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朋友想学习科学小知识?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并有兴趣学习?

老沈说科


家里小朋友想学习科学小知识,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在不断成长,已经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兴趣点。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好好的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努力提供一切条件帮助孩子将这方面的潜力挖掘到最深处。具体如下:

一.父母首先要对孩子想学习科学知识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大力支持。

二.给孩子制定一个持续学习的家庭小制度,制度中要有目标有奖惩.确保孩子能坚持持续学习

三.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天文馆等了解一些科学现象.

四.给选择性给孩子报一些科学小实验,科学小知识类培训课程.

五. 父母在家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一些科学小知识.

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主题:《颜色变变变》

原理:利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配色实验.

红+黄=橙色

红+蓝=绿色

黄+蓝=紫色







Mary火箭妈妈


首先一点千万不能强逼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因为这样他会厌恶会适得其反,还有最重要一点的是要有一个好老师。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是个女老师,每天用尖尖的钢笔头敲我门脑袋真的太疼了,送了钱和礼物的就不打他们,如果还没送,就把我们耳朵提起来扭,真的每天最害怕的就是去学校,她叫黄(王)建芳,我们都叫她王老虎真的太凶了,每天都想着从我们学生身上捞钱,如果不去她家补课你就完了,打的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很会骗人,骗家长说我们不听话,故意拿棍子吓唬我们,其实是真的打我们,我们当时小,父母都很相信老师,真的气死我了,从我们这里捞去的钱给她女儿出国留学用,真的畜生都不如,我们全班同学都很恨她,所以我们班同学几乎最怕的就是学校,也没心读书了。真的害了我们一辈子,因为一去学校就怕她折磨我们,一个女的怎么会那么狠毒,有虐待症喜欢虐待我们,然后她心里就有快感,真的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当老师呢?还是班主任………当时校长还安排他老婆在我们学校开小卖部都是为了钱,不管孩子的未来的……


坏坏0211


需要言传身教,书本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他的好奇心和兴趣,再进行夸奖和鼓励。

比如告诉他光线由七色光组成,红、黄、蓝是本色,其他都是复色。然后买个三棱镜把太阳光折射成七色,让他看见,也让他看见光线是如何折射的,平常更加阴影是直射的,再买红、蓝、黄三颜色让配其他颜色。

生活中可以利用木棒搞杠杠,让他了解杠杠原理,旋转桶里的水知道螺旋,知道一力拨千斤等等。

关键在于书本知识和实践实验相结合,不要死记硬背,学会举一反三,再鼓励和表扬,他就一定会学好。有兴趣和觉得自己能学好,两种都具备,就一定能学好,居其一,学好就有可能,两种都不具备,那一定学不好。


董艳临


如何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

随着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兴起,家长们为孩子选择课外兴趣时又多了一层焦虑——要不要追逐编程、机器人等科技教育的热点?到底该怎么培养和引导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教育部共同主办,针对优秀青少年学生的科研人才培养项目——“英才计划”在京召开了2018年总结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英才计划”导师们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青少年“学霸”们纷纷就此支招。

找热情比追热点更重要

“父母唯一应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并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如何培养科技兴趣和特长,清华学堂钱学森班首席教授郑泉水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樊悦阳深表赞同。“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感兴趣的点,不要盲目追求热点。”作为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樊悦阳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斩获植物学科一等奖及学科最佳奖。他获奖项目《山慈菇粗提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相关研究》是有关中草药抗肝癌的研究,并不涉及编程、机器人等当下流行的热门学科。

作为中学生中的科研“学霸”,樊悦阳还“支招”说,选择科技探索的研究方向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所在,“做课题的过程需要自学很多甚至是硕士、博士生要学的知识,所以最好选离生活不那么远的课题,比较好操作。”他的选择就源自初中时看到电视剧中有关中医药的情节,“觉得中草药十分神奇,再加上外婆喜欢熬制中草药调理身体,便萌生了开展这种研究的想法。”

来自上海中学的周正同学,在担任意大利罗马大学一位外籍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的《生活中的物理学》课程的助教期间,由复旦大学物理学科导师陈焱教授指导,合作研究了“火锅与小笼包的物理学”,他们的论文不仅在俄文期刊《科凡》以及英文期刊刊发,在中国科协的公众号上推送后,网上阅读量也达十万余次。

“研究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动机就是满足从孩子时就有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在连续5年担任“英才计划”导师的陈焱看来,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抛弃从众心理,不要盲目地追求热门学科。“毕竟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其目的在于激励和唤醒鼓舞,点燃孩子心中探寻科学之火,帮助他们发自内心寻找和解决问题。”

中学科技教育呼唤大学思维引导

那么,有没有可供学校和老师借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呢?中国科协与教育部为此开展了“英才计划”这一探索性的人才培养项目。对于高中阶段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青少年学生,贯穿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全阶段的科研培训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由来自大学的导师指导,一方面强调坚实的通识及专业的课程基础,寻找人生的理想,另一方面全面强化研究能力,接触并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

参与“英才计划”究竟能给对科学兴致勃勃的青少年带来哪些收获?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的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戚涵,斩获了美国智能人工协会(AAAI)颁发的专项奖。提到“英才计划”,她感触颇深:“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与魅力,科学研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可以去尝试每一个想法,我可以去实现每一个创意,在科学这个领域中,有无限的奇迹和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中学教育太重要了,需要大学教师更多的参与。”陈焱说,在他看来,目前中学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对升学考试,偏重特定解题技巧,学生在课内外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过度解题上面。而大学理科教育如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强调普遍的方法以及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他说:“我的感受是,将大学阶段的教学思考融入中学教育之中,‘英才计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方式。”

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

经过五年的探索,“英才计划”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来自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的资料显示,5年来“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中学生。在2018年毕业的568名“英才计划”学生中,60%考入985高校,74人考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还有4人在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奖,其中包括两个学科最佳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仍然迫切而任重道远。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看来,目前的关键在于这种培养模式能否形成规律,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他表示,下一步会增加、拓展“英才计划”实施的地区和高校,继续探索依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机制。在他看来,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在于更加深入地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

“好的科技创新的苗子不是在课外班反复刷题就能刷出来的,而是真正有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这样一些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这既是中学的教育要求,也是大学的持续培养目标。”


经常用了


科学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给出假设,然后解决问题或验证假设的过程。科学的思维的确是从很小的娃娃就可以培养的哦,很欣赏你有这样的意识。

我都是在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科学思维嵌入进去的。比如,一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在家里就会经常从犄角旮旯捡到一些小玩意儿,这时候,就可以问他,宝贝,你发现了什么呀?是硬的,还是软的?你觉得它是什么东西的一部分啊?那我们去试看看。呵呵,其实这就开始了科学思维的训练。有一次,我家老大居然捡到了一只蟑螂,抓着触角爬到(那时还不怎么会走)厨房给奶奶看,居然还是活的,呵呵。不大惊小怪的话,还可以顺便给他介绍什么是昆虫,也算是科学知识吧😄

两岁多,有次孩子举着一个矿泉水瓶来找我,里面塞了好些纸巾。我问他,你这是在干什么?他是想把瓶子里面的水珠擦干呢。他发现水珠看得到,擦不到,于是把纸巾搓成长条,一点一点塞进去。哈哈,这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吗,你还可以趁机和他讨论空间的概念,探索其它解决方案,还可以把瓶子拿到阳关下看一看,看看水滴有什么颜色变化嘛

总之,科学思维比科学知识重要,这样的日常引导会让孩子更愿意思考问题,更有兴趣学习。


加拿大陪读妈妈


大家好,我不是权威,我是漫步科研路。

小朋友想学习科学知识表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的好奇,这样的兴趣确实可以好好培养。但是我们家长往往对一些科学现象一知半解,不能给孩子非常系统专业的解释。这也是部分家长非常苦恼的地方。

我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现在买了好几套关于科学小知识的书,这类书不是简单的文字解释,而是把科学知识放在了一些小的故事里,或者画成非常有意思的图画解释。比如妙想科学系列,神奇的校车系列等等。可以说给小孩子的科学书籍是非常多的,我们需要去筛选。如果你不会,那你就在网上买的时候看看别人的评论,或者熟人也可以给你推荐。拿到这些书籍之后可以坚持给他每天讲一本,我们家的小孩经常要求我们给他重复讲某个科学故事,所以基本一套书籍可以让孩子享受很长时间。

作为家长你其实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去了解科学知识,因为那些书本上都把那些知识点搞得非常形象,大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怎么回事。另外,我也有给孩子订巧虎系列,他可以跟着视频去学习很多科学知识。我们也可以找一些科学现象的视频给他们看,他们也会非常感兴趣,譬如我之前给孩子看扑蝇草的视频,他后来就一直学捕蝇草抓昆虫。

为了一直保持孩子的那颗好奇心,我们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让他去思考,或者你们一起讨论。这是个很好的跟孩子互动的机会。我们有时候虽然不知道答案,你可以告诉孩子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可能找到答案。大人完全不需要什么都知道,跟孩子一起学习才是最好的,可以共同进步。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风云我辈之漫步科研路


1.如何满足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
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直到真正明白。现实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唠叨,爱问问题,父母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而是要多去培养和发展,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满足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促进智力发展。

2. 将书中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现在的孩子非常幸福,可以通过看精美的绘本去了解知识;也可以通过游戏,影片,电视等学习和成长。小温馨在起床梳头的时候,发现头发莫名的“飘”了起来,她会吃惊得问我:“妈妈,你看我的头发怎么变这样了呢?”我会和她解释这就是人体在释放静电的现象,把梳子在清水里泡一会再打理,这样会消除头发静电。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将这些科学的小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让孩子正确“拥抱”高科技
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她去体验科学的神奇和快乐。随着科技活动的增多,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越来越深。随着科技节活动的推进,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科技馆体验不同的游戏,开阔视野,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回答的不知道你还满意吗,有什么问题咱们再探讨。


其禾


既然是小朋友,我姑且认为是幼儿园或是小学生把[大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最强的,求知欲也是最强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孩子的潜能就会源源不断发挥出来。

对于科学小知识的学习,低龄段的孩子本身就很容易感兴趣,所以我们经常给孩子“刺激眼球”,就是经常让孩子看到我们身边的科学小知识,加强他解惑的兴趣,有了解惑的兴趣,就会有解惑的行动了。

我家小姑娘对科学小知识也是很感兴趣的,恰巧我是物理老师,所以一些自然现象什么的,很容易就能组织成小实验和她一起操作。但我认为,做这些,家长的参与很重要,因为不是每个孩子的动手能力都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常见的纸巾染花,白色茶花吸墨变色,磁铁吸引排斥,生熟鸡蛋滚动等等,这些变化现象直观明了,容易让孩子觉得“不可思议”,然后我们就慢慢和他说道理,也许孩子现在不完全懂,但他会有这个影像,也会有探究一二的兴趣和决心。

还有,表扬孩子自己动手制作的行为,父母可以像戏精一样,我家是,我和孩子一起动手完成小实验,爸爸会像个崇拜者一样发出感叹和给我们点赞。如果小孩自己做出来了,我明知道理,也会装着不是特别明白的样子,让她给我讲解,讲解道理布通的时候,假装把道理说出来,问她是不是这个意思。她就心领神会了。

所以,用我们的行动支持孩子,肯定孩子,孩子的兴趣和决心就不轻易摆动!




春柳老师


建议通过以下方式:

1、绘本

很喜欢奇幻物理、魔幻化学这套书,通过故事的方式,把知识点融入到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

2、科学实验书籍

孩子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反应,进行思考和验证,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把知识内化。

3、视频

通过一些视频课程,对于低年龄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兴趣。

4、科学课程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科学课程的培训班,进行系统的科学启蒙和学习


童心妈咪


假如你是个小朋友,就要先从兴趣培养。可以考虑。看一些科普的书籍。比如伽莫夫的。还有中国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书籍,再看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方面的书籍。去适当的了解科学发展史。了解科学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稍长一些。可考虑除课堂上所学,应考虑读几何原本,古希腊哲学方面的书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科学发展史以及物理学各科的发展史,了解其概念发展的前因后果,来垄去脉,了解物理学发展的思想脉络,方式方法。广泛的涉猎,多问几个为什么?独立的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久而久之,持之以恒,相信在科学上的认知水平必异于常人。

如果要学理论物理,建议用吴大猷的物理学系列,与费曼的物理学讲义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