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达克效应”?


什么是“达克效应”?


能力偏低时,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低估别人。能力越差,这种高估自己和低估别人的程度就越严重。这在心理学称之为“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是一种普遍的认知偏差,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小到学习一门课程,大到漫漫人生的修行,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达克效应的影响。

什么是“达克效应”?


一个人成熟的境界,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时候会表现得狂妄和轻佻。

第二层是“你知道你不知道”,这时候会表现得谦卑而焦虑,所以会拼命吸收你想要的知识。

第三层是“你不知道你知道”,这时候你会冷静而专注,因为很多东西你已经内化于心,然而依然会深入探索更深奥的东西。

第四层是“你知道你知道”,这时候你已经完全清醒通透,进入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阶段,不但看清了事物的来龙去脉,也知晓了事物的本质。

处在第一个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得出一些片面的结论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认知偏差本质上是由于认知缺乏而导致的,越没有能力,越没有经历,就越没办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即使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达克效应的痕迹,也不要感到恐慌和羞耻,反而要认识到,你已经能够“知道自己不知道”了。

减少达克效应的影响,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承认自己的无知,要知道自信满满、轻佻骄傲的样子既可笑又可怜,如非年少无知就需要深度自省了。

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急着下结论:凡是快速和冲动的决策,都需要警惕;对于脱口而出的判断,更需要反思。


总之,不过分自信,也不妄自菲薄。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体验、完全不了解的事情还很多,当听到一件匪夷所思、有悖常理的事情,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而是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什么是“达克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