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兒女悅教於行
本人不同意這種觀點。
第一,不本科存在供過於求一說。很多中小機構還是沒有招到本科學生,能招到大專就不錯,甚至高中生都沒找招到。供過於求一說不存在,沒有人規定本科生不能幹什麼,只要工資足夠,本科生都會應該去幹。哪種把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工作分開的想法早就過時了。學歷是學習的經歷,是大學生活的體驗,是檢閱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第二,本科院校的主要培養研究型人才。此話不對,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專生都是研究型人才了,改革開放幾十年,本科已經進入普及教育階段。現在可以說大專在全國想上就上,沒有人能阻礙大學變成普通”高等教育”了。只要不拒絕,也沒人沒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了。本科培養研究型人才的說法早就過時了。目前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突破100萬。而在改革開放初期,每年高校錄取的人數才幾十萬。說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才是恰當的。
第三,現在大部分教師水平低下。這種話是對大學教師的汙衊和不尊重。無論是民辦學校,還是公辦學校。成為大學教師都是非常困難的。要想去名校成為高校教師更難。憑什麼說大多數高校教師水平低下。如果真的水平低下進了高校,這高校還能做好?這樣的結論毫無依據。大多數高校老師都是具有碩士博士學歷的,這些人都是經過有資質的高校培養出來的碩士博士生活,他們之間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是不能得出大多數水平低下的結論。
第四,本科生眼高手低,高水平工作勝任不了,低要求工作又不想去做。這個不僅僅是本科生的事。高中生也是這麼想的。可以說所有人都是好高騖遠的,都是想不上班還高薪的。你看看目前考公務員的隊伍有多擁擠?為什麼優秀的人才削尖腦袋去考公務員?還不是因為公務員不需要太努力就能旱澇保收衣食無憂?公務員你說要本科生嗎?要研究型人才嗎?
第五,把本科改為職業院校,就業問題就迎刃而解。這同樣是一種片面的說法。職業院校和非職業院校不能截然分割。拿會計專業來說,你說大專會計畢業能做會計,本科院校會計能做會計呢?按照你的思路,是否本科院校的會計去做研究去?
總之,高校從大專到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後,不存在職業不職業的問題。而是全部要面向職業,不能把理論和應用割裂開來,而是始終結合在一起。高校要時刻跟蹤社會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而且在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趨向普及的現階段,適時調整專業內容結構,面向社會對象才是正道。甚至高校研究生只面向在職人員定向招收活躍。
試想一下,哪一項發明創造,或者重大理論發現,不是在現實中發生發展的?因此研究型和實用型並不矛盾。
方舟雲成人高考諮詢
原則上贊成,我國現在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歷”兩極分化,一部分是初中都是勉強湊合下來的學生,另一部分是大學生。所以就行成了作為經濟主體的企業招工難,經過“專業教育”的人太少,或者是“自覺委屈”的本科生,或是沒文化的初中生。四年前本人的一個遠房親戚的孩子在“高考”後拿著事實上“大專”的成績來跟我商量如何爭取上二本醫科大學,甚至還希望學臨床。我分析了孩子成績的欠缺和即使補習的渺茫,幫他選擇了一個外地的“航空機修”類的專科學院,起初全家人還只是勉強接受,但是去年未到畢業離校即被南方一家航空公司提前錄用,從事飛機維護。
Ja不假
現在很多大學生在做著一線工作,比如送外賣。現在純勞力工作越來越少了,現代化的生產工廠,需要有知識文化的人去操作,再者,現在第三產業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到一定時間,大家都是受過高等教育了,還不是生存第一嗎,我老家有個人老高中生了,做了一段時間的老闆,後來發展不好,回家做起小買賣了。在同齡人中受的教育比別人好,但最後還不是凡人一枚。就業不難,少數人只是高看自己了,認為書比別人讀的多,自尊心放不下,可別人實踐經驗豐富啊。除了科技人才,其他人總會趟出一條路。很多事情做比想要實際的多,收穫也多。老話說,吃盡苦中苦,方能人上人。況且現在社會所謂的苦比過去簡值不值一提。人人羨慕老師醫生收入高,真是隔行如隔山。我平時接觸多的都是普通農民工。建築單位的,活絡一點的,十萬左右年薪,有七八萬一年的,最差的五六萬一年,單位提供住宿,夫妻房,水電不要錢,吃飯也便宜。洗澡也方便。夫妻一起的話年收入也不少。當然如若在城市有房也可以回家。我覺得他們也沒苦到什麼程度,僅髒一點,有的開機器也不髒。
所以還有好多行業收入也是很可觀的。只要做有心人,生活一定給你很多驚喜!
千里之外18242
首先要糾正一下,你的這個觀點,並不客觀,並不正確,並不是我國所有的一本科大學都是研究型大學,我國的本科大學分為教學研究型大學和應用型大學兩種形式,就是所謂的一批本科重點大學中涵蓋的應用型大學也不少。譬如行業特色鮮明的電力類,民航類,鐵道類的相關院校,都是屬於應用型本科大學。而這些大學中有不少一本大學在全國的重點批次進行招生,所以,你的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和探討。
另一個值得商榷和探討的關鍵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其實現在的大學生根本就業就不存在困難的問題,只是大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問題,認識問題,擇業觀的問題發生的偏離和扭曲,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導致他們沒有找到工作,並不是沒有充分的工作崗位來滿足大學生的需求的問題,所以,你的這個觀點,也不客觀,不現實,不正確。
現在的大學生總認為是自己是大學的畢業生,我只有一身的能力和本事,豈不知和社會的實踐和工程的實踐和工作崗位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豐富和提高,過高的對自己進行的評估,因而導致了在擇業的過程中眼高手低,思想理念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始終不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我們可以對大型的人才招聘會的現場進行調研,我們可以客觀地看到許多用人單位急切地找不到相關的應用型人才,而許多大學生卻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好多大學生剛愎自用,傲視一切,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是本科大學的學生,認為自己是重點大學的學生,根本對自己學校的性質,自己專業的性質和用人單位的要求知之甚少,本身自己學的就是應用型大學學的應用型專業,應該腳踏實地,深入工作的實踐,去進行實際訓練,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然而卻盛氣凌人,目無一切,因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但是我最後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讓那些盲目升格為本科大學的學校,讓那些進入一批本科重點大學的應用型大學回歸自己的本位,迴歸自己的本真。培養應用型人才,一方面也能夠解決我國工程人才緊缺的現狀問題,一方面也使這些大學生能夠冷靜的理性的給自己準確的定位,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的實際,認識到自己院校的層次,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因為你本身學的就是實踐能力強,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你就應該深入我國社會建設的一線的實際中去工作。這樣才是科學的合理的高等教育的體系的設置,我非常同意你的這個觀點。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贊同問題中描述的觀點,但不同意附述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現階段我國高校總體數量並不是十分多,而且國家知名高校數量太少,按照“雙一流”高校建設規劃,高校整體辦學實力並不是完全很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各層次的畢業生人數眾多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由於高校數量比較多,而且高校大量擴招,也是造成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的一個因素。
當前全國普通高校數量雖然已經達到了2688所,但專科高職層次的院校數量幾乎佔到一半以上,而各層次的本科高校數量不足一半。本科院校中,國家985高校僅僅有39所,這些國家985高校中,個別高校的辦學實力和科研水平呈現下降趨勢,已經在高校改革進程和社會科研發展突破中由於各方面的綜合因素失去了發展的動力。而國家116所國家211高校中,有一部分高校由於地域位置和科技創新以及學科體系建設方面的後勁力量不足,逐步被社會認可度降低,成為地方省份國家知名高校招生的附屬高校。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是一個複雜規程,有專業綜合化發展與社會專業就業領域不相協調發展的因素,也有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用人單位脫鉤的原因,更有高校盲目擴展設置一些文科類應用型專業,致使高校專業數量眾多,畢業生數量與社會專業領域需求量不協調、一方面用人單位找不到滿意的專業人才,一方面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太高,存在不貼實際的的因素,還有社會行業領域經濟發展不景氣,行業領域內用人需求量逐步減少的原因。
問題中描述的減少普通本科高校數量,擴展重點本科高校的辦學實力,擴大知名高校的辦學力量,增加知名高校的科研力量,優化知名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環境,致力發展國家頂尖高校的科研實力和學科建設體系,這才是打造國家雙一流高校的途徑,是與國家建設知名高校的偉大規劃相一致的。將二本層次的高校改製為高職層次的高校,成為致力於培養職業技術學型人才,培養全方位的多技能的專業技術型教育人才,這也是社會行業領域內優化就業狀況的途徑。
總之,高校要發展,當前全國高校中最為重要的途徑是縮減一些文科性專業,取締部分高校“不相干”的弱勢學科,致力發展優勢專業,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的學科體系與科研力量,逐步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社會行業就業領域也要發揮聯動機制,全力解決和探索用人方式,同時畢業生能夠精準定位,自我挑戰,合理規劃,刻苦努力學習專業技能,多方位聯動,才能夠順利就業。
時光匆匆微微甜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對中國的高等教育和就業問題一定有什麼誤解。真經在高校工作,對這種說法不認同。
首先要指出的是,一本、二本、三本只是高考中的招生批次而已,而所謂重點大學、985、211、雙一流也只是國家的一種支持計劃而已,拋開這些名詞,這些高校的性質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本科院校。目前在中國,有一千多所本科院校,而985、211等重點大學只有100多所,10%都不到。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把其他90%的本科高校都取消掉,中國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方面,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一定會更好找工作,以前一年400萬本科生,現在一年40萬本科生,那用人單位一定搶著要。本科生的就業問題肯定是解決了。
但另一方面,專科、職業院校畢業就業就成大問題了,原本只有400萬專科生,現在飆升到800萬,就業問題一點沒解決。
第三,由於本科生太少,碩士、博士也相應縮小,中國形成以專科生為主的人才結構,人才水平不但不能提升,而且還大幅下降。
所以,靠拆本科的東牆去補專科的西牆,絕對是荒謬的。真經並不反對職業教育,甚至希望專科學校不要一窩蜂地去升本。但真經認為,這些都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鍵。因為中國不僅僅是大學生要就業,各個層次的人都要就業,你改變得了大學生的比例,但改變不了勞動人口的數量。中國就那麼多崗位,就是那麼多人要吃飯,這是沒辦法改變的。
此外。說實話,真經一直不認為本科生就業有多難,全國具有本科生學歷的人僅佔5%不到。中國廣大的縣鎮是缺少大學生的,但大家就是不願意去,大家都往東部、往大城市擠,這種地域不均衡才是就業的關鍵癥結。
更重要的是,本科教育和職業教育並非只是學歷上的差距,可以說是有本質上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在於通識教育,也就是說,本科生重在培養全才,以思維培養為主,專科生則重在培養專才,以技能培養為主。前者對人的培養更全面,可以讓人從事多種職業,而後者更精神,但一旦這個行業消退了,那他們職業發展就難了。就比如說前段時間大火的小龍蝦專業、電競專業,如果這個行業未來不再熱門了,專科生的專業技能就失去價值,但本科生的思維則可以幫助他們適應新的職業。所以,比起把這些學校改成職業學校,真經更傾向於把這些學校建設成類似美國的社區大學,作為通識教育、終身教育的場所,用來提升國民的素質。
高校人才真經
作為教育從業者,我認同你的觀點!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中,最尷尬的其實就是二本和三本的學生,特別是三本!
個人認為,究其原因還是在於二本和三本學校的師資、設施設備太過落後,而且培養定位不清,培養技能操作型人才吧,心有不甘,培養學術型人才吧,又沒有足夠深厚的師資力量,而且在考研的時候也不佔優勢!
所以把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改為職業院校,大力培養技能操作型人才是很不錯的選擇。
當然,以現在的體制,想要把這些二本和三本轉為專科是不現實的,雖然都為高等院校,但是專科和本科是有等級上的差距的,很多民辦專科學校的校長在管理過程中,很大一個目標就是讓民辦專科變成本科,而很多公辦專科院校也是以升本為重要目標,所以本科是專科的目標,而讓本科變成專科肯定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把現在的二本和三本院校改變成應用型本科院校,把培養的目標和課程、實習的設置為技能操作型人才培養,這樣相信可以對就業現狀有所改變。
同時,降低一下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和宣傳!現在很多就業率不高的學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狀,就是就業率不高,不把經費用在改善教學設施,聘請名師上面,而是創辦創業孵化基地,大力鼓勵創業。當然,大學生創業是很好的,但是過分宣傳,造成大學生全面創業就有失妥當了,創業本就是艱難的事情,遠比就業的挑戰大,而讓一個沒有就業能力的學生去創業,那就是把學生往火坑裡面推。我在重慶三本院校上班,學校的後門就有一個學校開辦的創業孵化大廈,宣傳和包裝是很到位,但是實際上孵化出來的項目並不多,學生創業更多是種體驗,或者是頭腦發熱的行為,真正解決就業問題的很少很少。與其把這些經費用來鼓勵創業,真的不如拿來搞好教學,讓學生更具備競爭力!
當然,我們能夠想到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肯定也是想到的,而且也有所體現,比如現在高考考一本越來越難,但是考專科越來越容易,現在大學裡面確實有應用型本科的說法,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出現你所說的構想,同時也能很好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升學規劃吳瀚老師!
升學規劃吳瀚老師
乾脆直接地回答你。
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困難;
另一方面:技術型人才,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缺口達2200萬;
所以,您及您的同黨很輕易地便得出了這樣結論:把大學生變成技術人才,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這種話說出來,恐怕祖宗會從八寶山爬出來,掌你的嘴!
因為我們的祖宗看清了我們的民族為什麼有那麼一段屈辱歷史,皆因民智不舉,一盤散沙,這才振臂高呼,浴血奮戰,建立一個嶄新社會;祖宗,是絕對不希望再看到馭民以愚的社會了,追求自由民主,民智開化才是祖宗的初衷。
雖然大學生就業難與技術型人才,勞動力人才缺乏同時存在,應當考慮地是:為什麼大學生不願學技術與參加勞動?而不應當考慮,降低大學生乃至全民族教化水平。
表面上看似問題複雜,實際上很簡單,一個大學生,為什麼不願從事技術工人,只要設身處地地想,很簡單:大學生中間並不缺乏對機械,勞力有興趣的,之所以不想按照興趣去工作,因為一切的體力工作解決不了起碼的住房,教育,醫療等問題,而且,即使偶爾有幾個能通過高薪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一個“編制”,導致的階層化問題,使全社會失去了對體力勞動最起碼的尊重。誰願意主動參與被歧視的工作?
如果任何一個體力勞動者能公平地享受一切福利待遇,包括住房,醫療,養老,那麼不會有人產生職業有貴賤的思維,也不會產生學生就業難與用工荒同時存在問題。
但是,明知道,有人太喜歡這種階層差別帶來的快感,儘管這快感如同鴉片,會侵害祖宗江山的機體。
全是大實話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和掩耳盜鈴有什麼區別,把一本以下的大學生全部轉為職業院校,大學生的就業率是瞬間就提高了,但是這解決問題了嗎?把一本以下的大學改為職業院校,不把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稱為大學生,所以成功瞭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這不是文字遊戲是什麼?難道這些大學轉為職業院校之後,培養出來的學生就不需要就業了嗎?
我們來看個數據,以2017年為例,當年一本錄取人數114萬,本科錄取人數309萬,如果把一本以下的大學全部改為職業院校,那麼將會涉及195萬大學生。這可不是個小數,全部轉為職業院校,在他們畢業之後,有這麼多的工作崗位嗎?結果肯定是不但不好找工作,還搶了原先職業院校學生的飯碗。
我看到你還提到,本科院校是培養的研究型人才,對學術要求比較高。這一點就錯的更離譜了,本科生畢業距離研究生人才要求還是遠著呢,學術更是無從談起,有幾個大學生大學畢業的時候做出了研究成果。如今大學生的培養還是通識型的教育,就算是研究生都不敢稱是研究生人才。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個系統性的問題,不是說把大學改為職業院校,或者把大學生全部升為研究生就能解決的。
考研小秘書
我看未嘗不可,現在的大學生太多了,不是知識貶值了,而是水份太大了,根本就學不到什麼知識,文憑只是個敲門磚,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所必需擁有的,說實在話,二本,三本的大學生根本就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大學擴招,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上了大學,皆大歡喜,卻也給以後埋下了隱患,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在以唯文憑論的社會里,文憑的含金量會越來越低,花錢買賣文憑也出現了,甚直出現了假文憑,試問,那真的文憑還有何意義?知識造假,學術造假為什麼又會以病毒的方式傳染到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