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今天先後看到了兩位媽媽對於公眾的道歉,一個涕淚泗流,一個悔不當初。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一個是游泳‍♀️名將的媽媽,身兼數職:保姆,經理人,發言人……

一個普通的執法人員兼資深球迷的媽媽,替兒子隱瞞出國經歷,導致一座城又緊繃發條……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類似的母子母女之間的事情有很多,不禁要問這些母親到底是怎麼了?

俗話說搖動搖籃的手,搖動整個世界,母親總是我們生命中偉大的存在,她孕育了我們的生命,撫育了我們成長,用甘甜的乳汁讓我們長大成人!她們是生命的女神!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在克萊因和溫尼克特的眼中,母愛對於襁褓中的嬰兒來講,怎麼多都不過分。無意是強調了母親的重要性。

曾奇峰認為,孩子的社會性來源於母親,孩子的情感性來自於母親,也是在說母親在一個人生命中的重大作用。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耳熟能祥的一些故事裡,聽到的卻是太多控訴的聲音,這個高貴的詞彙為什麼會變得讓人“膽顫”呢?原因無非有三:

一、父親角色的缺失或隱藏。雖然女性在當今社會的地位逐步提高,逐漸變得獨立,也承擔起了家庭的一部分經濟的壓力。但是多數情況下,父親承擔了家庭中重要的經濟來源,這就讓父親出於各種原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父愛缺失,特別是對於男孩而言,男孩失去了社會角色的學習榜樣。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二、母親的過度控制和縱容。父親在家庭中的缺失,同樣也會導致母親個人情感的失衡,在情感方面對於丈夫的失望,於是將本應該傾注於丈夫身上的情感灌築於孩子身上,具體表現就是對孩子的過度照顧,即控制。另一種情況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母親無法操控時,為了贏得兒子的“芳心”——也是自己的情感寄託,會縱容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失去了社會的邊界,最終害人又害己。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三、沒有健全的人格。一個健全的人格應該是既獨立又互相依靠,既不高傲又不自卑,既不討好又不恭維。有獨立的追求和價值感。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控制,而這個控制本質上是依賴,對於孩子的依賴,害怕孩子蔥身邊溜走,這樣就失去了自我的價值感。一旦產生無價值感,會變本加厲的去控制或縱容孩子,特別是男孩。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也很樸素:

一、在一個家庭裡面,父母要回歸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父親和母親一個都不能少。

二、明確家庭角色。父母是家庭的中心,更形象的說是家庭的定海神針,一個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培養不出一個健全的孩子。

今天被兩位媽媽的道歉刺痛了,媽媽對兒子的影響太大了


三、父母要應該有自己獨立的個人價值感。在照顧家庭,為家庭付出的同時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四、明白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撫育孩子是義務,讓孩子能夠獨立走出家門則時責任。客體關係認為,生命的前半程,需要對孩子無私的付出,生命的後半程則需要與孩子分離。孩子是社會的人,並不是父母的個人財產!

這次的疫情給了我們停下腳步的機會,作為父母可以沉下心來去感受家庭的溫暖和生命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