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费时几百年才统一六国,为什么刘邦用7年就统一了?

小眼睛啊董


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秦国灭六国只用了10来年,并非题目中说的几百年。

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国,10年灭六国,统一天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绩!

然而,就算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秦灭周,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开始算起,也不过几十年而已。何来几百年?

要知道,从秦非子建立秦国开始,就不被诸侯承认,还和西戎争夺生存空间。直到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诸侯。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一直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不但经济落后,连国土都被魏国蚕食,几近灭国。

所以说,秦国立国几百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生存挣扎,哪还有什么统一的念头。

就算在商鞅变法后变得强大了,也不是立刻有统一的想法。

更何况,秦国面对的是有着几百年历史传承的六国,不是割据军阀,哪个历史不比后来的封建王朝长!

而刘邦面对的,除了项羽比较强大之外,其余的诸侯比起六国来,既没有悠久的文化传承,也没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更没有牢固的人民根基,充其量不过是一方的割据势力,其难度怎么能和秦国的统一相比。





人生是一场耕心之旅


这个问题非常好,不仅涉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还涉及到了秦汉时期的国家认同。为何秦朝耗尽六代君主励精图治的结果才得以统一的国家,而到了刘邦时期却只用了7年时间就实现了统一。

第一,社会均势平衡。战国时期的七国争霸实际上是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秦国春秋初年才刚刚成为诸侯国之一,发展的时间比楚国齐国之类的老牌国家短了很多。秦国的东面有三晋大地的韩赵魏,北方有义渠部落等少数民族,南方是巴蜀崎岖之地。这些国家和部落已经在当地深耕熟耘多年,有了很好的社会基础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期内一举攻克。所以秦国北讨蛮夷,南平巴蜀,再使用鲸吞蚕食、远交近攻等多重策略才最终得到成功。

第二,秦统一后时期国家认同并没有很快地建成,所以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加上项羽一共分封了十几路诸侯,每个诸侯的实力就变得非常的分散。刘邦正是采取了逐步蚕食的策略才真正快速统一天下。换言之,秦国面临的是七个具有相当势力,百姓同仇敌忾,内外实力充足的强国。刘邦面临的是十八路力量分散,不得民心的诸侯,只要打败了项羽,天下即告统一。


经典守望者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完成的统一,为何刘邦用了仅仅七年呢?其实这个问题有几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看待。

1.刘邦真的完成统一了吗?

公元前209年,刘邦起兵反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但202年的西汉真的完成了统一吗?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汉王朝初期同样拥有许多异性诸侯国。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都是作为一方的诸侯。另外,西汉王朝初期,还拥有许多同姓诸侯国,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燕王刘建、齐王刘肥、代王刘恒等等。他们都拥有自己的行政官署,以及掌管各自王国的财权,军权。即使后来刘邦除掉了六位异姓诸侯王,但刘氏的诸侯王,仍然不在中央的管控之下。这样的统一,很大程度上只是名义的统一,真正汉王朝的统一,要到了景帝、武帝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时期。

2.局势不同

要知道,秦国和刘邦当时面临的局势完全不同。秦国是从一个西隅小邦发展而来,战国前期被魏国欺负,山东各国都“卑秦”,让他们“丑莫大焉”。从孝公之时的商鞅变法,一直到秦始皇。秦国一步步发展强大,从一个偏远小国,变为了大国。秦国由弱到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刘邦却不同,他正好赶上了天下反秦的大好时机。跟随起义军攻打秦国,收笼了一大批更碎他的人,被称为“丰沛集团”。随着浩浩荡荡的潮流,刘邦的势力发展十分迅速。相比秦国面对的山东六国,刘邦面对的只是还不成气候的各地军队。这样天下大乱的局势,更适合统一。

3.面对的对手不同

秦国面对的对手,都是根基深厚的山东老诸侯国,他们也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底子十分雄厚。并且时常合纵攻秦,秦国时常遭到三四国的围攻。想要一举统一根基深厚的国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例如南北朝时期,历时长达300余年,就是因为南北双方都实力根基深厚。秦始皇时期,是秦国势力已经对其他国家形成碾压,才加速了统一。

而刘邦面对的都是一些根基不深的武装,例如韩王信,臧荼等等,立国不到几年就被刘邦消灭了。在灭秦的时候,更是有项羽在前方的牵制作用。最大的对手便是楚汉战争时期的项羽,但刘邦是获得了相当诸侯势力支持才打败项羽的。并且项羽真正的基地在江东,自己却不肯渡江与刘邦形成割据势力,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刘邦统一的速度。


秋山散人


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小黄来试着回答一下。

提问者说的秦国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统一,是从春秋开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我们要知道秦国从春秋时期就一直在打仗,但是直到商鞅变法秦国的国力才开始强大起来,也为秦国最后一统天下创造了条件。

秦朝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再来说刘邦那个时代,秦国二世而亡以后就一直都是天下大乱的局面。经过秦始皇的天下一统以后,老百姓都希望战争结束,天下统一 百姓安居乐业。

提一个观点吧,统一速度取决于上一个王朝向地方分权的程度。

分权多,地方割据就强,统一战争就难打,而且越往后割据越强,越难打。

放权少,地方割据就弱,统一战争就好打,而且前期打得越快,留给割据势力巩固的时间就越少,后期就越好打。

上面这段话就是我认为刘邦只用了7年统一天下的原因


小黄论道谈双创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 所处时代不同 :自从春秋时期开始,秦国建国之初就四面楚歌,强敌环绕 ,东邻春秋第一强晋国,南有强楚,西有西狄,这时候保住根基已是头等大事,想要称霸更是难上加难!在战国时代,经过一代代国君的奋发有为,秦国已今非昔比,三家分晋大大削弱了东进阻碍!楚国日落西山,腐朽没落!西边少数民族更是向强秦俯首称臣!各诸侯国后来被秦国远交近攻,利用各国矛盾,逐个击破!

而汉朝的统一就相对简单的多!

2 文化认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所以这时候武力统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秦始皇统一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进行多项变革,其中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以此来加强国人对文化的认知,稳定社会发展,从而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而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在秦统一的文化思想上建立的!

3 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国都形成了类似西方城邦国家的形态,各自为政,那时候的百姓只认同自己的城邦国家,秦国仅凭一己之力要战胜东方各诸侯国强于自己几十倍的人口,这让秦国统一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而到汉朝时期,百姓只有一个国家概念,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是每个平民百姓昼思夜想的事情,这时候只要能统一百姓就会全力支持!






咸鱼放映室影视剪辑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全国推崇法制化。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得到空前提高。经过三代秦王的开疆拓土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消耗六国的机动军团同时,山东六国国力普遍衰弱。到秦王嬴政时,六国已无力抵抗虎狼之师的进攻,所以,秦国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歼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建立大秦帝国。

刘邦能以7年的时间统一秦国。前提是秦末的农民起义战争,推翻了秦朝。在楚汉之争时,以刘邦为首的军团,团结可以团结的军事力量,最终在垓下之站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实现全国统一。



十八里沟


六国的文字长啥样?

说起秦始皇大刀阔斧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将大秦划分成36郡,每郡设置太守、督尉、监察三职,彻底废除周代的分封制;二是收缴各地的兵器,铸金人12个放于咸阳;三是统一度量衡以及车距,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将六国杂乱的文字去除,用秦国大篆为基础,在神州大地普及小篆。

公元前770年随着周平王的东迁,周王室的权威是一落千丈。先前殷商的甲骨文,以及西周时期的金文,开始借着诸侯国的实力上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乱象。这一时期的文字因承载的物品不同,主要有刻在陶瓷上的陶文,勾画在绢帛上的简帛文,标记在钱币上的货币文,雕刻在印玺上的玺印文。

若要一目了然看出文字的差异,还得通过国别来分辨。齐系文字的使用范围是齐国、鲁国等,特点是异体字繁多,装饰笔画醒目;晋系文字的流通范围是赵、韩、魏等国,特征是结构细长、笔画细劲;燕系文字的使用范围是燕国等北方区域,特征具有浓厚的粗犷风格;楚系文字的盛行范围是楚、吴、徐等国,特点是字体欣长、特殊字形字体多。

作为后世沿用的字体,秦系文字得拎出详细介绍。自从周平王东迁以后,宗周之地为秦国占领。因而秦系文字沿袭了西周文字的特点,侧重于方折、平直的风格,在秦统一后普及全国为秦小篆。另外血液夹杂胡人基因的秦国人,把遒劲、豪爽的气质融进了文字,这就是后代隶书的源头!

正是因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逼迫六国遗民学习小篆,放弃复杂的原六国文字。使中华民族加快了融合,并且把大一统的理念烙在百姓脑子里。同时也是刘邦只花了七年时间,就建立大一统的汉朝之基础!

西楚霸王的失败路

翻阅有关刘邦的书籍,能得出此人特别善于抓时机。影响他的转折点主要有三项,那一年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押解着数百人奔赴咸阳。当走至芒砀山时,有几人逃脱了队伍。于是刘邦索性带领剩下的人,打出了反秦的旗帜。

有个成语叫借鸡下蛋,说的是人得学会借势。巨鹿之战的关键档口时,项羽破釜沉舟打垮章邯时。刘邦却穿插奔袭咸阳,成了首个进入关中的人。让自己拥有了封候拜将的资本。最后强秦土崩瓦解,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有句俗语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楚汉相争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当时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为楚达成停战协议。然而就在项羽撤军东走时,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对缺衣少吃的项羽发动攻击。在这时起决定作用的是彭越,他原先是项羽的部将。

由于两个人尿不到一个壶,恰巧刘邦及时伸出了橄榄枝。在加入刘邦的阵营后,他多次破坏项羽的粮道。使项羽的后方始终得不到稳定,导致战场是多次功败垂成,最终粮草器械消耗殆尽兵败乌江。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能建立汉朝的原因,一是秦始皇推行文字的统一,让世人都渴盼统一;二是项羽替他分担了部分强秦的压力,为发展自己的势力搭建了空间;三是刘邦有识人之明,敢于放权给有能力的人。

——END——


惜缘小历史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我来回答。

千古巨变,华夏第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结束了中国春秋战国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秦国一统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在这四百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强大到对抗其他国家的联盟力量,同时每个国家都在想一件事,就是干掉其他国家然后一统天下,但是从来没有实现过。春秋战国时期就像是一个大型比赛机制,不断有国家被淘汰,不断有国家晋级,到了战国时期剩下的国家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凭借逐渐稳定,谁也干不掉谁,谁也不能单独面对整个联盟势力。

剩下的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治,军事,还有思想,每个国家的子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胜出,不会希望别的国家胜出,始皇帝带领着大秦铁骑统一华夏也是因为六国的实力在几百年的时期里不断变化,百姓的思想不断变化。

分封崩溃,思想归一

刘邦能一统天下也是有着前人的成果的,始皇帝统一天下,但是百姓思想尚未归一,六国贵族问题巨大,但是百姓不敢触怒始皇帝天威,所以始皇帝统治时期天下还算稳定,但是胡亥成为秦二世无疑加速了大秦灭亡的时间。二世登基起义不断,起义之人都是六国贵族,或者王室后人,项羽就是楚国名将之后,张良也是韩国贵族之后,这时的天下都是几股分散的势力,大权还是在秦国手中,但是项羽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结局,秦国的绝对优势被项羽覆灭,项羽成为天下共主,这时天下人们只是希望恢复自己的国家和建立新的国家,项羽推崇分封制。

但是没过多久,天下大乱,刘邦顺势出击成为诸侯联军首领,这时刘邦代表了天下的势力,就像六国联盟一样,但是项羽击败了这股势力,天下还是项羽有绝对优势,只要击败项羽天下就是刘邦联盟的,目标更加明确,相对于六国的勾心斗角,刘邦联盟更加纯粹一点,打败项羽,平分天下。

但是联盟被击败,势力重新划分,有的归楚,有的归汉,楚汉争霸,只要打败其中一个天下就会归一,这时楚汉根基都为牢固,没有六国的根基,没有思想,也没有政治,只有战争,相对于六国,楚汉更像是两股势力,六国失败了还有自己的文化,思想,政治,但是势力失败了就没有了。

战争总有胜者,没有根基的战争更加讲究速战速决,这是为何项羽失败的原因,他消耗不起,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秦朝统一可是有一堆势均力敌的对手对抗的,刘邦的对手就少很多了,只有项羽。

秦朝统一

秦朝开启统一之路以前,原来只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地方,因养马有功被封为诸侯,与齐、楚、魏这些诸侯一样。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正确的政策,让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和生产力逐渐鹤立鸡群,但赵国、齐国、楚国实力也不差。而且那个年代也没有这种统一封建朝代的先例,所以统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汉朝统一

刘邦所面临的情况就非常好了,当时国家已经统一,大家夺天下也是为了取代秦朝成为天下的主人。当时消灭秦朝的主要功劳还是在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将秦朝精锐全歼,后面只是一些扫荡工作了。所以刘邦只需要击败项羽就可以立国了,刘邦也不负众望,最终脱颖而出,建立汉朝。

一个新兴的事物产生,是需要不断演变和完善的,秦朝的统一之路就是如此艰巨,而汉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占了便宜。


以史知今


时势也,用故事的方法来叙述,说说个人的想法

双方的难度系数都不同,我们分开来看

秦:奋六世之余烈,从战国开始,七雄争霸,能够成为七雄之一,那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可圈可点的地方,不然也不会成为七雄,各国君主大臣,也都不是太昏庸无能的人,各地也有自己的文化体系,统一过程中,难免会陷入拉锯战,治安战,所以,要花大把时间才能统一

汉:完全捡了秦的便宜,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猜测

陈胜吴广借公子扶苏的名起事,然后各地揭竿响应,其中是不是夹杂有秦内部的权势斗争,新皇即位,还没坐稳,新利益集团想获取更多的权益,老利益集团不想退出,双方内斗,消耗了秦的国力!

秦在统一过程中,已经把各地的经济文化体系打烂了,方便了后期汉的政治输出,在那个时候,反对暴秦,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楚和汉,作为最大的两股势力,已经获得了其它诸侯或者势力的认可,但项羽杀楚王,失去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使得其它诸侯转投刘邦,同时,刘邦又分封了一批跟随起事的人,从政治上承认了他们的权益,也就是说,刘邦集团获得了老牌利益集团的支持,同时又获得了新利益集团的支持,所以,汉可以统一

以上随笔,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