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1894年,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为标志,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昔日只能依附于中国的“弹丸小国”竟然“骑到了”中国头上,这是何等的可悲!战后,在日本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割地赔款,更体现在其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纷纷援引其中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了新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慈禧“西狩”

1900年5月,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国家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组成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便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慈禧接连5次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应对之策,15日清晨,慈禧听闻“夷兵已攻东华门”,方寸大乱,想要跳水自杀,关键时刻载澜拉住了她,回过神的慈禧决定“出京”作“暂避之计”!当天上午八时,慈禧慌忙之下拉起一支千余人的“西狩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西直门,直奔西安而去!

名为“西狩”,实为“逃难”,而且由于走得匆忙,没有带太多的银粮物资,堂堂的慈禧“老佛爷”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由于对未来的迷茫,慈禧整日愁容满面,时常掩面而泣,狼狈至极,哪还有一丝“西太后”的威仪!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行至山西境内时,慈禧的“西狩大军”已经断粮好几日了,就连慈禧都啃上了玉米棒子,无奈之下,李莲英想了个主意:向当地大户乔家借些银钱,慈禧拉不下脸面,便叫李莲英全权负责此事,李莲英立即赶到乔家,向乔家之主表明来意后,乔家慷慨解囊,献上十万两白银,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却恰好解了慈禧的燃眉之急!

“福种琅嬛”

据《清史稿》所载:慈禧出逃后留下李鸿章和奕劻等人与西方列强周璇,1901年2月14日,李鸿章在《议和大纲》签字画押,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同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同年十月,慈禧太后从西安从发,启程返回北京。

返回北京的慈禧太后感念乔家相助之恩,派人归还白银并询问要何赏赐,乔家退回了白银,表示不需要归还,只想求“老佛爷”四个字——“福种琅嬛”,慈禧一听,欣然应允,挥毫泼墨,写下“福种琅嬛”四字,赐于乔家。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福种琅嬛”即“琅嬛福地”,“琅嬛”通“嫏嬛”,原是神话传说中天帝藏书的地方,后泛指珍藏书籍之所在。也借指仙境。典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刘东山跨技顺城门 十八兄奇综村酒肆》:“元(原)来如此,好似嫏嬛。”,“福种”即“种福”,寓意乔家这块风水宝地将会不断的积累福气!如今这四个大字就悬挂在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院的大门上,大家有去乔家大院参观过的,想必都见过这块牌匾。

大赚特赚

有人说乔家十万两雪花白银就换来这四个字,实在有些不值,这可就目观短浅了,慈禧尽管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但在当时却是清政府的实际掌控者,若不是慈禧有难,乔家怎么可能只花十万两白银就能和慈禧搭上了关系,若是乔家接受了慈禧归还的白银,那双方也就算“钱货两清”了,再无牵涉。

所以乔家才“死活不要”慈禧归还白银,反而求了四个字,目的就是维持与慈禧之间的关系,只要将这四个字往门前一挂,谁也知道乔家是“老佛爷”“罩着的”,谁敢不给“老佛爷”面子呢?这样一来,乔家以后做生意可就无往而不利了,要不说乔家能够富可敌国呢,这份眼光,这份见识实非常人能比!

慈禧逃跑时找乔家借10万两,问:要何赏赐?乔家:只要4个字

事实也如乔家预料的一样,自从这块牌匾挂上去后,乔家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而且慈禧“投桃报李”,还下令将庚子赔款的钱全都存在乔家的票号,不要利息,庚子赔款总共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每年就是1150万两,这相当于乔家每年凭空白赚几十万两白银!

综合算下来,乔家不仅没有吃亏,反而大赚特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