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一戰,二戰會爆發嗎?

用戶45423317806


沒有一戰是不是發生二戰這個問題要看當時的人類文明發展史處於什麼時代,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是西方世界隨著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帶給世界的是原始的殖民掠奪重新分配的時期,新興西方殖民者與傳統海洋殖民者爆發了激烈的利益衝突。二戰的前提是世界還處在槍炮決定話語權的強權時代,納粹德國通過投資拉動經濟發展迅速崛起,在經濟發展日益強大的背景下強權思維開始膨脹,根深蒂固的殖民掠奪思維驅使其對外擴張,最終導致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隨著人類文明進步通過對話解決矛盾在現代社會已經深入人心,雖然還是有地區衝突但是已經沒有了槍炮決定世界格局環境,野蠻的利益掠奪思想在全球一體化的文明社會已經被拋棄。


觀經濟


我認為如果沒有一戰,則二戰不會爆發。為什麼?我們往下看。

首先一戰的結果埋下了二戰爆發的原因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是列強之間不均衡的利益分配,導致了國際關係的緊張,而一戰的結果就是奧匈帝國分裂,《凡爾賽合約》的簽訂,而《凡爾賽合約》的簽訂則是最終導致德國國內民粹運動興起的主要原因,而隨之而來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帶來的大蕭條則是導致民粹運動,納粹掌權的催化劑。

而當時戰爭給德國乃至全歐洲沉重的打擊,德國在賠款和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下民不聊生,整個國家急需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的矛盾,再加之當時掌權的是極端法西斯主義政黨,所以之後的結果也不言而喻,世界在短暫和平之後又迎來了新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次如果沒有一戰則美國華爾街金融不一定會崩盤

我們都知道20世紀20年代的經濟危機始於美國,席捲全球,這次危機刺激到了很多國家經濟本來就很差的國家——比如日本和德國,而德國和日本也正是藉著這場經濟危機而發動的戰爭。而這場危機爆發的原因是什麼呢?

20世紀20年代,在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進入一個暫時的和平時期,人們開始享受災難之後的歡愉:經過幾年的調整後,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尤其是美國,它在許多經濟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發達和穩定的國家。良好的經濟環境和樂觀的情緒為20年代的股市大發展創造了條件。當時的美國因為一戰賺到了本國的第一桶金,也正是因此,國內金融市場異常繁榮。

但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全世界都按照既定的軌跡發展,美國借一戰發戰爭財的可能性消失,從而在之後的金融市場投資中人們可能會更加趨於理性。或者說,沒有一戰當時的美國不一定會成為世界第一,世界經濟體系不會變成美國一動而影響全世界的局面,所以沒有了華爾街金融股市崩盤帶來的經濟危機刺激,則不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所以我們看到,沒有了一戰就不會有二戰的爆發原因,所以,沒有了一戰也就不會爆發二戰。



靳說歷史


會,我們從一戰和二戰兩戰背景和原因來聊聊就清楚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二十世紀初,始於1914年終於1918年,由以德意志帝國,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等三國為主的同盟國和以法蘭西帝國,英國和俄國為主的協約國之間的戰爭。

戰爭起因:

世界各大資本主義帝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迅速崛起,特別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美國,俄國等歐美國家為主,在世界上交疊更替爭奪世界霸權。此時這些國家在國內生產和資源遠遠滿足不了資本家的慾望,就此走向了殖民瓜分世界僅剩的資源道路。當世界上僅剩的人口資源,土地資源,石油資源等資源都被殖民者瓜分殆盡的時候,然這些資源利益分配的不均,各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就此產生。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巡遊時,被槍殺成了直接導火索,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結束於1945年。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為主的軸心國和以英國、法國、美國、中國、蘇聯為主的世界反法西斯同一陣線之間的戰爭。

戰爭起因:

其一,隨著一戰結束,各國開始總結經驗工業生產技術和軍事經濟開始走入快車道,美國迅速崛起獨佔鰲頭,終成世界超級霸主。而這些資本主義國家被跨國公司與跨國公司,財團和財團連接成一個世界整體,競爭開始轉向公司為主。於是1929美國華爾街金融崩盤引發金融危機,由於資本國與資本國被公司連成一個世界整體,很快金融危機就像連鎖反應一樣席捲世界上各大資本主義國家,蝴蝶效應有點類似於。特別是意大利王國國王墨索尼尼認為只有向外殖民擴張,才能彌補國內資本空缺,於是很快聯合德國走向殖民擴張道路。意大利、德國等國主持的慕尼黑陰謀的簽訂和中國東三省的淪陷迅速升溫戰爭爆發前奏。

其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國力損耗嚴重,再無能力以戰勝國姿態維持世界秩序,以及一戰之前的殖民地等資源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在一戰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導致日本、意大利、德國再次想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急劇膨脹。開始走向殖民侵略的法西斯道路。所以日本對中國的綏靖政策,意大利、德國對西班牙,蘇聯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二戰爆發的腳步已勢不可擋,最終引發第二次戰爭遍及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管有沒有一戰,二戰一定會爆發,人類意識不到金融的危機和自然資源的危機,一味地開發索取,導致資本家資本蒸發,急需資本補充國內空缺。殖民地分配不均,各國矛盾頻繁並形成雙方對峙的局面。兩大陣營戰爭爆發在所難免。





李小小湘


所有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才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殖民帝國之間已經矛盾重重,比如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不滿足於屈居英國之下,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強國也不服英法,另外德國還有領土被波蘭和法國佔領著。日本作為新興國家自然也希望利益重新劃分。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然後最終的結果是德國又被劃出了一些領土,美國和蘇聯正式登上最高的舞臺,為二戰爆發埋下了種子。

二戰之前,德國重新崛起,自然想要奪回自己的領土和殖民地,日本實力進一步增強,想要亞洲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雖然有所沒落,但依然維持著日不落帝國的最後榮光,這裡面最大的變數是美國和蘇聯,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應該是希望英法德互相消耗進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最終的結果也是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奠定了如今的局面。美國和蘇聯取代英國,成為新的超級大國,英法德日徹底淪落為二流國家。戰後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相互對抗,不過金融體系卻始終以美元為主,穩定了世界局勢和保住了長時間的和平。

如今的世界也是處在相對和平中,大國擁有的毀滅性武器,才促成了相互之間的穩定。說到底,一戰和二戰都是新型大國對原有體系的抗爭,實力才有話語權。


以史知今


從果單從數字上來說,這個問題好似非常好笑:沒有第一次(哦,[捂臉]別想歪了)哪來的第二次?但我知道你是想問:如果沒有象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會不會有象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這個可以有[摳鼻],也可以沒有[呲牙]。他們打就有,他們不打就沒有[我想靜靜]。我有信心:我這絕對是最完美的答案[馬思純的微笑]!看到別忘給我點贊哦![呲牙][呲牙][呲牙]



鐵馬金槍


這個問題很矛盾啊!如果沒有一戰那何來的二戰?一旦爆發了大規模戰爭,那二戰仍然是一戰呀,畢竟沒有二哪來的一。

可是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世界大戰一定會在歐洲爆發,因為這是歐洲的特有體質。要知道歐洲整體的前身,本是偉大的羅馬共和國,在西羅馬分裂解體之後,才一點點演變出了歐洲,而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國家要比現在還要小還要碎,像是佛羅倫薩、威尼斯、羅馬這類城市,在過去都是獨立存在的共和國。

當然在稍早中世紀的時候,這些由封建領主外加國王所形成的國家中,歐洲的各個國家或多或少的持續著上百年的互掐。其實也很正常,畢竟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冷兵器時代,打仗其實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因為打勝了可以朝戰敗方要賠款,打敗了由於己方被削減了人口,所以難熬的日子也會相對緩解。伴隨著歐洲百年的互掐,人們迎來了工業革命。

其實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在軍事方面火槍已經被軍隊所普及,可等到了工業革命的開始,機槍、單發步槍、大口徑火炮等軍事工業武器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在擁有了趁手的武器之後,本就喜好互掐的歐洲便難以壓制內心想要戰爭的衝動。畢竟在那個時候,打仗是一門盈利的生意。

可是當發動了一戰之後人們才逐漸發現,工業革命之後的戰爭已經不是那種輕鬆地戰爭,隨著國家意識的崛起,雙方也從隨便打一打就坐下談判轉變成了陣地死磕,而在將歐洲很多地方打成焦土一片之後,以英國為首的同盟國,最終戰勝了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

為了徹底廢掉德國的工業能力,英國與法國將德國不同程度的瓜分,而且還讓德國揹負上了大量的戰爭賠款。俗話說兔子急了還要人,被英法趕上絕路的德國,自然會開始臥薪嚐膽等待著復仇的那一天。

綜上所述:即便沒有一戰,類似於二戰那種規模的戰爭也會爆發,因為歐洲本就是那種喜歡互掐的國家,所以才會成立歐盟。因為只有變成同一條繩上的螞蚱,某些國家才不會總想著打仗盈利。


九品侍衛


不管有沒有一戰,二戰爆發是歷史必然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二戰爆發的背景

經濟原因:3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政治原因:法西斯主義在各國的盛行。

歷史原因:一戰後,德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德國人民對其的不滿。

德國試圖改變華盛頓—凡爾賽世界體系。

由於這是矛盾是積累已久的,無法調節,導致了二戰爆發。

所以,世界上沒有無緣無辜愛,也沒有無緣無辜的很.


怪講歷史自媒體


沒有一戰,《凡爾賽和約》就不會簽訂,奧匈帝國就不會分裂,德國就沒有戰爭賠款,不用割讓土地,不用限制軍隊。在國內民族復仇主義也就不會滋生,希特勒也就沒機會上臺,作為挑起二戰的法西斯集團,也就不會在當時的德國掌握國家機器。《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來說是一種屈辱,加上數次的資來主義經濟危機,這個曾經富裕的歐洲強國轟然倒下。貧窮和屈辱,反抗和絕望,在這個國家逐漸產生了納粹主義。德國人尋求擺脫屈辱,重塑輝煌,納粹主義則提出“國家社會主義”理論,承諾廢除凡爾賽和約,恢復德國大國地位,反猶太人,這些都為希特勒走上法西斯鋪平了道路。

由於一戰結束後,德國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這與二戰後的日本有點相似)。首先是大量的外國資本輸入,《凡爾賽條約》約定德國支付巨量戰爭賠款給戰勝國,而德國從《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中獲得了大量的外資援助,其金額遠超戰爭的賠款!同時,戰後德國實行了產業合理化升級,並且從美國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高效率的管理方法,使得其國防科學技術得到飛速發展。這為德國發動二戰提供了有利條件!

如果一戰沒有發生,象二戰這樣規模的戰事,是不具備爆發條件的!



科技時代感


首先這個問題不成立,沒有一戰,二戰就是一戰!

教科書上把一戰發生的原因歸結為資本主義世界發展不平衡,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企圖打破原有的世界格局,並且從新分配殖民地,包括德國喊出的口號就是:我們要陽光下的土地!因此肯定會爆發一次世界大戰!

二戰爆發的原因,書上說是那次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為了轉移矛盾,才發動戰爭,但根本原因還是資本主義世界發展不平衡,加上一戰後,英法等國對德國的大量剝削,法西斯勢力的上臺,這些基本上都是必然要發生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是由週期性的,肯定是要發生的,像德國,沙俄肯定也是要從新分配殖民地,英國和法國不會退讓,美國在一邊看戲,反正無論如何,打不到美國本土!


倚樓飲雨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利益分配不平衡,得益的一方和受害的一方就會形成對立面,有相同境遇的國家就會形成同盟,最終兩方勢力為了利益的歸屬問題引發戰爭。得益的一方要保護利益成果,沒有受益的一方想搶奪利益成果,這就是戰爭的起源,縱觀世界,在二戰結束後,各種因為利益衝突而引發的局部摩擦和戰爭也幾乎從不間斷,所以說你的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思考,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只不過是早早晚晚的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