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的员工最后是什么结局?

劳务派遣员工作为用工的一种补充形式,本来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操作的时候,被歪嘴和尚把经念坏了,已经被大家吐槽的体无完肤了。

和正式员工相比,劳务派遣员工的结局,可能是惨了一点。我们简单来聊一下,大多数劳务派遣工的结局:

劳务派遣的员工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年纪大了就回家了,没有五险,生活保障性不大。

这类员工之所以没有五险,一般是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自己知道没有养老保险。

他们或者是年龄已经大,买不了社保,因为有些地方,超过五十岁就不再给入社保了,或者是没有认识到社保的优越性,不愿意买。

一种是劳务派遣公司不给买。

很多劳务派遣公司,顶多给员工买一个雇主责任险或者人身意外险,其他险种,因为成本的问题,一概不考虑。想干就好好干,不想干有别人愿意干。派遣工迫于无奈,只好同意。

因为工作单位没有给他们交纳养老保险,自己顶多是有一个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后拿到手的钱非常少,影响生活质量。

劳务派遣的员工最后是什么结局?

二、按最低的基数交纳养老保险,养老金虽然不多,但聊有胜无。

我们单位就有几个保安和保洁,虽然也是劳务派遣,但单位是和劳务派遣公司讲好的,除了公积金,其他各项保险都是要买的。

虽然公司多出了一点,但给了员工一个保障,他们干起活来也特别用心。这几个人公司用了很多年,一直都很满意,没有换人。

再者,如果有个什么意外情愿,有保险兜底,单位没有太大的损失。我们一个劳务派遣工曾出过工伤事故,后来都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给解决的,单位只是到医院进行了慰问。

他们作为派遣工,本身工资就不高,交纳基数都是按照最低标准,因此退休后拿到手的养老金并不多,但比起那些一毛钱都没有的,还是解决了很多问题。

劳务派遣的员工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在用单位表现的好,转为正式员工的。

我们集团在用人制度里有明确的一条:表现优秀的劳务派遣工,优先考虑转为正式员工。

不过,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看到一员劳务派遣工转为正式员的。

因为是受到派遣员工的性质决定的: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

这样的岗位不需要高深的知识和专业的技术,不是单位的不可或缺的,单位怎么可能主动考虑把你转为正式合同员工呢?

如果真的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是不会考虑以劳务派遣的身份来单位工作的。

当然也有人运气好,正好遇到工作需要,转为正式员工。还有一种就是事先设计好的,单位有关系,正常招录不容易,就曲线救国,先以劳务派遣的身份进来,再想办法、找机会转正。

能转正,有个稳定的工作单位,大概是劳务派遣员工们最理想的结局了,但是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的,少之甚少。

很多劳务派遣员工,在一个工作完成之后,都被用人单位退回到劳务派遣公司,再去哪里工作,自己也决定不了。

大部分的劳务派遣员工,都像被风挟裹着䓍籽,吹到哪里,就在哪里落脚,因为自身不够强大,所以他们很少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