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或大勢已去?

刷屏信息

當地時間3月4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公佈了長達78頁的孫楊案仲裁書,北京時間3月5日,全文開始被國內媒體反覆咀嚼、報道,當天晚間,聽證會完整視頻也被放出。

孫楊一案,再度引發刷屏。

孫楊案的技術細節,已有很多媒體解讀,在此不贅述,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原文、完整視頻。

我們更關注的是輿論風向的變化——完整信息的公佈,似乎讓國內輿論出現了拐點,觀察各類媒體下的置頂留言,不再力挺孫楊的漸漸多了起來。

孫楊,或大勢已去?

打頭第一篇——《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作者何家弘,身份響噹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足聯道德委員會委員。

文章開頭一針見血:孫楊及其律師提供了不少細節描述和證據,如尿檢官的身份,尿檢官有無違規照相,血樣容器與外包裝是如何分離的,孫楊有沒有暴力抗檢等。但是,這些細節事實的辯護意見並不能影響仲裁庭對本案基本事實的認定,即由於孫楊的不配合,藥檢人員未能完成這次藥檢取樣。

何家弘說,毋庸諱言,孫楊不配合藥檢取樣的決定是錯誤的,其行為構成了“興奮劑違規”。

文章還表示,總的來說,國際體育領域的仲裁、調查、裁決等機構還是比較公正的,至少在程序公正的意義上如此。雖然這些專家往往有個人的價值觀,而且有些人可能對中國人懷有偏見,但是在具體案件的裁判中還是很重視規則,很強調程序公正的。

緊接著第二篇——《觀察孫楊事件的三雙慧眼》,來自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偉。

標題是中性的,但內文態度非常鮮明。

作者主張的第一雙慧眼,是公平競賽意識。體育比賽,無論是否將其與國運、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連接上,一項基本原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就是公平競賽。

另一雙慧眼是規則理性。孫楊事件的核心是“拒檢”,而不是孫楊是否服用了違禁藥物的問題。

第三隻慧眼是證據理性。張起淮律師發表的《律師聲明》指責仲裁庭“對事實和證據置若罔聞”,這是十分嚴重的指控,可惜只是孫楊一方的一面之詞

最後一篇——《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其標題與“無視規則將會承擔相應後果”一樣,在版面頂部最為顯眼。

文章作者,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喬新生稱,過去我們在國際競技體育比賽宣傳方面存在許多誤區,導致一些運動員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一些錯誤的認識,今後應當加以糾正。真誠地希望中國新聞媒體宣傳國際競技體育比賽項目的時候,能夠保持平常心,不要總是把運動員的榮辱和國家的榮辱聯繫在一起。

怎麼看這組文章?

首先,發佈主體是《檢察日報》,是最高檢主辦的官方媒體,代表執掌國家司法大權之一的機構發聲,那可是正義的化身。

其次,這組文章如上圖所示,是發佈在報紙版面上的,整版。在我們的輿論場中,報紙的規格和蘊含的力量,以及嚴謹謹慎程度,往往是大於新媒體的。《人民日報》報紙上的評論,和人民網網評,不可同日而語;《長江日報》報紙評論,和漢網上“給市長溫暖”的網評,亦不可同日而語。

• 文章不是社評,不直接代表官方態度,《檢察日報》聲明也稱評論不代表本報態度。但我認為,選什麼樣的來論、約什麼樣的稿,還是能反映一件事背後輿論的生態、背景。

信息對比:

降溫降調話孫楊

類似的信息還有很多。

• 比如《環球時報》:

29日,《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孫楊剛被宣佈8年禁賽,裁決全文尚未披露時,已經表明了態度。

首先是堅決支持上訴,相信孫楊清白,但他隨即表示,我們支持孫楊依法維權,但無需讓這種支持變成一種和國家榮譽相聯繫的情緒和戰鬥。這是孫楊本人及國際泳聯與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嚴重糾紛,不應視為中國受到的挑戰。不排除CAS的法官受到一些西方輿論的影響,他們對證據的採納也可能有問題,所以要依法維權,但我依然不主張對該法庭仲裁的複雜性進行簡單的政治解讀。

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應當對對外開放的總體環境保持信心。

而“不要和國家榮譽”相聯繫,成為很多媒體轉載引述時的標題用語。

而在去年中,霍頓拒絕與孫楊合照的事件引爆國內輿論後,相關的評論則更有態度。

孫楊,或大勢已去?

客觀講,此一時非彼一時。

彼時霍頓的無禮,的確會觸發到國人民族情感的痛點,引發同仇敵愾的憤怒,上升到國與國的爭議,而霍頓的個人行為也被認為與某個群體長期的態度關聯;而如今,CAS的判決更多涉及到的是對規則的理解,是各方集體的裁定,而非單純中西之爭、中澳之爭。

輿論的變化可想而知了。

• 比如中國泳協:

2019年時,針對很多媒體報道孫楊違規,1月27日,中國游泳協會依據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協會的決定發表聲明,直接稱這些報道不符合事實。這一聲明,是直接以機構之名為孫楊背書了。

但2020年2月28日下午,CAS的判決發出後,中國泳協的聲明是:我們深表遺憾,我們堅持對興奮劑零容忍,我們一貫加強運動員反興奮劑教育,我們支持孫楊以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我們希望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改進完善規則保護運動員個人權利。

• 比如市場化媒體:

相比過往,在全文和完整視頻公佈之後,市場化媒體的態度也非常鮮明瞭——8年禁賽有規可循。

孫楊,或大勢已去?

新浪體育微博則一一列出了報告的要點——拍照不能構成拒絕檢測的理由;孫楊從未表達遺憾;檢測人員未出庭因怕報復……每一條對孫楊都是極端不利的。

孫楊,或大勢已去?

而在該博評論區中,網友“請叫我Aray”的評論點贊數最多,他說——從新浪體育發佈的內容來看,孫楊大勢已去了。

• 再如人民網:

其評論基調,也基本為支持孫楊依法上訴,懷疑IDTM的不規範,而不再提到國家榮譽等字眼。

比如2月28日當天,人民網評《被禁賽8年,支持孫楊上訴》

文章稱,“暴力抗檢”是否屬實?孫楊該不該被禁賽,或者該不該被禁賽8年?尚需瑞士聯邦法院裁決。但一個顯見的事實是,IDTM有權力對運動員實施賽外檢查,但應該規範一些,恪守專業精神,而不能派未經專業培訓、不具備法定資質的人員採集運動員樣本。

文章還強調,中國對使用興奮劑一以貫之持“零容忍”態度。我們不反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合法行為,反對的是不專業實質上也不合法的行為。

文章最後表示,期待孫楊用更專業的力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期待孫楊挺住。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2月29日零時發佈的“晚安信息”,保持了同樣基調:

“一場賽外檢查出了意外,由風波演繹為風暴,孫楊的運動生涯面臨殘酷的熔斷。對興奮劑必須零容忍,無論誰觸碰底線都要受到處罰。同時,對證據的採納和結果的裁定也必須符合程序正義。支持孫楊依法維權。”

而有趣的是,該微博下置頂的評論,則是對外國人永居條例的呼籲。顯然,小編沒有對網民的表達做更多幹涉。當然了,這是題外話。

新華社的評論文章則直批霍頓噁心!以反興奮劑之名,行歧視和挑釁之實。

“這不是中國選手第一次遭受無端質疑。4年前的倫敦奧運會,美國教練萊昂納多將葉詩文的優異成績與興奮劑掛鉤,令部分外媒‘圍攻’小葉,讓奧運會是否存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領域的歧視和偏見成為熱點話題。但正如小葉在倫敦最終獲得了一邊倒的支持一樣,孫楊也會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同情和支持。”

文章稱,中國在反興奮劑工作上作出的巨大努力有目共睹,對興奮劑零容忍當然是應該的,但尊重事實和規則、拒絕歧視和雙重標準也是必須的。

《環球時報》單仁平的文章則對準了澳大利亞媒體——是霍頓“缺教養”,還是澳媒“有點壞”?

文章稱,它們沒有在霍頓贏得比賽前後引導他對他國運動員表達善意,而是給他預備了適合他展示自己小心眼和粗俗一面的問題。

文章還表示,澳大利亞那樣的國家,有一些人無論搞出什麼事,對中國來說頂破天能是多大的事?經常從西方人的嚴肅論著中看到,說澳大利亞處在各種文明的邊緣地帶,有些西方人如果不高興了,更是會提起澳最早曾是英國的越洋監獄,意思是那裡有些不文明的怪異舉動算不上意外。我們不高興時也這樣學著西方人想想就行了。

2019年1月

里約奧運後,孫楊持續遭遇風波,2019年初是較大的一次。

當時《星期日泰晤士報》爆料稱,孫楊因為與興奮劑檢查人員發生衝突,他的安保人員用錘子砸碎了密封的樣本瓶。

而國際泳聯反興奮劑委員會的聲明中引用此前的裁決回應——稱18年9月4日執行的檢查是無效的,孫楊沒違規,同時不評價媒體的報道。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擲地有聲,“一身乾淨,無懼髒水”。

孫楊,或大勢已去?

團中央官方微信的十萬加推文,將此事與其它外媒造謠事件聯繫了起來——警惕輿論操控!西方媒體針對中國“定向”推送假新聞。

孫楊,或大勢已去?

2020年3月

但如今,這樣的聲音沒有出現了。

共青團官方微博也只是轉載了中國泳協支持孫楊上訴的新聞。

而更有意思的是,孫楊刪除了自己自證清白的四條微博,比如曬出的血樣瓶、當日的視頻。

孫楊,或大勢已去?

客觀講,機構、名人表態的變化,並不意味著他們本身錯了,因為這些過往的表態也只能基於當時的信息,以及當時事件的屬性。涉及民族尊嚴時要回擊,涉及對國際規則的執行時則應細究規則本身,這是一國規則意識的體現。

而孫楊一案的相關信息,是隨著時間不斷披露、清晰的。去年,孫楊回應霍頓無禮行為時說,你可以不尊重我,但必須尊重中國,應該說,孫楊的發聲當時是贏得不少人支持的,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這種言論是在“綁架”國家。但觀近日輿論場的態度,這樣的討論已經很少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不知在泳池裡曾雄霸天下的孫楊,是否感受到了三月的溫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