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子的事

脚丫子的事


老话讲“人老腿先老”,根据我学习白猿通背拳的体会,觉得应该是人老脚先老。只不过成年人的脚长成了一大块,体会不仔细。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小孩子的脚丫子是平铺开的,软软的。养过花的人知道,如果花开始枯萎了,根其实早就烂了。如果人是一棵大树的话,脚就是树根。

脚丫子的事


李仲轩先生在《逝去的武林》讲“传说练形意的人能踏着荷叶过池塘,这是神话,但也把练功的方法比喻在里面了。荷叶杆轻脆,只有一点韧劲,脚下要很细腻,去找这一丝仅有的韧劲,在一根丝上借劲。”“脚底板是练形意人的脸面,娇嫩着呢,什么时候感到脚底板会脸红,才算上道了。”几年前我就读到过这些话,当时觉得有点艺术化,现在身体有点感觉了,才发现是大实话。

脚丫子的事


拳友万法皆空讲了一个事,他曾遇到过一位脚松了的拳友,两人探讨拳理,对方把鞋袜脱了让他摸,脚底的骨头能单独动。他还讲手脚的开合和丹田的开合是对应的。丹田合,手脚开。丹田开,手脚合。这些都是真正的拳法,不可一带而过。

还有一位朋友也和我谈过同样的问题。他遇到一个人,脚松了脚丫子平铺开,脚底是平的。有一段时间买不到合脚的鞋,等到脚筋的强度上来了,能收能放了,买鞋子才正常了。这个又涉及到一点题外话,略谈一点个人体会。筋抻开了还要会抽,薛颠传下的说法有抻筋、缩筋、润筋。能抻能抽,身法才快,就是白猿通背拳谱里讲的“忽大忽小”。

脚丫子的事


回归正题,拳友蜗牛也谈过这个问题,说脚要软软的,脚踝也要松开。就我个人体会,脚有点松了,脚底会很软,平时走起路来有种猫行的感觉。练拳时脚踝、跟骨、距骨、掌骨和趾骨节节贯穿,脚底热流涌动。有时开合大了会抻拉到脚底和脚趾的筋,有种要抻断的痛感。至于拳友们说的骨头能动,不知是被动的节节贯穿还是主动活动,我还没有练到,有待拳法进步后求证。

万法皆空提示看看三米板跳水,我把吴敏霞的视频来回看了多遍,发现三步基本都是脚掌先着地,然后脚跟,坐满脚掌,脚软极了,三下都是微型蹲猴,乍一看是脚掌走路。我上初中时,有位同学也是这样,走起路来轻微的一颠一颠,脚底装了弹簧一样,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来。这位同学长的很出彩,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这么多年就见过一位这样走路的人。记得看过一段文字,说道家收徒爱收脚掌走路的徒弟。现在想起来,这是天生脚松的人,上下气脉相通,能不好看吗?

成年人,应该对脚丫子好一些,脚好人也好。

脚丫子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