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資本主義與經濟週期

凱恩斯、資本主義與經濟週期

凱恩斯《預言與勸說》讀書筆記一。


1、從1919到1931年,是凱恩斯經濟思想發展非常關鍵的十來年,一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再也沒有回到戰前狀態,雖然美國經歷了喧囂的20年代,但是歐洲國家在經濟上,思想上面臨很多困惑。這也是哈耶克形成自己經濟思想最關鍵的年份。


2、簡單總結,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交替、對蘇聯列寧主義的認知、國內價格水平與匯率的關係、各國匯率是否還應該盯住黃金、政府應對經濟的政策,是自由放任(其實我更加關心自由放任者的理由)還是採取新的政策,新政策的邊界在哪兒,政府幹預經濟會不會導致極權主義的產生?債務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是什麼?


3、資本主義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企業家,包括農業養殖戶。這是我在思考經濟週期時候考慮最多的問題,即經濟週期有沒有第一推動力?Ellis從經濟指標上認為是小時工資率走在了經濟週期的最前面,則從實證上是對的,但是不是機理問題,機理問題牽涉到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另外,ELLIS畢竟是零售業分析師,他的主要觀點都是圍繞預測消費數據。我自己思考很長時間下來,認為企業家精神才是經濟週期最根本的來源。


4、很慶幸,我的思考結果得到了凱恩斯和米歇爾(1914)的印證。他們在思考經濟週期的時候,也在考慮類似問題,即看似非常複雜的經濟週期,有沒有一個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讓我們回到最基本的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現狀考察。人類的生產活動除了在原始社會,都是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來具體實施的。進入工業社會後,企業成為了組織生產活動最重要的形式。消費者雖然人數更多,但是消費者卻是分散,被動的。而組織大家進行生產活動的企業家則是主動,積極的。這就是“動物精神”,或者,企業家精神。所以,生產與消費,一個是有組織的,積極主動的,一個是分散,消極被動的。


5、基於此,所有經濟活動其實都是企業在主動進行的。企業招聘、加薪、加班安排,投資新的設備、購進原材料、中間品、生產、銷售、出口、考慮企業的資本結構、貸款、發債、修建新的商業和工業地產。企業和企業家是現代經濟的心臟和發動機。而企業家會基於預期來提前行動。比如,當預期產品銷售會下滑時,會提前停止新招聘員工和租賃場地。貿易**同樣影響企業家的行為。一方面是對於產品銷售的預期,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另一方面則是通過企業的招聘和投資來影響。我越來越覺得,後者才是影響的關鍵,因為它會影響就業-收入-消費-投資-稅收等一條完整的經濟行為,而對消費的直接影響其實並不大,尤其是在當前產業鏈全球分工的背景下,例如蘋果手機是在中國組裝生產的,關稅並不會太大影響在中國的售價和銷售,關稅反而會影響在美國的價格和其他國家的價格。


6、金融體系是當代經濟體的最核心部分,如果說企業家精神是心臟,那麼金融體系就是血液。凱恩斯極其強調金融體系在當代經濟中的作用。很可惜後面那幫庸俗的凱恩斯主義者將金融體系從教科書中剝離出去。通貨緊縮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是最大的。抵押品價值縮水、銀行持有資產價格大跌(例如債券)、貸款需求下降、風險規避情緒上升都是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一些重要途徑。對銀行資產質量的關注和分析,已經是事後所有重大金融危機和交易機會的核心部分。


7、為什麼要堅持一定的通脹?凱恩斯詳細比較了通脹與通縮的財富效應。如果從社會公正的角度,你是願意支持企業家還是食利階層?後者就是金融資產持有者,他們通過將自己閒置的資金借貸給企業家從事冒險的商業活動。如果通貨價格略微上升,會有利於企業家,只要是合理水平上升,借貸行為的實際購買力並不會遭遇太大損失,對信貸借出者也是合理的。凱恩斯思考的重點,始終是如何維護社會契約的公正與效率,在他看來,契約社會也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但是,如果當二者處於尖銳矛盾的時候,即債權和債務人,凱恩斯認為應該偏向債務人,因為他們是社會生產活動主要的創造者。我認為這是一條極其深刻的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