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考驗也是機遇,利用好這三方面技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贏

是考驗也是機遇,利用好這三方面技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贏

文 / 張鴻 杜凱文 袁玲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又正值企業復工、員工返崗,人員流動較為頻繁,疫情防控任務頗為嚴峻。中央強調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為此,我們要堅持新信息化思維,積極利用雲計算、5G+AI、雲服務等數字技術,發揮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的作用,為疫情防控提供精準、及時的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持,從而打贏這場阻擊戰。

利用數字化技術能及時更新疫情數據。目前疫情防控的關鍵在於做好源頭檢測。利用微信小程序、公眾號等用戶基礎,推出省、市、縣、區不同層級的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地圖,分地區、分村鎮建設檢疫點、檢測站,做到每日數據實時更新,避免人群聚集與交叉接觸。例如,南方都市報在其微信公眾號、客戶端均推出了不同地區的確診病例活動地圖,將疫情防控數據可視化、便民化。其次,建議搭建不同場所的體溫快速精準篩查解決方案,並與數據庫進行對接。目前正值人員流動的高峰期,在公交、機場、車站、客運站、地鐵等交通樞紐地段進行體溫篩查,在學校、醫院、廠區、寫字樓等地進行體溫實時測量尤為重要。利用紅外與可見光快速找出並追蹤發熱人員,與數據庫比對,同時自動報警,實現疫情數據的實時更新。

是考驗也是機遇,利用好這三方面技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贏

利用網絡化手段能實現信息共享。積極運用5G+AI技術搭建網絡化5G遠程醫療會診平臺,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與專業醫療答疑。藉助丁香醫生、微醫、阿里健康等專業互聯網醫療平臺,推行疫情診療問答服務及防疫知識普及。目前,中國電信已與武漢火神山醫院搭建完成與解放軍總醫院的5G遠程會診。此外,採用5G直播的方式對物資使用、基礎設施建設、診療情況進行及時公佈,做到公開化和透明化。如為抗擊疫情建造的西安公共衛生中心,西安電信採用了“雲監工”的模式,對基礎設施搭建進行24小時5G全程直播。利用現有新聞資訊平臺新浪微博、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公佈疫情數據,並進行謠言堪破。利用釘釘、騰訊會議等網絡辦公手段實現企業線上辦公,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例如,中國電信為單位和個人免費開通天翼雲會議。採取雲資源共享方式、直播方式、實現遠程教育資源共享,緩解教育壓力。

是考驗也是機遇,利用好這三方面技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贏

利用智能化能構建防疫一體化格局。在政府方面,利用5G+AI技術搭建政府級別的防疫信息地理運用平臺,做到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綜合管理、專業處罰。並做好鄉鎮、社區級別的防疫信息地理運用平臺,實現平臺的標準化和可複製性,從而做到疫情的全局把控。例如,在鄉鎮、街道推出返鄉、返工人員通過掃碼進行信息採集,利用微信小程序填報信息,數據上傳雲端,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在企業方面。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推動實現數字化供應鏈建設。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京東、阿里等網商平臺、順豐、菜鳥等物流平臺對企業資源、上下游供應商進行重新規劃與合理預估。從而做好防疫物資的積極籌備、支援以及企業損失在防疫期間達到最小。在居民生活方面,支付寶推出了“疫情服務直通車”,設立專題頁面,開辦了“問查看吃買辦”六項業務。天貓精靈為所有用戶播放疫情防控信息,播報實時疫情資訊和健康防護知識,其百科問答針對疫情設立的問答服務日均訪問量達到10萬以上。

是考驗也是機遇,利用好這三方面技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贏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也無疑給數字經濟帶來更為嚴峻的考驗,以及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在戰“疫”期間,現代、成熟的物流體系、數字社會的生活習慣、即時有效的數據共享、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逐步緩解了疫情帶來的社會危機與經濟危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融合,5G技術、大數據、雲服務的具體應用更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應順勢而為,從疫情中看到機遇,認識到數字經濟在抗擊疫情和發展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運用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助力打贏防疫阻擊戰。在疫情過後,積極推動各類數字技術應用的平民化普及,以及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利用三化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速經濟發展,搭建新的經濟生態圈。


張鴻:陝西省決策諮詢委委員 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 西安郵電大學數字化融合與創新軟科學研究基地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