海軍潛艇學院畢業的,大家都是一個樣,工資也一樣,沒有區別。

有人說,國防科大相當於軍中清華,因為是軍隊院校唯一985,所以畢業起點是很高的。但我要反問一下,地方單位招聘的時候可能會要求學校是985畢業,只能說明985院校更受親睞,起點高一些。但是軍校是統一分配的,而且不是說國防科大畢業的就一定分配的好,其他院校一定分配的差,所以從這個起點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另外以後具體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來說,哪個學校畢業也都代表了過去,未來更多的是看你在學校裡面培養鍛煉出來了哪些能力素質,能否適應崗位的需求,能否靠自己贏得未來,這才是最關鍵的!

二、就指揮類而言,科大不見得有其他軍校強

這個觀點有時候一說出來可能就要被好多人吐槽,經常說高考的時候能夠上科大需要多高的分,是別的軍校能夠比較的麼?

我很理解這麼一種心情,但是實事求是講,真正瞭解部隊和軍校的都會明白,科大是一所以技術見長的學校,更多的他們重視技術類的培養,而在指揮類幹部的培養上,不見得有其他軍校有優勢。當然這個不僅僅是科大存在這個情況,包括其他綜合類院校的指揮類幹部,也都存在這個情況。

同時科大這些學員隊的隊幹部,很多也都是從科大畢業直接留校的,他們並沒有太多基層部隊的經歷,可能更多的是“書卷氣”,整體上而言自身也是有“缺課”的,這個與其他的像步兵學院、特戰學院這些隊幹部、教員相比的話,還是有一些差距的。當然目前也正在推進院校、機關、部隊幹部的交流,但是規模上還沒有那麼大。

而指揮類學員畢業之後是要進行組織指揮、帶兵管理的,如果在校期間沒有得到有效的鍛鍊,那麼到了部隊適應起來是存在一些情況的。真正畢業到了部隊,沒人會看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只看你是否把隊伍帶好,能否出訓練成績。

三、就非指揮類而言,要看你的專業能力還有崗位情況

就科研實力來說,國防科技大學還是非常厲害的,所以如果能在科大學習非指揮類專業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非指揮類畢業之後,如果只是本科畢業,往往分配上也不是特別理想,雖然多數是技術類幹部,但具體發展也要看你自己的專業能力,還有具體崗位的情況,因為有的崗位是有級別限制的,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你的發展空間,同時有的非指揮類可能也要分到基層部隊當排長帶兵,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

如果是非指揮類,那麼有機會還是要進一步提升學歷,到研究生、到博士生,成為在某一領域真正精通的人才,到這一步才能夠真正實現轉變,這部分人確實是急缺的,而能夠到這一步的人是很少的。

因此,從總體上來說,就上科大而言,上好的非指揮類專業,而且能夠上到研究生、博士生,這個的確會有所不同;如果是其他的,與普通軍校並沒有大的區別。


哲小傲


軍校現在有42所,報考批次在提前批,不會影響一本的報考。要上軍校,需要通過政審和體檢。你可以網上下載一個《軍事類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看看自己符不符合。軍校報考時採取順序志願,即主要看第一志願,第一志願如果跑偏了,後面的志願基本沒用。

軍校的待遇很好。裡面有兩種類型的專業,指揮類和非指揮類。指揮類的畢業後需要到部隊基層工作,對身體要求比較高。非指揮類畢業後主要是技術工作,對分數要求較高。軍校都是公費的,還會發補助。缺點就是沒有自由。知道了這些你再跟你爸媽說一下,軍校很辛苦,不要只看是免費的。還有,軍校畢業前會進行全軍統考,每次都有3%-5%的同學因為成績的原因被刷下來,也是有風險的。


彩虹愛好者


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是如此任性,父母上報成績絕對可以上的一本學校,但是因為當初的任性,報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因為是藝術生,只能報一個志願,雖然有二志願,但是不看二志願,沒想到二本院校錄取方式改變了,導致滑檔到了三本。現在步入社會,就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入了社會才知道學歷有多重要,院校有多重要,當初的選擇有多重要。

講真,國防院校不錯,出了校園你會比普通學生少了很多找工作的程序,也會少很多迷茫。但如果你真的不喜歡,而你對自己的成績有絕對的把握,可以和父母聊聊你的想法及未來的規劃。


呵呵呵呵呵加油吧


好好和父母溝通,有時候高中的學生考慮問題只從個人喜好出發,而父母考慮的可能比較多:一是家庭境況,軍事類院校可以免學費,能減輕家庭經濟壓力,緩減父母擔負的生活壓力。二是父母考慮到就業問題,軍事類院校畢業後穩定就業,雖然辛苦些,但待遇尚好。現在普通本科學校,畢業後就業壓力很大。三是父母有軍隊情結,覺得孩子能上軍校,能給國家國防出力出熱自己很開心,好像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和父母好好談談,自己也多瞭解瞭解,然後再做決定,有時父母的意見得好好考慮權衡再做決定。


燈光教育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人會給我們制定一些目標或者計劃,我們自己不也是給自己制定一些目標嘛[呲牙]所以說父母對你的期許也是對你的愛,這點不可否認哦😊

我也不想老生常談父母的愛什麼的!

舉個例子:士兵在打仗的時候,指揮部或者統帥一定會下達一個非常清晰的作戰計劃、作戰目標,這樣士兵就知道子彈該往哪裡打,該往哪裡衝鋒,整個隊伍戰鬥力都會非常強悍。你現在需要思考的是你需要做一個怎樣的士兵!

要跟父母去說你的想法,或者自己的意見,我希望你能積極主動一些,告訴他們你的真實想法,為什麼這麼想,不要有太多顧慮或者壓力。同時呢,你也要多傾聽父母的意見,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讓你上軍校的原因等。

敞開心扉,和爸爸媽媽好好談一次,我相信你會有很大的收穫,到那個時候再確定自己的方向。

你現在高二,距離高考還有一段時間,重要的是學習。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好好努力![奮鬥][奮鬥][奮鬥]


崔先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建議反問一下題主,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嗎,有什麼特別心儀的學校嗎?


高中時我對人生沒有特別重要認識,以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對以後想做什麼沒有確定理想。反正無論喜歡什麼,都得學好知識先,希望能在班級上、學校裡獲得一個不錯的排名。道理不錯,但是現在回想,到時特別古板了,某種程度上阻止了我發展心智、認識世界。(英語是蠻重要的)


那時候我都不懂自己喜歡什麼,但是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一是老師,而是醫生,父親也就是想去他們工種相對的學校,覺得很棒,對於什麼專業也沒有任何認識,大概除了老師、醫生以外,覺得絕對好找工作、幹工作的職業外,其它什麼自動化啊、化工、通訊、微電子之類,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總以為找工作很難,相對這個很容易,然後再又限定你的性格什麼的,覺得也不會改變了,就覺得適合幹醫生這種;後面陰差陽錯,也是被迫學醫了..剛去的時候,雖不是說很不樂意,可我也沒法反抗,你讓我享受我好像也體會不出來,我也沒有說太過於墮落。但是剛上學,總歸會有一點點新鮮感,後面實習什麼的,甚至有點做臨床其實也蠻不錯的,雖然老師們都是沒日沒夜的幹活,但是覺得自己也不會害怕。後面工作久了,反正錢也不多,也沒有那麼多使命感之類的,就是完成工作就是了,就是少犯錯就是了...沒有太多想法。所謂年少時候的夢啊,真的記不住了。


但是,剛上學的時候,也要學編程之類的,好像是彙編,真的感覺自己興趣比較大,雖然數學也是特別好,可是禁不住對計算機的誘惑。別人平時看書複習的時候,我會拿著那本無關緊要的書認真去研究,想題目,考試、或者計算機二級我覺得都還不錯。後面又自學C跟golang之類的...在同專業的人當中,我對計算機興趣應該是比較大的,我感覺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了,可我沒有再進一步去努力,現在這些也就是一點興趣而已,一點回憶而已,於現實沒產生任何效益..大概人生也就這樣了吧,一眼到頭


所以,如果題注不瞭解自己,建議趁著高二暑假之類的到處出去走走,去大學、去其他什麼社會之類的,但是注意安全,有什麼事千萬先記得先跟父母商量一下,說一下。大多數父母應該都還是會關心、擔心的。如果不讓出去,網絡上也多瞭解一下各類。暑假的時候,再怎麼樣也可以去樓下或小區、小鎮乾點別的活,打工或者交流,獨自旅遊,反正不能宅著啥都不幹。


如果已經瞭解了你要做什麼專業,什麼興趣或者以後有什麼人生規劃,那就努力朝著這個方向衝吧,不後悔以後自己的某專業很辛苦、很難找工、不賺錢的,衝吧,讓你的成績保證你能上你想上你喜歡的學校或者專業,最後的志願不至於太難抉擇。填這志願的時候,大概父母也就是說:“給你個意見參考...,最後決定還是在你”,。。大部分人可能就是什麼學校專業不懂,可能就聽父母的,或者按排名分數,看看哪裡可能會錄取,儘量選好一點的學校,讓分數更值一點...


再者,實在是聽父母的也沒有問題,像我,可能也像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工作都是有怨言的,但是也沒有勇氣沒有機會沒有底蘊讓你改變什麼,就這樣做下去吧、就這樣活下去吧,成年了,你想太多也沒用,有點錢就行...


所以,即便你很不喜歡國防軍校之類的,但是聽著你父母的,去學了,也可能會喜歡的,哪怕還是不喜歡,也就那樣了,努力做做,做什麼都一樣,不會太差的。不會一直衝動下去的。


除非可能,找到你真的喜歡做的


朝霞斜影


分三種情況吧。

一,你有自己的目標,此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並非他人的建議一定要聽取,像我們當年土木工程大火,去學的人暴多,結果能在專業裡體面生存的只能佔很小一部分。

二,你沒有自己的目標,那請先聽從他們的意見,上了大學後還是有機會通過考研等方式調整方向。

三,你只是不想去軍事類學校,這個問題也很常見,作為一個大學頹廢過來的人只能說一句,後悔沒上那類學校、後悔沒去參軍,人生可以多一份體驗時,應當珍惜,大學的時間很短、很寶貴。

祝校園生活愉快,學業順利、順心。


賴床的國寶


這個問題需要你和家長認真溝通,一方面你需要了解家長的想法,是希望你到部隊中鍛鍊一下,還是覺得某些專業適合你,亦或是家裡有相應的資源可以為你提供就業的便利……

另一方面你要明確自己的職業興趣,能力和價值觀,與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如果這些自己不明確,你可以找相應的像我們一樣的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機構,認真的分析和了解自己未來適合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另外國防類院校在報考時還有身體等要求,是否符合,正式報考的時候你也不可能只准備這一個方向,所以得需要多管齊下


升學規劃劉老師


其實挺理解你的父母,只是人在少年時總有點不想按別人預訂的方向走,到了中年才發現泯然眾人矣,生活不易,你父母還是想讓你少走彎路、平安順遂。

首先,第一點,你確實有自己的愛好和以後想從事的行業,如果目標明確,就如實想父母說明你的想法,心平氣和得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訴求,不要發脾氣或堵氣,現在父母也多能聽進你的意見。

其次,在學習上表現出為以後行業做得努力,這是你向父母證明最好的表現。

最後,如果現階段目標不明確或不清晰,可以試著聽取父母建議,因為你到社會後會發現,父母給你指的這條路往往是康樂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