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融媒体中心90后女记者朱妙娜战“疫”记

“妈妈,你怎么不回家?”每晚与儿子通电话,儿子总是哭喊。阳西县融媒体中心90后女记者朱妙娜为此经常愧疚不已。

3月2日中午,朱妙娜接到主任电话,得知密切接触过一位确诊患者的张某解除隔离了,她不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今晚,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原来,朱妙娜在下乡采访期间曾经密切接触过一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张某。尽管自己及时做了核酸检测显示阴性,且根据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没有必须隔离要求,但她作为十几口人的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位年轻母亲,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太多太重……为了安全起见和不让亲人担惊受怕,她还是自行“隔离”。而在“隔离”期间,夜深人静,她心无旁骛地策划下一阶段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撰写一篇又一篇文稿。

阳西县融媒体中心90后女记者朱妙娜战“疫”记

中午不回家,因为儿子粘人难以抽身

“收到!我现在就去采访!”1月25日,大年初一,一阵来自值班领导电话打乱了朱妙娜的计划。

“平时与儿子在一起时间太少了,春节假期,我计划带儿子去动物园。”早在过年前,朱妙娜就计划好了她的假期行程。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朱妙娜的计划。

自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发生以来,朱妙娜一直坚守岗位,深入基层战疫一线采访,反映群众呼声。疫情始发期间短短几天内,她几乎跑遍了全县各大市场、超市、口罩厂和药店,在高铁站、车站、高速路口联防检疫站,在全县8个镇等地都留下了她日夜奔走的足迹,期间针对防控疫情进行多角度的新闻报道逾50篇。而她采访撰写的《阳西县这间企业超有良心,近百员工放弃假期加班赶制口罩》的报道在全县复工复产阶段产生了强烈反响,阅读量10万+。

“娜娜中午经常不回家休息,就在办公室里吃完盒饭继续工作。”在同事们眼里,她总是那么拼。由于她工作出色,被阳西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首批优秀人员。

于朱妙娜而言,儿子就是他下班后的暖心小棉袄。今年,儿子刚两岁半,正是粘人的时候,每次妈妈回到家都会哭着喊着不让走,“我中午只要有稿子要完成,我都不敢回家吃饭的,因为他看见我,我就不能脱身。”嘴上虽这样说着,但她对家里宝贝儿子的挂念一点都不少,“最近开始会说小情话了,再累回到家看到他就不累了。”

疫情结束后,最想带儿子去动物园

2月23日,她得知密切接触过的张某被隔离了的消息,她选择自行隔离至张某隔离期结束。“那一天我真正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我面临的危险常常不可预知,可是有任务就要去,这是一名记者的职责,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朱妙娜对婆家人隐瞒了隔离的事情,年幼儿子夜晚想妈妈的哭喊,家中十几口人的牵挂,每每想到这些,她夜不能寐,心理压力重重。

“好在婆家理解支持。特别是我老公,虽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说他会照顾好儿子,让我放心。”因为朱妙娜多天不回家,丈夫一开始还以为她在跟自己闹脾气,心有憋屈,但还是表示自己会照顾好家里和孩子。“自从春节期间开始在外采访以后,我经常睡不着,特别是家里人多,害怕自己消毒不够好。”隔离期间,家人的理解也让她多一分安心,尽管家人一开始对她自行隔离的事并不知情。

“好在娘家鼓励安慰。妈妈是疾控中心医护人员,她的鼓励让我放心不少。”得益于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安慰,自行隔离期间,她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多多陪陪儿子,然后和他一起去动物园。”朱妙娜直言,自己这段时间陪伴儿子的时间甚少,希望日后能够多多陪伴孩子。

<code>文字:张琪琪  
编辑:申定发/<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