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山東省濟寧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四位女幹部和一位軍嫂,舍“小”護“大”,迎“疫”而上,堅守一線,熱情服務,積極作為,充分顯示了巾幗戰“疫”新擔當。

陳紅梅:戰“疫”前沿展現女“戰士”風采

山東省金鄉縣軍休休所所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主任陳紅梅,捨棄家人,率先響應號召衝在抗疫前線,奔波在辦公室與值守社區之間,全面統籌,事無鉅細,盡現女“戰士”風采。

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作為局辦公室主任,陳紅梅深感責任重大,第一時間上傳下達全縣防疫指揮部通知要求,及時研究局防疫舉措,起草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全縣退役軍人倡議書》,號召廣大退役軍人及家屬重視疫情,提高警惕,居家隔離。為做好局機關的防疫工作,她每天認真登記全體幹部職工出勤、體溫情況,每天對服務中心、辦公區域進行消毒,確保工作區域絕對安全。同時加強單位進出管理,嚴格控制訪客人數,減少人員接觸,確保服務對象及全體幹部職工人身安全。

在接到局包保某小區24小時值守工作任務後,她第一時間建立排查登記表冊,重點人員防控臺賬,小區出入人員登記表冊。她既是防疫指揮員,又是一線“駐點”戰士,帶領大家逐戶開展入戶調查,嚴密掌握小區住戶人員信息、健康狀況,做好小區人員摸底統計。對外來人員嚴格做好隔離防護,實行1對1聯繫,給予幫扶;對發熱及身體欠佳人員,第一時間瞭解病情,建立臺賬,為他們買藥請醫,2小時主動聯繫、記錄好病情,直至痊癒。為解決小區卡點24小時值守就餐、禦寒難題,她為大家購買方便食品、保暖物品,及時送達值守點,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疫情期間,各種防護物資匱乏, 她打一百多個電話,協調到10噸84消毒液,4000多隻口罩,免費送給縣防疫部門、駐地部隊、病弱年長軍休幹部、困難退役軍人、困難幫扶企業、防控一線值班人員。

疫情爆發後,考慮到部分軍休幹部年齡大、身體弱、臥病在床的情況,她邀請縣愛國擁軍協會副會長呂燦利大夫深入到軍休幹部家中,瞭解他們生活情況,向他們普及科學的防疫知識、贈送消殺物資,叮囑他們不信謠不傳謠,保重身體,減少外出,隨時保持聯繫。


張彬:社區卡點值守和關愛軍休幹部身體健康“兩不誤”

濟寧市第二軍休所管理科幹部張彬,共產黨員,軍轉幹部,她主動申請參加市直機關第一批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

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她被分在東門街道社區卡點執勤防控,東門社區是濟寧城區聚集區域,有單位十多個,商鋪幾十多家,常住居民2000多戶。來到小區,她立即投入工作,每天認真對進出居民進行體溫測量,出入人員和車輛詳細登記。勸返外來人員,減少人員流動,積極宣傳疫情態勢,降低傳染風險。在社區卡點,她始終堅持三個重點:一是“嚴”,嚴格把控進出人員和車輛的各項防控措施要求;二是“準”,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認真仔細,絕不敷遮了事;三是“效”,對個別人員不理解不支持防控措施的,做到耐心細緻勸解和宣傳,達到實效。

她堅守社區值勤的同時,每週都通過電話向所有軍休幹部諮詢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由於有的軍休幹部年齡較大,電話有時不能及時接聽,她都會自己到軍休幹部家中瞭解情況。有的軍休幹部腿腳不好,出行不方便,她拿著自己的身份證,用自己錢,去藥店排近一小時的隊購買口罩,無償的送到軍休幹部家中。她對每一位軍休幹部都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噓寒問暖,並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生活難題,讓軍休幹部真切感受到了關心和溫暖。


杜憲慧:老區新紅嫂新擔當

濟寧醫學院醫教部主任、副主任醫師杜憲慧,共產黨員,軍嫂(丈夫在山東陸軍預備役炮兵師第三團政委)。她牢記軍嫂職責,全身心支持丈夫工作,積極參與學院疫情防控阻擊戰。

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自1月20日接到疫情防控命令以來,她迅速組織全院職工培訓,起草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防控工作專家指導組,並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專家組副組長。近一月餘,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院為家,把患者及全院職工的生命安全作為頭等大事。她及時督導檢查各部位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並先後起草了《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警機制》《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處置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制定預檢分診、發熱患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處置、患者外出檢查等流程圖13份,使各項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加強與衛計部門的聯絡溝通,及時轉發、下發各種防控有關的文件,對全院職工及患者凡是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的及時上報兗州區疾控中心,根據疾控中心建議對患者採集咽拭子及留取痰液標本進行核酸檢測,對住院患者指導科室治療,跟蹤監測患者病情動態變化,對病情嚴重的患者及時請兗州區醫療專家組給予會診指導治療,並及時向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彙報,以便領導掌握醫院患者病情動態變化。


在疫防組統一領導下,她抽調醫院精幹力量成立了醫學觀察病房、緩衝病房、臨時隔離場所,並根據工作動態變化,及時調整科室醫生分佈,使各科室工作繼續保質保量運行。規範醫護人員使用防護用品,指導穿脫流程,時刻提醒醫務人員做好自身防護。規範門診來院就診患者進行輔助檢查及入院時的穿脫防護用品流程,盡最大程度保護患者及職工的安全。


朱思苗:逆行而上,值守社區“看好門、護住人”

微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幹部朱思苗,接到阻斷新冠疫情的命令後,安頓好兩個孩子和老人,和丈夫分別參加了各自單位的黨員志願服務隊。

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朱思苗被分到昭陽街道三孔橋社區防控卡點值班。這裡因為居民人口多,尤其是老年人總是認為疫情沒那麼嚴重,不願待在家裡,出門還不戴口罩,給防疫工作帶來了難度。為徹底改變這種局面,朱思苗提議劃片入戶去發放宣傳單,給群眾講解病毒的危害、疫情的嚴重性。朱思苗每到一戶,都認真講解疫情防控的要點,叮囑大家要加強自我防護,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回家洗手洗臉,儘量不要外出,現在居家自我隔離,就是對黨對國家做的最大的貢獻,經過這種廣泛動員和講解,老人們的思想終於有了轉變,做到了儘量少出門,不聚集。

按照縣裡統一安排,微山縣全縣封城。各社區、村莊嚴禁外出。剛開始,有的居民不太理解這種規定,認為限制了人身自由,經過朱思苗和同事們的耐心解釋,社區的居民理解了黨和政府的用心,積極配合勸返工作。一次,一對老夫妻想到三孔橋社區兒子家,因他們無出入證,被攔了下來,朱思苗耐心說服了他們,老人表示理解又返回了老家。

朱思苗們還定期對社區進行消毒,每天進入樓道噴灑消毒水,確保居民有個乾淨的生活環境;同時她還當好社區居民的“跑腿員,提供“幫代辦”服務,盡最大努力幫助居民解決疫情期間生活方面的一些困難。有一次,有位老年人外出買了好多生活必需品回來,朱思苗看到了,主動幫助老人把物品送到家中。


俞莉珍:堅守媒體戰“疫”宣傳,40天編採新聞稿件48篇

俞莉珍,作為濟寧市兗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名基層信息宣傳員,本打算趁著春節假期回江西婺源老家探親的她,因為疫情放棄了假期,與遠在900公里外的父母說明原因後就投入到了退役軍人疫情宣傳工作中。一臺黑色筆記本,一部手機,是她“戰疫宣傳”的裝備。俞莉珍現居住於曲阜,因為疫情防控無法回到兗州單位辦公,於是家也就成了她的主戰場。

濟寧市:巾幗戰“疫”“疫”不容辭

首先,她主動公佈自己的手機、微信、郵箱等聯繫方式,以便大家隨時隨地能聯繫到自己,及時掌握每一條退役軍人戰“疫”線索。

如何挖掘到退役軍人參與抗擊疫情的線索,是擺在俞莉珍面前的一道難關。她主動與局領導電話聯繫,說明情況並提出宣傳建議,在取得領導支持後,一方面向全區2.6萬多名退役軍人發出倡議書,鼓勵廣大退役軍人積極參與到村(社區)的疫情防控中;另一方面發揮鎮(街)、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優勢,整合資源力量,廣泛徵集退役軍人參與抗擊疫情的線索素材。

40天來,她像上緊了發條,忙於收集素材、研究題目、寫稿件,向上向外推送……從1月26日到3月5日,她共編輯報送了48篇宣傳材料,在各類媒體報刊採用30餘篇,其中《傳承軍人家風 奮戰疫情一線》《退役不褪色 戰“疫”再出徵》被學習強國採用,《8歲孩子為抗擊疫情捐出壓歲錢》被大眾日報、央視頻、魯網.濟寧、濟寧日報等媒體採用,《81歲軍休幹部的特殊春節 主動請纓上“疫線”》被海報新聞、濟寧組工等採用,並作為市局典型材料往上推送。

(高 勇 戈成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