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改变,超越巴菲特的秘密武器量化投资也在发展变化

“有一天你感觉自己像个英雄,但第二天你又感觉自己像个山羊,换种方式说,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在第二天又输得精光,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运气。”这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西蒙斯对过去老式选股策略的生动诠释。

一个好的投资方法应该是一个“透明的盒子”。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有理有据的,特别是有数据支持的,比普通投资者拍脑袋或者听消息买卖更具有说服力。

如果把医生治疗病人的疾病比喻成投资者治疗市场的疾病,中西医的诊疗方式就是对定性投资和量化投资的思考。中医用望、闻、问、切判断出结果,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经验。而西医不同,病人看病要先拍片子、化验等,利用医学仪器测量出的数据,根据诊疗守则,得出结论对症下药。

同样的,定性投资更多依靠投资人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基本面,技术理论)去做出投资决策,而量化投资的投资决策主要依据数量模型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对模型的严格运用。定性投资存在的局限,使得人性存在的一些弱点展露无遗,可能导致会做出一些非理性、错误的投资决策,使得收益波动被不断放大。

量化交易有着严格的纪律性,严格执行投资策略,不是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随意更改。这样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如贪婪、恐惧、侥幸心理,也可以克服认知偏差。


时代在改变,超越巴菲特的秘密武器量化投资也在发展变化

詹姆斯·西蒙斯超越巴菲特的秘密武器

提到量化投资,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西蒙斯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投资生涯。西蒙斯将数学理论背景巧妙运用于股票投资实战中,他创办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并花费15年的时间,专注研发基于数学统计理论的计算机模型。借助该模型,他的大奖章基金成就了华尔街近年来最令人惊叹的投资神话。1989-2007年,大奖章基金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5%,2008年,即使全球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挫下,他的大奖章基金的回报仍能高达80%。

和巴菲特提倡的“买入并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截然相反,西蒙斯认为市场的异常状态通常都是微小且短暂的,“我们随时都在买入卖出、卖出买入,我们依靠活跃赚钱”。西蒙斯依靠数学模型和电脑,管理着自己旗下的巨额基金,用数学模型捕捉市场机会,由电脑作出交易决策。他称自己为“模型先生”,认为模型较之个人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

由此看来,量化投资依靠其超高回报的诱惑力应该会吸引全球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过去,华尔街精英一直把投资管理看作成艺术,而对学术界将投资转化成通篇晦涩难懂的数学方程式持有敌意。他们认为,投资管理需要天赋、直觉以及独特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基金经理完全可以独力打败市场,无需依靠那些缺乏灵魂、怪异的数学符号和缥缈虚幻的模型。


时代在变化,量化投资也在发展变化

然而,量化投资却逐渐展露了它的风采。1979年,巴克菜全球投资成立了第一支主动数量投资基金,量化投资由草根实践走到了公募基金舞台的聚光灯下,量化投资策略兴起。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加入到华尔街,基金经理也开始依靠电脑技术来分析、评估、筛选股票,量化投资确实取得丰厚的成绩,并给予投资者们稳定以及更高的回报,因此盛行一时。华尔街已别无选择,亦只能随波逐流。

截止目前,量化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定性投资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空间。总的来说,定性投资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优质的企业和股票上,过程容易出现人性的弱点,而量化投资依靠概率取胜,显得更为理性。无论如何,两者只要应用得当都可以产生超额收益。定性投资需要克服自身的缺陷,量化投资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相较于定性投资带来了更多投资思维和不同的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