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增加,家長們的煩惱也在不斷增多,最讓家長們困惑的問題恐怕就是如何“指導”和“管理”孩子了。不知道何時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慢慢成長,同時又不讓孩子徹底擺脫家長。

從一個老師的角度,我總結了以下心得。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一.對孩子逐漸放手,讓孩子學會克服困難

1.家長應減少焦慮

我在上幼兒園的一個孩子從小就很內向,我給他報了學校的輪滑課,我很擔心他不敢玩,可到學的時候他就完全放開自我了,完全是我多慮了。

2.信任老師

記得孩子們的輪滑教練說過:“就沒有我教不會的孩子”。只要用心,什麼都能學好。

3.做好準備工作

在孩子沒學輪滑之前我們就在家裡教孩子如何穿和如何站穩。因為我們很擔心孩子在真學輪滑的時候會緊張,第一次接觸肯定做不好。又沒有我們都幫助孩子肯定會怕。結果等到教練教孩子的時候,兒子表現的十分出色,我們也一直在鼓勵孩子。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4.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幼兒園的第一次任務是學會穿戴防具,要求在十分鐘內穿好。由於我們之前教過孩子防具的穿戴,所以兒子學的很多,一起測試了幾次也都能在十分鐘內完成。在家裡的時候我們也經常練習孩子的速度能力,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基本上五分鐘孩子就能自己穿好防具。孩子自己有時候也會偷偷的練習,進步很快。

教練第二個教的是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摔倒,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摔倒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5.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站起來。摔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

老師也會在家長群裡面發一些孩子們練習的視頻,很多家長都在討論著自家孩子的表現。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有的說:“我家孩子咋站都站不穩!”有的說:“孩子會受傷嗎?受傷了怎麼辦呢!我真擔心!”有的說:“孩子自己能把穿戴收拾好嗎?”

身為家長,可能共同擔心的都是孩子。可是我們除了擔心就不能幹點別的事嗎?孩子小,很多事不懂,作為大人我們應該去教孩子如何融入集體生活,如果面對困難,如何懂得照顧好自己,而不是一直去擔心。

就比如說如何讓孩子在眾多相同的包裡面找到自己的。我們會在孩子的包上面寫上名字,並且再縫上一根紅帶子,這樣等孩子需要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找到,也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也有很多朋友對孩子的學習問題十分困擾,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培養孩子一定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能解決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事都靠爸爸媽媽來解決。孩子不會的東西就要教他,正確引導孩子。要讓他自己願意去學習。

1.作業按時按量完

就比如說老師讓孩子練習穿戴防具的任務,一週就一節輪滑課,你不陪著孩子在家裡練習,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練孩子能學會嗎?難道就沒有時間去陪孩子嗎?你不去重視孩子的作業,有些孩子不能獨立完成的,家長們一定要去引導著孩子去做,不然孩子想學也做不好,反而讓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2.把握分寸

大部小孩子一般對輪滑這種玩的東西都很感興趣,買了鞋恨不得立馬穿上去玩,但是學習任何東西都有個先後之分,就比如先學走路再學會跑,總不能走路都不會還想著跑。這就要父母們的引導了,先教孩子如何穿防具,如何能夠先站穩腳步,再聽教練的意見,讓孩子懂得如何正確摔倒,這時候再去學習如何滑也不遲。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3.參考專業知識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十分強,學什麼東西都會很快,很多孩子還沒有上課就在父母的指導下學會了怎麼去滑。但我覺得這樣雖好,但是還要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就比如說孩子可能學的很快,但是父母並沒有教他如何正確摔倒會減少傷害,只是一味學習怎麼去滑,既然這樣教肯定有專業知識的理由,我們只需要教孩子一些基礎能力就夠了,能讓孩子快速上手,不至於掉隊。專業知識還是要聽老師的。

三.在這些問題中我們也能注意到一些家長還是不懂的如何正確指導孩子。

老師的經驗:孩子成長的過程怎麼從管理,過渡到指導,最後是放手

比如孩子練習穿戴防具的時候,他之前明明沒學過,也不懂,可是有些父母非要孩子獨立完成,就只在一旁命令。我們應該做的是在孩子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是我們應該去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不是完全替孩子完成,也不是隻讓孩子獨立完成,而且去指引。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幫助、指導,怎樣把握好這個尺度,如何懂得去引導和正確教育孩子才是我們做父母該去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