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南懷瑾先生的廣學博識當世罕見,他將文史哲藝道打成一片,熔儒釋道為一爐,自成一家。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其人身份標籤太多,被稱為佛學家,教育家,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等等,名揚海內外。

但是,謗隨名高,論學力閱歷,南先生遠超當代一眾名流,其學問廣博精深,脈絡難以釐清,卻也引來極大的爭議。喜歡他的人,尊其為南師、南子,不屑者則譏他為神棍、騙子、大魔王等。

且不論旁人如何評說南先生,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南先生的總體觀感是:南先生畢生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續接文脈,所作的努力與貢獻有目共睹,堪擔“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著述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公充地說,個人覺得餘世存對南先生的評價很是中肯:“他打通了廟堂和江湖,讓普通大眾對傳統文化有了親切感,為大眾提供了一種入門的可能性。”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有好事者拿他的學歷來攻訐,譏諷他小學學歷,畢業考試還得了個倒數第一,何以稱大師?

南先生生前面對這些譏諷、詰問從無辯解,如今深埋泉林更不可能回應了。作為一名吃瓜群眾,我覺得很有必要說句公道話,拿學歷來貶謗南氏的人是無知、可笑的。

比如,同樣是小學學歷,熊十力不僅當上北大的教授,後來甚至被譽為新儒學開山祖師;莫言小學五年級肄業,但是人家卻成為第一個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諸如此類,第一學歷低,但是後來通過努力成為大家者,不勝枚舉。

與其拿學歷說事,還不如靜下心來思考,南先生為何能夠“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學識何以如此汪洋恣肆,難以萬物,這豈不是更有意義?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其實,探究南先生的成才之路,除了自身勤勉、天賦異稟以外,倘若追根溯源,與他童年時期所受的家庭環境影響有莫大關係。誠如,他兒子南一鵬筆下所寫的那樣:“童蒙養正有家風。”

比如,無論是熟知經史子集,還是習武、問道、修佛、學醫,在童年時期皆有跡可循。

他的父母,尤其是父親,樹家風重家教,對南先生的性格塑造,影響極大。

南先生的父親南光裕本是遺腹單傳,家裡人丁單薄,其母趙荷香嫁過來後,家裡迫切希望她能為南家開枝散葉天,添丁加口,為南家續上香火。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南懷瑾的父親南光裕

然而,趙氏嫁過來後,兩三年了卻未見動靜。在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巨大輿論壓力下,趙氏內心的自責也愈發結鬱。這位本不禮佛的女子,無奈之下每天風雨無阻地去廟裡朝拜,虔誠禱告,祈求菩薩能早日送來一男半女。

幾年後,興許是菩薩垂憐,趙氏終於如願在民國七年(1918年),誕下南懷瑾。在舊社會鄉村鄰里的眼裡,這個孩子是趙氏這些年誠心求佛得來的,故而對他視若“佛子”,紛紛前來道賀,還競相爭著多看幾眼,多抱幾下,以期沾福。這約莫算是南先生跟佛結緣的開始吧!

南光裕夫婦,此後再無生育,對獨子南懷瑾自然是疼愛有加。但是,他們對老南家這根獨苗時並沒有過分的溺愛,南光裕對幼子的養教堪稱嚴苛,異常重視童蒙養正,是典型的嚴父。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幼時南懷瑾,天之聰穎,精靈頑皮,南光裕則灑掃應對,諸事嚴加管教,尤其是兒子犯了涉及“原則”性錯誤時,絕不姑息。

多年後,南懷瑾先生也把這種親近而嚴厲,剛強而柔和的父愛,播撒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這種教養方式,頗有孔子所說的那種“溫而厲,威爾不猛,恭而安”的韻味。

南光裕教子身體力行,他要求兒子要學習一致,知行合一。他不僅要求兒子早晚都要向他背誦《朱子治家格言》,更是嚴格要求他要按書上所講的那樣去踐行:“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哪怕是在大冬天,夜裡下了大雪,天才矇矇亮,南光裕也會把兒子從睡夢中叫醒,起來掃院子,而且必須一個人掃,還特意不讓戴手套。有時小懷瑾手都凍得腫起來,活似那螃蟹鉗,趙氏心疼,與丈夫理論,說家裡有傭人,為何非得要兒子如此?

南光裕回她說:“你不要嬌縱她,不然長大了沒得出息,不知道人事的經艱苦。傭人固然有,為什麼他該享受啊?”

其實,南光裕看著也心疼,但是他認為童蒙要養正,該孩子吃的苦就得吃,所以只是靜靜地站在旁邊,看著兒子打掃庭院,完了才讓吃早飯。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南光裕曾告誡年幼的兒子,貧窮與富足的人生天壤之別:“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貧窮如虎,驚散九族六親。”這讓南懷瑾銘記終身

南光裕還參照前人的“功過格”,用它來督促和塑造幼子止於至善的人格。

南光裕在書房裡貼一張紙,紙上畫著一百或幾十個等同大小的格子,這就是功過格了。他會要求兒子在睡覺前反省自己,今天有沒有犯錯誤?

如果有,就用黑筆在格子裡點黑點,若是做了好事,則用紅筆在格子裡點紅點,這樣每天進行自我檢視和反省。一張功過格填滿後,就會換新的一張,南光裕則根據填滿的格子裡的紅黑比例,給兒子相應的獎懲。

這種教育方法,讓兒時的南懷瑾在潛移默化中,明心,早慧,瞭然是非善惡的分野,同時也養成了努力精進,自我督導的良好習慣。

這也為南先生日後求學問道,修證佛法,為人傳道,熔鑄下根基。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南懷瑾與兒子南一鵬

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他還告誡兒子:“仗劍需交天下士,黃金多買百城書。”

南光裕對兒子讀書一事,也是十分上心。他不但親自嚴格督導,而且還會煞費苦心,為兒子營造適合讀書的環境,請良師教導。

南光裕本身也是好書之人,他認為讀書是“玩索而有得”,可以給身心帶來極大的愉悅和享受,這種以讀書為樂的態度,也極大地影響了南懷瑾。

南光裕白天忙完事情後,晚上閒暇時,時常拉一把搖椅坐在南懷瑾後面,監督他讀書。他自己也是,一書在手,輕聲吟誦,滿臉愜意!

有時南懷瑾在閣樓上的書房唸書,南光裕還會搞“突擊檢查”。他會悄然上樓察看,即便看到兒子十分認真地念書,他仍然不忘告誡兒子,別貪眠,要勤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南光裕雖然從嚴要求兒子讀書,但是他並不迂腐,不會一味抑制兒子的個性。比如,南懷瑾幼時除了看經史子集,也會涉獵一些“閒書”,如小說、武術書籍等。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少年郎看著看著,被書上的遊俠兒仗劍走天涯的故事吸引,漸漸迷上了武術。他趁家裡沒人時,照著有插圖的武術書,一招一式地依葫蘆畫瓢,練了起來。

有一次練倒掛,不小心摔在地上,半天動彈不得。後來被南光裕看到了,他脫了長袍,親自打了一套拳給兒子看,告訴他這才是真正的武術。這讓南懷瑾佩服不已,此後老是纏著父親教他練武術,南光裕沒有親自教他武術,但是最終秉承“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觀念,懇請當地一位林姓名醫,忙完後夜裡來教他武術。從此,讀書、習武成為南懷瑾少時生活的二重奏。

林先生是個有遠見的人,他認為習武是獨善其身之法,而學醫是兼善眾人之術,故而希望天資聰穎的南懷瑾也跟他學醫,以期懸壺濟世。

南光裕也深以為然,一併勸導兒子學醫。南懷瑾聽從教導,一邊習武,一邊翻閱古典醫學名著,有時還會到林先生的藥管辨別中草藥,觀摩老師開藥方……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南懷瑾與妻子

南懷瑾也跟那時候的大多數兒童一樣,小時候都是讀私塾,不過那時候城裡的西方學堂教育正興,南光裕就把十一歲的兒子送到樂清縣最好的第一小學,插班讀六年級。

私塾一般只教四書五經和其他古書,對於現代教育中的算術,化學、物理、衛生等科目並沒有教授。因此,未曾接觸過這些科目的南懷瑾,在插班讀了一年小學,在畢業考試中拿倒數第一,也就無可厚非了!

小學讀完按說應當要上中學了,但是那時候樂清縣沒有中學,要讀中學只能到溫州去。

但是,彼時生逢亂世,南家不久前遭了海盜的洗劫,度日維艱,家裡再也無力供他去大城市讀中學了。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至此,南光裕原本想要兒子學一門手藝,或者跟隨別人學經商,但是南懷瑾並不認同父親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最終父親同意讓他在家裡繼續讀書自修。

在1932~1934年,這三年時間裡,南懷瑾大多在家自修讀書。其間,南光裕想方設法,幫助兒子勵志修業,譬如請來古文底子好,又通曉現代學問的葉公恕對他進行不定期輔導。

暑假讓他去家庭條件更好的表哥家,跟隨王家重金聘請的家庭老師朱味溫先生讀書。朱老師後來被南懷謹視為詩文啟蒙老師,對他十分感激又敬重。

南懷瑾在家自修讀書期間,他的父親還做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安排。他認為兒子在家裡自修環境過於優越,恐會致人懶散,於是就讓他到南家家廟井虹寺裡讀書。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這坐寺廟建在山上,離他家有五六里地,只有一個老和尚在那裡看管,除非逢年過節或者婚喪嫁娶,平曰訪客寥寥。

不僅如此,南光裕還要讓兒子帶好幾日饌食,吃完再回家取,一般要三天才能回家一趟。

南光裕居然能狠心把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獨子,放在一個偏僻的寺廟裡孤寂苦讀,唯有青燈一盞暖書香,可見亦非凡人。

廟外山花爛漫,溪水潺潺,廟內古柏掩映,禪靜空靈,通古幽思,正適合少年勘落習性,磨鍊性情。在這種環境下孤燈苦讀,也促成了南懷瑾日後養成特立獨行,堅毅自持的高邁人格秉性。

總而言之,南懷瑾先生後來能夠成為名動四方的人傑,與家風密不可分。南父珍視童蒙養正,於幼子日後的成長而言,堪稱築基。

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性,老年養德,活到老學到老,為人父母當樹家風重家教。

南懷瑾小學畢業考倒數第一,何以成大師?其兒:童蒙養正有家風

——END——


圖/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參考文獻:《父親南懷瑾》,南一鵬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