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治疫」天地人和,万物得宜:从规划视角思考生命共同体


「规划治疫」天地人和,万物得宜:从规划视角思考生命共同体

当2020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在神州大地爆发,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及身心健康。无疑,疫情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冠肺炎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规划该如何为城市提高“免疫力”?本刊特召开笔谈会,邀请规划各领域的专家,从专业的视角,针对此次疫情中突显出来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建设中被忽略、需反思、必应对的学术问题或实践话题进行讨论。健康城市,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以规划人的担当,建言献策,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code>汪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code>

疫情当前,从规划专业的视角来反思:应如何审视并重新定位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来实现彼此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呢?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庄子》言“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在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但从远古时期对未知自然的恐惧,到科技大发展后的肆无忌惮,人类却始终无法给自身在生态系统中以准确定位。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各地发展多以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为主要指标,由此带来了城乡的过度开发、生态空间的严重破碎。在追求高效发展的同时,现代建造模式下的人工建成环境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行为与生态过程的联动响应,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人类行为的强烈干预常常使得动植物的生命历程受到阻碍,造成生态问题频出,比如:三文鱼在淡水河区产卵,回归大海里生长,如果河流廊道断了,三文鱼也就会销声匿迹;再比如:道路建设引发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就阻碍了动物的自由迁徙和遗传过程。事实上,人类无法就此置身事外,也受到了关联的扰动,全球气候变暖、淡水资源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等就是自然给人类的回应。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平等。城乡与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疫情面前,人类再一次感受到了无奈以及对大自然的依赖。在人工建成环境的系统中,如果生物种类多样性不足、建成环境同质化,此时的城市规模越大,风险应对能力越可能下降。城乡和人类的健康存在于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面对此次疫情,我国的城乡体系应被重新审视,思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如何缓解人地矛盾,疏解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并保持乡村的活力。规划不应仅仅是描绘城乡未来发展的蓝图,也应审视城乡发展中隐藏的危机,进而从规划层面降低城乡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如何在人工干预的建成环境与自然演替的自然环境中取得平衡,是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甘地曾说过: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地球是一个圆,灾难总是从一个起源向四周发散。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物种,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是生命共同体的一份子。只有更多 地理解和尊重地球上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其他物种的诉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是可持续的!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此次疫情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本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0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