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關閉3000家店,昔日"鞋王"陷入困境,巔峰時曾力壓安踏李寧

六年關閉3000家店,昔日

安踏、特步、匹克、361°、鴻星爾克……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都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鞋都"福建晉江。鼎盛時,超過3000多家鞋廠在這裡生產了全國五分之一的鞋子。然而經歷這些年的市場洗牌,金萊克、喜得龍、德爾惠等相繼倒下,而昔日"鞋王"貴人鳥也飛不動了。

根據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19年淨利潤為-7.65億元至-9.15億元,前年同期虧損6.86億元,連續第二年大幅虧損。去年前三季度,收入僅有11.69億元,同比下降49.2%。作為"A股運動品牌第一股",如今市值僅剩24億元,相比巔峰時期(400億元)縮水了94%。

六年關閉3000家店,昔日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已有33年的貴人鳥,是國內最早一批運動品牌,主營運動鞋、服飾及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貴人鳥、AND1、PRINCE等品牌。巔峰時期,其品牌影響力一度超過安踏、李寧,並引領著市場運動時尚風潮。門店數高達5560家,遍佈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上世紀80年代,林天福來到福建做生意,從事運動鞋的生產批發、加工貼牌以及出口貿易服務。和大部分"晉江系"企業的發展軌跡一樣,在為國際運動品牌做貼牌代工多年後,貴人鳥從02年起開始發展自主品牌。

在娛樂圈和互聯網圈還沒有"流量"概念的時候,從小作坊起家的晉江品牌就已經會用最紅的明星在最大的渠道上打廣告了,陸毅、周杰倫、陳冠希等紛紛被邀請擔任代言人。林天福也不例外,先後請來劉德華、張柏芝等作代言人,在三四線城市中打響了名氣。此後又贊助了湖南衛視《快樂男聲》,隨著節目的爆火,品牌就此名聲大噪。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讓國內掀起了"體育熱",貴人鳥正好趕上了行業紅利。此後三年間公司極速擴張,門店數由1847家激增至5067家,營業收入更是從6億元飆升至26.5億元。這樣優異的成績在當年的李寧、安踏與特步看來都是望塵莫及的。

六年關閉3000家店,昔日

六年前,貴人鳥成功上市。林天福的身家也水漲船高,以190億元成為泉州首富。然而高光過後,公司便迅速墜落,營收和淨利潤持續下滑。究其原因,在於前期瘋狂砸錢、擴張門店、提升產能,"打腫臉充胖子"的做法隱患重重。雪上加霜的是,隨著耐克、阿迪、安踏、李寧戰略下沉,貴人鳥原有的市場空間被嚴重擠壓。

困境之下,他們將戰略規劃定為"全能體育",提出由"傳統運動鞋服行業經營"向"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轉型。隨後三年時間裡,再次開啟瘋狂的燒錢模式,涉足體育經紀、體育遊戲、賽事主辦及互聯網+體育等多個領域,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

然而一頓操作猛如虎,盲目的擴張反而加速衰落。從前年開始,貴人鳥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將目光重新聚焦主業。然而此時的品牌經營陷入了惡性循環,促銷費、銷售返利等費用增加,存貨不斷在創新高,收入和淨利潤逐年在劇降。截至去年9月底,門店數量僅剩2504家。近六年來減少了3056家,近乎"腰斬"。

矇眼狂奔的幾年裡,昔日同行夥伴安踏、李寧已經絕塵遠去,地位早已不是貴人鳥所能撼動。下沉市場也是一片紅海,留給品牌的空間已經不多,未來能否逆境突圍,仍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