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2009年《蝸居》熱播的時候,我剛念研究生一年級。20歲出頭的年紀,腦子裡充滿了粉紅色浪漫泡泡,跟真實的世界是隔著一層距離的。


那時候看這部劇,直接跳過海萍的戲,跳過拆遷的戲,現實世界的複雜齟齬,超出20歲年輕姑娘的理解範疇。那時的關注點,自然都放在海藻和小貝宋思明的三角關係上。

時隔近十年的光陰,30歲的我又花了整整三天時間追了這部劇,很感嘆,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飽滿立體。


好的作品,塑造的人物不是臉譜化標籤化的,人性永遠複雜而矛盾。很多事情的結局,也並不是單一因素決定,諸多合力的纏繞撕扯,以及每個人自身的性格侷限,共同造就了各人命運的走向。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今天和你們聊聊: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原生家庭造就的性格基調

郭海藻出場的時候,是個埋首於題海的高三學生。關於她的前途,父母和姐姐有了爭執。

在小城做了一輩子老師的父母,琢磨著大女兒飛到了大城市,得留下小女兒在身邊陪自己終老,況且,海萍是有主意的能闖蕩的,海藻從小就是姐姐的小跟班,依賴性太強,適合過過小日子。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已經留在大城市的郭海萍,卻執意讓妹妹考到自己的城市,在她看來,在家鄉小鎮過小日子是沒什麼出息的。當時的海萍25歲左右,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她的願望是“做城裡人”,還沒經歷過現實困境的碾壓摔打。

海藻選擇了聽姐姐的話。在她心裡,姐姐是那個比媽媽還親的人——

她是姐姐帶大的。5歲的海藻跟著12歲的海萍坐車回自己家,車子壞在路上,夜晚冷極了,12歲的海萍把自己的棉衣脫下來給妹妹蓋上,唱歌哄她睡著,回到家自己卻生了重病。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這是郭海藻無法磨滅的記憶。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海藻動過回老家的念頭,卻被海萍強行攔住了。

海萍為了攢錢買房子,吃了無數頓泡麵,卻在每個週末買魚買肉給妹妹打牙祭,自己捨不得吃一口。

海藻擠在姐姐姐夫租來的那間小小陋室,直到半年後找到工作。

所以她對姐姐,有著很深的愧疚感和想要報恩的心理。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家庭成員之間親密無間和相互扶持,是濃得化不開的親情使然,也容易造成一個很大的問題:沒有邊界感。

經濟不寬裕又想穿得漂漂亮亮,海藻和海萍之間買不同款式的衣服,兩個人每週換著穿,原始的物慾,是被理性的現實壓抑著的。

我們從原生家庭的濃墨重彩裡,看到郭海藻的性格基調:出身小鎮的普通姑娘,沒有見過什麼世面,依賴性強,沒有什麼主見,邊界感薄弱,知恩圖報,重情重義。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郭海藻是個物質女孩嗎?

遇見宋思明的時候,郭海藻在地產公司做業務員,那時她有了男朋友小貝。

海藻和小貝,是大城市裡最常見的那種年輕情侶。

他們沒什麼錢,逛街主要是window shopping,為省房租同居在一起,男孩拼命對女孩子好,講笑話逗她開心,承包所有家務,捨不得讓她累著,記得她每個月大姨媽的日子,理解她的每一份小心思。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一起存錢結婚買房子,給未來的兒子孫子取好了名字,日子雖然清貧,但是年輕的時候,人是可以窮得理直氣壯的,那些形而下的辛酸,也很容易化解在形而上的浪漫裡。

和小貝在一起的海藻,不能說不開心的,那些真誠的笑容不會騙人。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可是她也有壓抑的部分。一份哈根達斯冰激凌,抵得上一週的午飯錢,所以海藻從來捨不得買,她一次次抵禦著誘惑,直到小貝跑回去買下來,命令她吃掉。

看得讓人心疼。可是,哪個家境普通的年輕女孩沒有捱過窮呢?

窮對一個人最深刻的影響,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精神上的短視和侷限。

對海藻來說,宋思明是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光環閃耀,對郭海藻的認知是顛覆性的。

海藻第一次跟宋思明出去玩,提出向他借“很大一筆錢”。

那個時候,姐姐海萍準備買房了,找海藻借2萬塊錢,海藻只有8000塊存款,小貝有6萬塊,海藻讓小貝把這6萬借給姐姐,小貝拒絕了。

海藻答應借給姐姐2萬塊錢——哪怕她自己沒有能力拿出這些錢,依然不忍心拒絕姐姐,一次次藉口拖延後,直到姐姐電話一遍遍催促,避無可避,向宋思明求助。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弔詭。這2萬塊錢,變成了海藻後來淪陷的始作俑者,可,就算沒有借錢的理由,也會有別的理由,將海藻推向宋思明的懷抱吧。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宋思明對海藻的誘惑,是櫥窗裡當季的漂亮衣服,是奢侈的哈根達斯冰激凌,他是她遙不可及的那個世界的人,可以輕易化解她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可是他也是殘酷的。

他的殘酷,來自他的佔有慾,他殘忍地切斷了她在感情上的退路。那時候她不懂,他的無所不能,他的睿智成熟,他的收放自如,是年輪閱歷和權力共同發酵的產物。

海藻是個物質女孩嗎?我認為不是的。她在宋那裡,貪圖的依然是感情。

她被對姐姐報恩和仰慕宋思明的魅力雙重力量裹挾著,最終滑向了極樂也極悲的深淵。第一次被小貝發現,海藻是選擇了迴歸的。那時,她依然甘願和小貝蝸居在出租屋裡,戴上袖套,用牙刷小心翼翼地擦拭廚房灶臺上的汙垢。

可有了裂縫的感情,哪有那麼容易恢復。終於,敏感和自尊讓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失戀的海藻主動去找了宋思明,用海萍的話說,這是一個女孩最脆弱的時候,她可能需要借另一個男人的肩膀,走一段。

這一段,走得多麼兇險。海藻懷孕了,她的第一個念頭是去醫院處理掉,她絲毫沒有想過借孩子上位,她甚至對自己的未來都是迷惘的。


可宋思明堅決要留下這個孩子,他的理由是,“男人愛一個女人,會想讓她為自己生個孩子”。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感情才是海藻的軟肋。當最後宋思明被調查,和海藻失聯後,她揣著那500萬惴惴難安,挺著大肚子在街頭和小貝擦肩而過,像一個失魂落魄的幽魂,回望自己前世的溫暖和眷戀。

最後海藻遠走異國,在機場把那500萬交給了海萍,讓她還回去。

海藻始終是軟弱的,軟弱又善良,依賴又倔強,她充滿複雜的人格構成。

就像海藻這個名字,海藻是一種招搖的生物,可又常年居於海底不見天日。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第一次看《蝸居》,我比劇中郭海藻的年齡還小,所以也曾仰慕宋思明,那種仰慕,代表一種自我力量的微弱。

十年後,小女孩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從內心生長出的力量,有了更加寬闊的眼界,不需要再倚仗男人給予的任何,才發現,小貝這樣的男朋友,才是時下流行的小奶狗啊。

所以你看,時代的語境在變化,女性自身的成長,更是不容小覷的力量:我們終於可以用平等的,客觀的視角,來省察兩性之間的關係和自身的侷限和錯誤。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郭海藻犯了哪些錯?


  • 人格不獨立,對男人的依賴心太強

我記得看到海藻住進宋提供的大房子,每天百無聊賴苦於沒人陪吃飯時,我跟呂同學說,為什麼不借助宋的資源人脈,做點生意呢?或者在工作上努力精進,提升下自己的核心技能呢?呂同學白了我一眼說,她要是這樣想,也不會去當小三。

人格不獨立的女人,就像浮萍般隨波逐流,女人的根,永遠要自己栽種,深深紮根於泥土,才能向著太陽越長越茂盛,才能活得美好自由。

  • 沒有邊界感,遇事拎不清

姐姐海萍需要借錢買房,海藻要求小貝把6萬塊積蓄都拿出來。當時我也覺得小貝很小氣,可是現在想想,更多的是理解小貝。他在意的不是這6萬塊,如果這次是個結束,也OK。

他恐懼的是將來,永遠沒有止境的6萬塊,是要無條件地填姐姐的窟窿,對原生家庭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付出。


10年後重溫蝸居,郭海藻到底是個怎樣的姑娘


  • 沒有主見,感情用事,輕信承諾

海藻得知自己懷孕,她自己是不想要這個孩子的,她對眼下的生活感到迷惘困惑,有了孩子,更是將人生推向了不確定的深淵。

可是她輕信了宋思明的承諾,感情用事,沒有冷靜地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她對危險的嗅覺,真的太低太低了。

人生的道路看似漫長,可是最關鍵的岔路口就那麼幾個,如果走偏了,將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郭海藻犯過的錯誤,大概也是每個女孩成長路上的警示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