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和奸臣有何特征?为啥奴隶封建社会逃不脱被昏君奸臣祸害的命运?

生命灯塔


昏君与奸臣大都是最佳拍档,他们一般出现在王朝末期。

昏君们骄奢淫逸,荒废财政,利用手中的权利肆意妄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杀害忠良,重用奸臣。

奸臣们的共同点是善于迎合上意,心胸狭窄,见不得比他们厉害的大臣,要想尽办法陷害忠良。

下面列举一些昏君奸臣的例子。

夏朝亡国之君夏桀沉迷于女色,重修极其奢华的皇宫,劳民伤财,使百姓怨声载道。夏桀不理大臣终古的劝谏,他还在一个名叫赵梁的奸臣的怂恿下,杀害了拿着“皇图”劝谏他的关龙逄。最终,商汤灭夏,夏桀被活活饿死。

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蔡京、童贯疯狂压榨百姓,百姓不堪重负,终于暴发宋江、方腊起义,北宋政府虽然最后镇压了农民起义,但是自身的实力也遭到严厉打击。宋钦宗时继续任用奸臣,打击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忠臣,最后酿成了“靖康之变”,徽、钦父子二人被金人囚禁至死。

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继位后不思进取,反而大选淑女,只要南京城有女的人家就抓进宫,他还下令去杭州、嘉兴大选女子进宫,并且大修豪华宫殿,沉迷于女色。清军大举南下扬州,史可法率领老百姓抵抗清军,朱由崧听受奸臣蛊惑却置之不理,最终史可法战死,扬州百姓被屠十日。气数已尽的南明小朝廷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下最终崩溃,朱由崧也被凌迟处死。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很多昏君是因为自己不思进取,听不进忠臣逆耳之言,于是善于迎合的奸臣受到重用。昏君奸臣的组合使国家朝政更加腐败,最终划入毁灭的深渊。


漫谈文史八卦


昏君特征,很多,优柔寡断——宋钦宗,妇人之仁——,多才多艺——宋徽宗,好大喜功——隋炀帝,沉迷酒色——商纣夏桀,残暴不堪——北齐一系列皇帝。等等。其实很多时候,昏君的特征,也可以用到明君身上。

奸臣的话,特征也很多,例如,一表人才,文采飞扬,胆识过人,聪慧伶俐。共同最显著的特色就是,聪明。智商都是160以上。

如果说昏君的形容词都是贬义词的话,奸臣的形容词,就是褒义词。

这是为何?这是奸臣其实更难当啊。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里面,包龙星的爹讲,做贪官容易,做清官难,难就难在你得比贪官更懂的这些。奸臣亦是如此啊!所以,高智商是奸臣的第一要务。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简单了。

奴隶封建社会,不仅逃不脱昏君奸臣的祸害,也逃不过明君,能臣的祸害。

所处的阶段,奴隶制,封建制就注定了这些。

不论昏,明,只要是君,主要是臣,都是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马克思教育我们,只要是剥削阶级,社会就逃不脱被祸害的命运!


酷的世界


历史中所记载的皇帝,基本上可以分为明君和昏君两类,有记录的大臣也可以分为忠臣和奸臣两类。很有意思的是,明君在位时,忠臣就会得到宠信,而昏君在位时,往往会宠信奸臣。


评价历史人物,不是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在不同时代的很多人的观点,这些跨越千百年的历史评价,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所有具有相同观点的、熟读历史的人,都是这一文化族群的成员。数千年来,许多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对于明君、昏君、忠臣和奸臣的分类标准从来没有变化。高纬、宇文赟、陈叔宝、杨广,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昏君,而他们所宠信的大臣,也都被贴上了奸佞的标签。


昏君共同的特点是,过分地追求个人欲望,如身心享乐的欲望、求偶的欲望、享受刺激的欲望、控制支配他人的欲望,他们在追求自己的个人欲望时,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感受,往往是牺牲百姓的欲望追求,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公元6世纪,经过近300年分裂的中国,正在走向统一。而就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四位高 度相似的无道昏君,分别是北周的宇文赟、北齐的高纬、南陈的陈叔宝、隋朝的杨广。这几位皇帝具有高度一致的共同特点,如兴建豪华宫殿、后宫妃嫔巨多、生活侈奢。而最让人感觉无道的是在位期间,诛杀忠臣,重用奸佞。




在奸佞之人,总是在揣摩皇帝的个人欲望,想尽一切办法让皇帝的个人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皇帝对能够让他的个人欲望得到满足的人,会置于他的个人世界中重要的位置,会给以充分的信任。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皇帝为了追求自己的个人欲望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后,百姓就会失去这些资源。皇帝所宠信的奸佞之人,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手段,把应该供给百姓休生养息的资源拿来供皇帝追求欲望而享用。而忠臣则是为了大多数百姓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而限制皇帝过分追求自己的个人欲望。 忠臣所代表的是百姓的基本欲望,而奸臣所代表的是皇帝的侈奢欲望,这两种欲望会争夺资源,形成对抗。皇帝会充当对抗的裁决者。昏君为了满足自己追求的欲望,自然会支持奸臣,除掉忠臣。 奸佞之徒,通过不断地设法满足昏君的个人欲望,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以实现自己的个人欲望,如提升自己在皇帝和别人的个人世界中地位的欲望,自己的身心享乐的欲望,自己的控制支配别人的欲望等。奸臣为了实现更多的个人欲望,会想办法激发皇帝更多的个人欲望,以便他们在为满足皇帝追求欲望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个人欲望也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巨奸大恶 贪贿误国——严嵩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乃杀丞相李斯,自为丞相,集大权于一身,驾空二世。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誉“杀人众者为忠臣”;在危机四起之时,又杀二世,立赢子婴为秦王。后为子婴所杀。



在中国古代,由经商而步入仕途,最终官高位显专权祸国的人是不多的,而完全靠阴谋登上政治舞台的更是凤毛麟角,吕不韦就是其一。 吕不韦(?~前235)是战国时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原来是卫国大商人,家财万贯。他在邯郸做买卖时认识了在赵国作人质的秦国太子子楚,他认为“奇货可居”,便主动与其结交,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他还把自己宠爱的女人送给子楚。 后来,吕不韦来到秦国,凭着钱财和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秦孝惠文王的宠妃华阳夫人的好感,两人勾搭成奸,并买通华阳夫人合谋游说秦孝惠文王,终于立子楚为太子,后来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权倾朝野,名重一时。庄襄王死后,年仅13岁的嬴政即位,吕不韦以相父身份与华阳夫人共同执政。二人旧情复发,非议四起。后来,吕不韦见嬴政一天天长大,而且英武威猛,怕事情败露,就把假太监缪毐推荐给华阳夫人。吕不韦自己仍然掌握大权。 秦王嬴政22岁那年,举行加冕大礼,准备亲政。吕不韦认识到所有的阴谋都将在秦王的雄才大略面前彻底败露,他就与太后密谋,让已受到太后专宠并且大权在手的缪毐发动兵变,准备废掉秦王另立国王。没想到秦王虽然年轻,却有勇有谋,很快平定了缪毐的叛乱。吕不韦也被罢去相职,回到封地洛阳居住。 吕不韦到洛阳后欲图不轨,想联合6国诸侯消灭秦王东山再起。消息被秦王得知,又把他流放到四川去。 吕不韦发现秦王死盯着自己不放,知道回天无望,便忧郁万分,在前往四川的途中饮毒酒自杀而死。



指鹿为马的赵高 赵高(?~前207)原为赵国人,因犯罪被处以宫刑当了太监。秦王灭掉赵国后,把他俘虏到秦国,秦王见他力气大又通晓法律,就任他做中车府令掌管车马。他发现秦始皇喜欢小儿子胡亥,便接近胡亥曲意奉承,成为胡亥心腹。秦始皇病死时,胡亥、李斯和他都一起伴驾出游。三人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让胡亥继位为秦二世,赐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自杀。 秦二世封赵高为郎中令,负责警卫皇宫,掌握了朝政实权。不久,他大肆屠杀政敌,杀死了二世的12个哥哥、10个妹妹,并株连无数,搞得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为了篡权,他在二世面前中伤丞相李斯图谋篡位,李斯在酷刑下被迫认罪,被处斩刑,灭三族。赵高取而代之做了丞相。 从此,秦二世醉心于荒淫的享受,朝政全部由赵高把持,一切政事都由他说了算。一次朝会上,赵高献上一只鹿,说这是马。二世说:“这明明是只鹿嘛!”随即问左右大臣。有的大臣惧怕赵高默不作声;有的大臣讨好赵高说是鹿;有的大臣正直忠诚说是马。后来,说是马的大臣都遭到赵高的迫害。赵高见时机成熟,积极准备篡位。前207年,他发动宫廷政变,杀死秦二世,立二世的侄子子婴为帝,他自己仍然做丞相。 子婴自然知道赵高野心勃勃,赵高不死,国无宁日。子婴就在宫中装病,赵高来看他,子婴于是发出信号,埋伏好的太监一拥而上,赵高毫无准备死于乱刀之下。


洪果果


昏君和奸臣是相对的,正真的大臣不一定是皇帝的忠臣,而忠臣相对皇帝而言不一定就是自已的人,皇帝需要自已的人,无论是昏君或明君,而任何一个朝代他都是有寿命的,到了皇朝末年,任何一件事情都可成为改朝换代的导火索,即使同样的事在皇朝初期可能无关紧要。而新的朝代为取得政权的稳定,往往大肆抹黑前朝,所谓的昏君和奸臣就这样诞生了。


王再峰干调


昏君的共同特点就是听不得逆耳忠言,喜好酒色,我行我素,不理朝政。奸臣的特点就是善于屈膝奉迎,投主所好,毫无善恶之分的人。因为只有在昏君与奸臣形成最佳搭档时才能迸发出最大的破坏能量,最终导致国运日衰,祸害百姓,直到改朝换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