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从不禁戒?

中山汽车资讯


和尚也有很多宗派,各家的教义有所不同,规矩也有不同。

比如西藏的藏传佛教,也是出家人,但是一向吃肉喝酒。可能跟当地的天气气候有关——青藏高原气候严寒,吃素无法获得足够的热量。并且西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生产不多。

于是藏传佛教的僧人,叫喇嘛,不需要禁戒吃素。

类似的情况还有,像日本僧有一休(没错,就是动画片的原型,他原来是天皇的儿子,真的自幼出家,成为一代高僧),晚年居然有个年轻美貌的女伴!简直是“花和尚”了。却不妨碍他“一代高僧”的地位。

中国也有。鲁迅的散文中记载,小时候曾做过寄名的和尚,师父有师娘,师兄也有家眷。当“我”用妻室跟师兄取笑时,师兄反问:和尚不结婚,小菩萨从哪里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张爱玲的《半生缘》里也有一段,几个上海人去南京玩,爬清凉山,就听说“这里的和尚是有家眷的”。

僧家的教派不同,规矩也不同。不能单用吃不吃荤,来衡量所有的僧人。


栖鸿看红楼


小时候我妈带我去庙里玩,我对她说,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存。


她当时很吃惊。


佛是什么?

剃头?吃素?念经?

不,这些只是形式。


真正的佛,是像济公那样,有一颗悬壶济世,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


剃头吃素,是一种修行,一种现实需要的形式。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也就不需要形式了。


真正的戒律,不在嘴里,而在心里。

只要心存道义,就是真正的佛。


青钧


济公为什么就大酒大肉来吃,没有禁戒呢?

我们要了解历史的真相来修行,不要给那个电视的济公搞晕了头,电视的济公念什么六字名咒,别人头就晕就失去了做人的本性,念怎么六字明咒人的病就好了,太夸奖了。全部是假的。

济公是宋朝的一位得道高僧,它的历史就是专门治奇难杂症,一般的名医治不好的病,到了他(济公)的手上就能药到病除。所以他(济公)的修行很多医生都自叹不如,济公也文名天下。

济公修的是为人治病药师佛的法门。我们也拜读一下药师佛的12个大愿的最后一条。如果我成佛时,众生修我的法门,就可以唱歌跳舞,吃上品饮食。也就是说,众生如果为人治病的得道高人就可以喝酒吃肉了。

除了济公修药师佛的法门,另外宋朝还有一个叫妈祖的,修行《华严经》也是吃肉的一样成道。

再在《华严经》第二地的戒律来说,戒律是捆绑第一地第二地的修行者,对于修行到高地的修行者是没有用的东西。

所以戒律是拿来绑低修行者的一个方法,对高的修行者已经失去了这个作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A百姓心声共鸣A


他吃大鱼大肉,也是为度众生脱离苦

海。曾经有个老修行,天天吃一只鸽

子。厨房做菜的弟子就心怀不满,有

一天,鸽子烧好了,他也想吃点鸽子

肉。两只鸽子腿是不能偷吃的,怕师

父发现,于是就偷吃了一只翅膀,端

去给师父吃,师父还未动簇子,就知

道少了一只翅膀,便问弟子,另一只

翅膀是不是你偷吃了?弟子死不承认,

说没少翅膀呀,师父边吃边说:“等我

吃完吐出来给你看看”。刚吃完碗里的

鸽子,只见师父嘴中舒一口气,一只

活生生的鸽子扑腾一起飞就栽下来了,

它飞不起来了,因为只有一只翅膀!


广法居士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

一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歌了,还有游本昌老师了,估计大部分人说到济公肯定先想到的就是游本昌老师了。

看到《济公》里面的游本昌老师,就是一把破扇子,再就是一个酒壶不离身,最爱吃狗肉,基本上大酒大肉。但是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和尚是戒酒戒荤的,为什么济公却是大酒大肉呢?

其实在佛教,一开始根本没有规定要戒荤的,释迦摩尼其实就吃肉,所以他也没有规定和尚不能吃肉。佛教一开始传入中国之后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只是在南北朝的时候才开始出现和尚不能吃肉,南北朝时期我们都知道佛教盛行,很多皇帝都是忠诚的佛教信徒,其中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而就是这个人规定和尚要戒荤,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和尚就不能吃肉了。当时梁武帝在读《楞伽经》时,佛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梁武帝非常感动,所以就自动素食,但是其实不是说菩萨不吃肉,只是不忍心,其实还是吃的,只是梁武帝开始就把这个规定延续下来了,于是到后来的和尚就都不吃肉了。

但是戒酒却是在佛经里有的,在《阿含经》里面记载佛陀宣讲的五戒:不饮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

不过在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的著名的和尚是吃肉喝酒的,其中济公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了,还有怀素,怀素的书法非常的厉害,一副《自叙帖》就是无价之宝。当时怀素就是在喝醉的时候写下了《自叙帖》。

再说济公,在《济公传》里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诗: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也是济公给自己的辩护,当然其实也不能说是辩护,更多的还是讲的一些道理,佛教的本意还是劝人向善的,向善做主要的还是看一个人的心,而不是口。所以修心肯定要比修口重要的多。

当然在历史上是真的有济公这个人的,历史上的济公吃肉喝酒也是有的,不过小说电视剧的济公就说到济公为什么要吃肉喝酒,因为济公吃这些肉其实就是在普度众生,济公吃狗肉,吃鸡肉就是在结缘,在超度,济公吃鸡肉能够吐出来一只活鸡。所以济公吃肉就是在修行。


中国历史研究所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戒,戒有什么用。戒为师,师傅的意思。又为什么要以戒为师呢?

因为,修行的办法,修行的方式,都已经写在经书中了,戒是让你能够更加自律地完成每日的修行,这就是以戒为师的含义。

在所有的戒条中,有一项是不食荤腥,就是不准吃肉。各种宗教有很多种的解释为什么不准吃肉,其中以六道轮回的解释最为广泛。实际上,不食荤腥这个戒条是保障修行者能够在修行中更好地打坐进入状态而设定的。

用现今的科学语言解释,食用肉类在消化的时候,会占用身体更多的血液和能量到胃部去,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不容易达到打坐时的状态。

这才是不食荤腥这个戒条的真正原因。

回到问题。

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从不禁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给读者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身心分离。

在普通人眼中,我们存在于这个三维世界的证明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在我们这个身体中产生了思维,产生了感受,组成了一个我们认为的我。

但是,在修行学中,身体不是我,真正的我是心,这就是,是心是佛的意思。这个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而是真正的我的组成。这个真正的我,只是暂时地住在身体的我中。

现在读者就明白了吧,济公吃大鱼大肉的时候,并不是真正的济公在吃,只是济公的身体在吃而已。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如果你没有认识到真正的我,没有做到真正的身心分离,而学着济公什么酒肉穿肠过,那就是邯郸学步而不自知了。


老祖宗的智慧


这一次,我们将时间拉回到南宋年间,如果我们走到临安城的大街上,尤其是灵隐寺的附近,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个醉醺醺的疯癫和尚,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济公。我们看影视剧时会轻易地发现济公和尚是一个吃酒喝肉的和尚,这是为何呢?为啥不遵守佛家戒律呢?

一、疯疯癫癫醉和尚

当年游本昌版的济公风靡一时,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爱,也因此而将济公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心里,那么本昌所扮演的济公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笑我疯,笑我颠,这也是济公最典型的形象。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能说的就是济公了。首先济公不遵守佛家戒律而喝酒吃肉,目的便是为了遮掩他是罗汉转世的真实身份,如果济公不这样做的话,他就不可以留在人世间教化人类了。所以他就留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疯疯癫癫醉和尚的形象。

二、吃狗肉吐活狗

济公之所以被称为活佛济公是因为他做的事情足够活佛,可以拿他吃狗肉这件事情作为典型例子,面上看他吃的是狗肉,可是实际上它吐出来的这是活物,不是在拯救一整个狗类的群体。哮天犬触犯了天条,阎王为了防止他将来进入人道或者仙道,所以堵住了它六道轮回的道路,可是一次机缘巧合,济公发现吃狗肉之后,可以使他吃下的小狗重新进入轮回的道路,所以增加了自己吃狗肉的频率,每吃一个狗肉就是在拯救一个小狗,这样再不拯救哮天犬的同时,还可以挽救其他的狗类。

三、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济公和尚与其他和尚最大的区别就是济公和尚是罗汉转世,所以他其实是活佛,而其他和尚只能称得上是和尚。所以他吃了狗肉之后吐出来的可以是活狗,他吃了任何的肉之后吐出来的都可以是活物,因为他是琉璃身,真就没有肠子,所以这就是所谓的酒肉穿肠过,这样做的原因其实是想告诉世人,只要我们遵守佛法,其实和吃不吃肉没有关系,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要有一颗佛心,也就是佛祖心中留。可是毕竟在大多人觉悟不够,因此他们很多人以此作为借口吃酒肉而不干有佛心的事情。济公这样的行为,乃是一种大彻大悟的行为,不是我们普通人所可以理解的。

因此,对于活佛济公来讲,他更重要的是佛心,所以他再不遵守佛家戒指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做尽好事留得清名,但是济公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学习的是济公身上的佛法精神,去培养自己的佛心。


微光人文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也去具体了解了一下。

印光大师曾在一个开示中提到过。他开示说,济公真正的得道者,成就者,他不是一般的出家人,他吃肉不是心里想吃,吃肉香,贪这个肉味香,不是这个意思。他吃肉,是结缘,是超度,无缘无法度众生的。他吃鸡,能吐出来活鸡,这可不是变魔术,他真有这个本事。

真正的济公,并非每日里吃肉,他吃肉的传说,缘于一次宴席上他劝人不要吃肉喝酒,但遭人耻笑,还说身死灯灭之类的话,说如果你能让这些死去的动物活过来,我们就相信你的话,于是济公让他们找人挖了个大坑,济公一个人几乎把别人端来的所有肉食都吃了,好像肚子就吃不饱一样,宴席上的人都不吃了,都看热闹。吃完后,济公就来到坑边,张口就吐,吐出来的,都是活生生的鸡、鸭、猪等,见到周围都是人,吓得满坡乱跑。

济公吐完后,说偈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如学我,地狱门中走。而围观的人始信济公说的话是对的,从此学佛风气大盛,而不吃肉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是得道者,并不是贪恋那些酒肉。


南唐叙事


济公禅师俗名李修缘,少时在天台山国清寺出家。

国清寺原名天台寺,是天台宗的祖庭。由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顗所建,后世尊称智顗为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东土释迦。天台寺建成以后,改名国清寺。国清寺出现过很多高僧,比如:丰干禅师、寒山禅师、拾得禅师、济公禅师等。相传丰干禅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寒山禅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禅师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济公禅师是降龙罗汉转世,智者大师是释迦摩尼佛的化身……

济公禅师离开国清寺后,来到杭州灵隐寺出家。

济公禅师一生救渡世人,但从不守清规戒律。济公禅师曾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可惜后世之人只记住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才是最重要的。济公禅师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学他,可惜后人断章取义。

济公禅师虽然表面上吃大鱼大肉,实际上是在渡这些动物。历史上不光济公禅师有这个本事,志公禅师也有。志公禅师吃完煮熟的鸽子,一张嘴鸽子从嘴中飞出。

有一位僧人也学济公禅师和志公禅师。杀生吃肉,然后给动物做超度。结果死后堕入地狱。阎王爷问他为何杀生?僧人振振有词,说效仿济公禅师和志公禅师。阎王爷说:此二人为得道高僧罗汉转世,他们杀生吃肉,实则渡众生。你没有这个本事也这样做,犯下了杀业只能在地狱受苦。

大多数人都应该遵守清规戒律。慧根极高的人不需要借助清规戒律大彻大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说: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济公禅师的潇洒不是每个人都能学来的,济公禅师大慈大悲给世人表法。与降龙罗汉相比,伏虎罗汉非常的低调。伏虎罗汉是寺中非常普通的僧人,伏虎罗汉总是暗中帮助别人,从不让别人知道。

济公禅师用另一种形式告诉世人,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只是大多数人不但不理解,反而曲解了济公禅师的本意。


雨缘竹读书


济公和尚既喝酒,也吃肉,表面看似不禁戒,其实,他是通过“逆行”,反其道而行之,目的是警示修行之人——禁戒不是做样子,禁戒在于戒口,重在于戒心。

世人往往喜欢做表面文章、谈论口头道——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然而,修行,根本在于修心,要做到心口如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