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生命重于泰山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面前,他们冲锋在前

面对困难,他们迎难而上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线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乡村医生抗疫之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让人心安的普通白大褂,穿梭于返乡人员之中,为他们测量体温、排查疫情。他们背着医药箱,在乡间村组,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护着父老乡亲们的健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是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在珙县有一批乡村医生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就是老百姓的健康“守护神”。


蔡厚波的日常“抗疫”路


一个泛旧的医药箱,一台老式的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于乡野田间给乡亲们看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芭蕉村的村医生蔡厚波的日常。


陶永奎每天的抗疫15小时


3月6日,在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乡道上,一个白色的身影特别显眼,45岁的乡村医生陶永奎肩背医药箱,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巡诊路上。这条路他已经跑了18年,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他跑得更勤了。


疫情防控期间,在珙县山间小路、车站医院,你总能看到乡村医生的身影,他们守牢自己的“领土”,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六小时走访 对75户人家逐一检测

清晨六点半,天才蒙蒙亮,陶永奎已经起床,尽管过了雨水节气不少地方已经回暖,但王家镇的山上仍然寒气逼人。从他住的村卫生室到长埂村有7公里,一个上午,他要走访花树村和长埂村有居家隔离人员的15户人家。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7点多,他敲开村民王绍勤一家的房门,一家4口正吃早饭,陶永奎用体温枪逐个给他们测量体温,用手机将测量的温度和人员拍照留存。“有没有谁身体不舒服的?”一边询问,陶永奎一边拿出登记簿登记健康情况,知道王绍勤患有高血糖,陶永奎还拿出了血糖仪。“血糖6.0,情况稳定,还是得继续坚持吃药”。


除了上门为居家隔离的人家检查,他还负责为长埂村7社的60多户人家服务,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宣传防疫知识,更新健康档案。“其实在每家待的时间不多,”陶永奎说,但村民住的分散,最远的人家在4、5公里外,要骑20多分钟的车,光监测居家隔离和包户工作就要花6个多小时。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五小时消毒 隔离检查毫不马虎

走完最后几户,已经快下午两点。陶永奎匆忙回到村卫生室,拿出包里的面包,就着水壶里的白开水,大口啃起来。“我现在最想吃清蒸鱼”,他说自己最爱吃鱼,原来隔三差五就要做一次清蒸鱼,现在好多天没工夫做了。“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蒸两三条吃个够。”陶永奎喜笑颜开。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说话间,他背上喷雾器,骑着摩托车到车站、银行等公共区域去消毒,这一忙活就是一两个小时。四点多,他又马不停蹄赶到王家镇林业站集中隔离点与同事轮班。作为专业医务人员,陶永奎在隔离点最主要的任务是检查隔离观察人员的身体状况。“集中隔离人员都是重点疫区回来的,对他们可不能马虎。”陶永奎说。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从浙江温州返回王家镇隔离的代勇一家,对陶永奎已经非常熟悉了,“陶医生每天给我们量体温,检查身体,清扫隔离点,最近还要帮外出人员开具健康证明,忙前忙后像个陀螺一样”,说起陶永奎对他家的照顾,代勇十分感慨。“以前觉得乡村医生和我们一样,没啥区别,这段时间接触发现他们承担了更多责任。”


四小时配送 清理有条不紊

晚上七点,天快黑了,食堂为隔离点送来了盒饭,陶永奎快步走去接过,转身将盒饭和热汤整齐的摆放在隔离区的大门前,为隔离人员一一配送。


近一个小时,隔离人员们吃完晚饭,他又挨着收拾碗筷,一切都清理完了,他才端着早已冷了的盒饭几口就吃完。


等到隔离人员陆续洗漱后,陶永奎开始对整个隔离点进行消毒,楼道、卫生间、房间、值班室,背着70斤重的喷雾器,他从上往下,不放过一个角落。最后,他走到医疗废弃物垃圾桶旁,一点一点将废弃物拿出分类装袋,将几个大口袋挂在摩托车上,骑出了隔离点。


回到村办公室,已经是晚上十一点过了,他瘫坐在沙发上歇了歇,才拿起洗漱用品准备洗整睡觉。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据了解,自珙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珙县的乡村医生全部到岗,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为战胜疫情贡献着一份力量。


疫情一定会被我们战胜!

让我们携手同进,砥砺前行!

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加油,致谢我们所有的一线工作人员!


「抗疫典型人物」乡村医生:抗疫一线的勇敢坚守

来 源 ▏四川在线 珙县融媒体中心

本刊主编 ▏ 陈杰

编 辑 ▏高巧

要细品,可收藏。要继续,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