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养儿防老,谁是希望?

以房养老是个愿望

我理解的以房养老,是用自己的房产寿命周期计算出它的价值,再根据房主的生存余命折算出现金提前和提现。也就是说,如果某老人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房证产权都是这位老人的,那么他在晚年即使没有收入来源,用这套房子完全可以养老。在余存生命期间,通过以房养老可以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享有现金流入,直至生命终止。

安居乐业,有了自己的居所才能放心的去工作,如此看来房子是多么重要。以房养老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做为试点向全国铺开,做为一种新的尝试,还未被广大民众接受,据有关统计数字自试点以仅有60户投保。

以房养老谁是赢家?金融机构和投保人是双赢的。金融机构靠的是收投保人的房产赚钱,投保人靠的是银行每月源源不断的生活费用。如果没有这个政策,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就无法保证。所以,老年人应该接受这个保障机制,让自己的晚年活得有尊严有质量。

养儿防老是传统观念

过去那些儿女多的家庭,老人的晚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老人的晚年更是凄惨,有的轮班住在几个儿女家,每家住一个月,个别子女经济宽裕的,出钱让其他兄弟姐妹代劳,把赡养老人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丝毫没孝心、关怀和爱护。而有的父母把不孝儿子告到法庭,这样的例子很多。

养儿防老根本没有保障,“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父母在养儿子的时候也不应该以此为交换条件。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我养你是为了欣赏和爱,欣赏你一天天长大成人的过程,爱你每天带给我快乐。我更欣赏这样的父母,不是为了让你养我老而养你,大气洒脱。

有一位母亲这样对她的儿子说,我的钱基本上全给你花了,手里仅有的一点是为自己攒的养老钱,如果你用就打个借条吧,养我老就不用还,不养我就还给我,我用这笔钱去养老院。这位母亲并没有用传统的养儿防老去说教她的儿子,只是理智的为自己的晚年做安排。

别等价交换了,养儿也不一定会养你老,那么只能在自己有能力干的时候,别忽视掉晚年该如何生活,未雨绸缪,给自己的晚年立个账户,每月定期为自己存点养老钱才最踏实。

理财养老是理想目标

时常会听说某人理财收益多的令人咂舌,某人一夜暴富等传说,而我们工薪族只能靠稳扎稳打保证资金安全,小本投资方可有所收益,不然稍有风吹草动就后悔自己的投资,生怕本息皆无。所以我都是控制投资理财仓位,决不贪心。

如果单靠理财收益就够养老,那么本金该有多大?如此庞大的本金对于将来的养老不是个难题。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理财养老的问题,就是从现在开始把理财收益拿出一部分存在养老账户上,这个账户里的钱是专项基金,千万千万不要动它,更不能花了它或者借出去,而是把它用来投资赚取更多的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利滚雪球。通过理财让养老基金越来越多,为自己安享晚年负责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