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永泰公主墓位于乾陵的东南侧,懿德太子墓与章怀太子墓之间,紧邻西兰公路,交通非常方便。因此,这里也是乾陵博物馆的所在地,在永泰公主墓两侧的展厅之中,收藏着乾陵陵园和周围陪葬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由于永泰公主墓的规模宏大,过去被误认为是章怀太子墓。

1960年3月22日,郭沫若游览乾陵时,经过这座“章怀太子墓”,曾经写下了《吊章怀太子墓》。1960年8月至1962年4月,对这座墓进行考古发掘之后, 出土“大唐故永泰公主墓志铭”,才证明这里是永泰公主墓。1961年3月4日,作为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墓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2011年3月1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读书期间,跟随同学们游览乾陵之际,我第一次走进永泰公主墓。2020年3月4日,经过永泰公主墓,我操作自己的大疆无人机对这里进行航拍。疫情期间,这里大门紧锁,停车场上空空荡荡,看不到一个人影儿。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无人机从公路边的停车场上升起,径直向北飞进乾陵博物馆的院子,永泰公主墓的神道和墓冢等一览无余。四周树木环绕,中间草坪方正,地面从南向北,逐渐抬升起来。在迎面的台阶上,竖立着一块巨石,上面是郭沫若题写的“乾陵博物馆”五个大字。

永泰公主墓坐北朝南,曾经的陵园范围很大,不仅限于现在院落内,南北长275米,东西宽220米,总面积6050平方米。陵园四周原有围墙环绕,四角建筑遗址高约7米,南面正中有一对夯土阙,阙门外是一段不长的神道,两侧放置着一对华表、两对石人和一对石狮子。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神道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阙门

陵园后方偏东北侧,矗立着高大的墓冢,外观呈覆斗形,底部呈方形,边长为56米,高度约14米。如今,墓冢上方,种满树木,好像一座小山包。一条红色的简易楼梯,通往墓冢顶端,可以登临其上,观赏周围景色。

在墓冢南侧大约50米处,有一座歇山顶的仿唐建筑,这里便是永泰公主墓的入口处。此墓的地下部分为斜坡土洞砖室结构,由墓道、五个过洞、六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全长约88米,宽约4米,深约17米。

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丰富多彩,以前墓室的壁画最具代表性,以穿着华丽服装的侍女为主,被称为《宫女图》。她们手中拿着各种生活用品,体态丰盈,神态各异。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地宫入口处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高大的墓冢

永泰公主李仙蕙(684-701),姿色艳丽,端庄娴雅,桃李之花,为之逊色。久视元年(700),她被封为永泰郡主,出嫁魏王武承嗣嫡长子武延基。

大足元年(701),李仙蕙与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润、魏王武延基,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被武则天杖杀,死时年仅17岁。但是,有学者结合墓志铭的文字,认为永泰公主可能死于难产。

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以后,追谥李仙蕙为“永泰公主”。神龙二年(706),将其灵柩迁到乾陵,与武延基合葬于此,并且号墓为陵,规格等同帝王。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远望懿德太子墓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眺望乾陵的主峰


唐乾陵:航拍永泰公主李仙蕙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