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1.馆内部分屋顶的几何构造

作者设计的苏博几何型构造屋顶让参观者每次抬头仰看都仿佛置身于万花筒一般,变化万千。

喜欢几何元素的造型,但又在家中很难像贝老一样设计那种几何立体空间,那你不妨试试最简单的办法,几何元素的挂画一样可以让你的家充满艺术气息。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2.“中国黑”的花岗石

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

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贝聿铭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3.主庭院内一景—片石假山

就山水园的假山而言,用片石来摆放,就是将浑厚的大石头切片,再高低错落排砌,营造出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石片假山从构图到每块石头的选择,贝聿铭都倾注了许多心血。石片颜色由深入浅,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层峦迭嶂。

在苏州博物馆学设计(二)

就铺路石而言,因为完全由手工打磨,每一块石头都不一样,尺寸、形状甚至石块表面的凹凸、花纹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样就体现出了“完全自然”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