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少求能避祸---学《道德经》有感


第三课 善 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无欲少求能避祸---学《道德经》有感


人做事喜欢要回报,所以常常会问学习《道德经》能带来什么好处?老子在这里说了,虽然不能有求必应,但如果能免除一些灾祸,也是最大的收获。

曾看到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孩子问爷爷,我读的很多书都记不住,读书还有什么用呢?爷爷跟他讲,你拿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边打一篮水来。孩子打了一篮又一篮水,水每一次都流走了。孩子问爷爷,竹篮打水不是一场空吗?爷爷跟孩子说,读书就像竹篮打水一样,你总觉得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你看这脏兮兮的篮子,它不是变干净了?学习《道德经》也是如此,未必会得到人们喜爱的钱财、名利地位,但在一次次学习、诵读中,清理了身心,增长了智慧,干干净净做人处事,活出清澈透亮的人生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正如同本课中讲的“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不去想收获得到什么,走正道做善事,自然能把一些灾祸减免,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