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敲開脫貧致富門 和田貧困村民樂享“就業+分紅”雙重喜悅

天山網訊(文/圖 記者 趙敏 通訊員 王學斌 艾麥爾江 阿依祖麗帕爾·買買提明 阿卜杜拉·熱傑普 熱娜古麗·伊敏 阿不力米提·麥提薩依木)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新疆未摘帽的10個縣一半集中在和田地區,今年要確保實現7.69萬人脫貧,228個貧困村退出,5個貧困縣摘帽。

在和田地區的5個未摘帽貧困縣中,發展養殖業已成為精準脫貧的主力軍,如今,當地確定的十萬頭驢、百萬只多胎肉羊、千萬只兔鴿雞鴨鵝等產業,已遍佈各貧困縣並形成規模,正敲開農牧民脫貧致富的大門,使他們樂享“就業+分紅”雙重喜悅。

養鵝不愁錢 就業分紅有保障

養殖敲開脫貧致富門 和田貧困村民樂享“就業+分紅”雙重喜悅

村民正在養殖場觀察鵝的情況

打掃圈舍衛生,噴灑藥水消毒,搬運飼料餵食……3月10日,買買提努爾·阿不力米提如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每天從天亮忙碌到天黑,絲毫不減他對養殖的熱情。

買買提努爾是于田縣斯也克鄉斯也克村村民,一年前他還不懂養殖技術,一度為養殖的家禽存活率偏低感到苦惱。2019年夏天,當他得知于田縣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在招聘工人,第一時間便報了名。

僅半年時間,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買買提努爾已能夠獨自完成消毒、家禽管理等工作,每個月還有3000多元的收入。

“現在我每個月有了固定收入,自己養殖也不用愁沒有錢,同時還可以參與養殖分紅,這樣以來我每個月就有雙份收入了!”買買提努爾說。

原來,買買提努爾所說的養殖不愁錢和分紅,是于田縣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基於“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農戶”模式,引進了于田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

這種模式就是,由企業向農戶提供達到25天健康無害標準的鵝苗,養殖70天以上,商品鵝達到3.5公斤驗收標準,由企業負責統一回購,實現產業增效、農戶增收。

“公司還投資了2.4億元,選址新建了1200畝種鵝養殖基地,建成後將形成孵化、脫溫、育雛、屠宰、產品加工、飼料廠一體化產業運營模式,預計全部項目今年7月份完工。”于田縣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斌說,這些項目完工後能夠直接帶動500人就業,併發放鵝苗200萬隻,也就是說能保證2000戶農民的創業增收問題。

脫貧可定製 戶戶增收謀計劃

養殖敲開脫貧致富門 和田貧困村民樂享“就業+分紅”雙重喜悅

村民正在給羊喂飼草料

放眼和田地區,脫貧的路子還有很多,在策勒縣策勒鄉託格拉克艾格勒村,阿依古扎力·麥麥提明夫婦倆獲得了“私人定製”般的脫貧方式。

“我們家五口人,原本的經濟來源僅有一些耕地和13只羊。”阿依古扎力告訴記者,去年,她們夫婦倆在策勒縣崑崙綠源羊管家牧業有限公司找到工作,家裡的羊也在該公司進行託管,至此,阿依古扎力一家的脫貧計劃逐漸明朗。

“我們把13只羊放在公司託管,9只母羊產崽收入預計達1700元,我們兩口子每月有5000元收入。”阿依古扎力和丈夫算了一筆經濟賬,再加上家裡的一些耕地,她們一家每個月收入可達7000元。

策勒縣崑崙綠源羊管家牧業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朱現國稱,公司的優勢在於標準化、統一化、規範化的管理,因此,託管羊群對貧困民眾而言是可以放心且有效的。同時,公司還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製脫貧方式,併為其免費提供飼料、技術跟蹤、定期培訓等,預計今年帶動1000餘人脫貧。

養殖敲開脫貧致富門 和田貧困村民樂享“就業+分紅”雙重喜悅

村民正在餵養黑雞

“養雞並不難,我去年養了100只黑雞,收入4000元,也不耽誤其它農活,現在我們生活挺好的,已經實現脫貧了。”另一邊,伊明尼亞孜·伊斯拉木正在他的雞舍中,為鄰居講著他的脫貧經。

伊明尼亞孜家住和田縣喀什塔什鄉,該地距離和田市200公里,平均海拔約3100米,屬典型的高寒山區,全鄉2000多戶7000多人一直分散居住,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讓伊明尼亞孜沒想到的是,如今喀什塔什鄉把高原劣勢變優勢,圍繞脫貧攻堅,引進適合高山生長、抵抗力強的黑雞品種,大力發展高山黑雞養殖。

受益於此種模式,伊明尼亞孜通過養殖黑雞改變了家中此前的貧困現狀,嚐到了養雞甜頭的他,今年打算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而在距離伊明尼亞孜家不遠的庫馬特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內,員工們正在為下週的訂單加緊做準備。

自2018年成立以來,合作社不斷擴大黑雞養殖規模,現養殖規模已達到6000只,每年增收10萬多元。

藉此形勢,今年喀什塔什鄉依託養殖黑雞,又添了新的增收計劃,“我們計劃今年把黑雞養殖規模擴大到1萬隻,計劃收入20萬元,帶動村裡大小100多戶從事黑雞養殖。”喀什塔什鄉庫馬特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圖爾蓀麥麥提·阿卜杜拉說。

扶貧出實招 多元經營效益顯

俗話說,脫貧靠項目,產業扶到戶。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洛浦縣通過政府扶持,合作社加大戶的帶動,多元化、全方位的產業扶貧,形成了縣鄉村特色種植養殖產業,這些特色產業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貧困戶穩定增收。

真心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特色種植養殖的代表。5座標準化羊圈、1座現代化飼料庫、一整套飼料加工設備、羊存欄量近3000只,除此之外,合作社還有養雞廠、500畝左右紅棗等產業,這些也因此成了當地農民脫貧增收的“鑰匙”。

“我們現在要從事多元化的生產經營,光靠養殖掙錢太單一了,我還計劃開一個農家樂,給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帶領村民一起脫貧致富。”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蘇蓋提博斯坦村真心養殖合作社老闆阿布裡克木·阿布地克熱木說。

同時,為確保各類扶貧資金髮揮最大效益,切實帶動鄉村粗放、低附加值的傳統農業產業向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產業轉型,推動鄉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拜什託格拉克鄉在充分尊重農戶意願的前提下,鼓勵貧困戶將扶貧週轉金、精準扶貧項目資金以及“兩免”小額貸款資金投入到合作社“分紅”增收。

在政府的引導下,合作社與貧困戶積極合作爭取共贏。如今,僅真心養殖合作社就吸納98戶農民入股。按照每年8%~12%的分紅比例,貧困戶僅入股合作社一項,就可實現戶均增收1400元以上。

數據顯示,2020年,和田地區計劃完成發展雞3500萬隻、鵝1800萬隻、鴿子1500萬羽、鴨子1200萬隻的養殖規模。由此來看,羊、兔子、鵝、鴿子、黑雞……在傳統養殖業的基礎上,一項項特色產業正呈現出規模化發展態勢,一系列數據無疑不在證明著,當地農牧民正步履不停在脫貧致富路上穩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