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麵館”暖身、暖心

  3月6日晚上10點,飄著點雨,氣溫很低,正是在服務點值班的志願者比較疲累的時間段。

  每天這個時候,浙江嘉興海寧市的一家流動“麵館”就“開張”了,現場開火為志願者們煮麵。

“流動麵館”暖身、暖心

  一晚上準備60碗

  這家“麵館”其實就是一輛三輪車,上面裝著煮麵用的工作臺、炊具,還有事先炒好的筍、肉絲,煎好的雞蛋。

  煮麵時,兩個大廚同時開火,一人煮麵,一人燒,不一會,熱氣騰騰的鹹菜肉絲麵就出鍋了。

  “來!面出鍋啦!”大廚喊一聲。其他志願者,立馬把冒著香氣的面,端到服務點志願者手上。

  “好吃!真暖。”已經在卡點值班5個小時的卡點志願者,吃了一口剛出鍋的面,開心地說。

  一個服務點送完,流動“麵館”立馬又要到下一個服務點為志願者燒面。

  “晚上準備了60碗麵。10點送一輪,凌晨1點再送一輪,夜班志願者換班上來,我們還要再送一輪。”流動“麵館”負責人張海峰說,服務點志願者守護了我們的家園,要用一碗熱騰騰的面溫暖他們的胃,讓他們暖心。

“流動麵館”暖身、暖心

  所有費用自己掏錢

  其實,提出這個想法,來源於張海峰和同事陳振飛的親身經驗。這段時間,兩人在在各個服務點已經輪值了十幾個夜班。

  “半夜的時候,也有一些吃的送來,粥、粽子啊,但總想著吃點熱乎的。”張海峰說,尤其疫情防疫初期,志願者剛剛開始發動,人手不夠,他輪了幾次24小時班,就特別懂得半夜一碗熱騰騰的面對值班人員的珍貴。

  於是,兩人與海寧市西山社區黨委書記金美鳳一合計,從單位廚師連堅喜那裡借來三輪車和灶具,還把有30多年廚師經驗的連堅喜也“借”來,讓他掌勺,讓志願者吃得更好。

  3月6日一早,陳振飛就分派好任務去菜場買食材。晚上8點多,4名正黃公司裡招募的志願者和西山社區的志願者,就在西山社區居委會開始準備工作。筍和肉都要提前準備燒好,60個雞蛋煎好,25斤面也3兩一碗分配好,這是按照一般男人的量準備的。

  “晚上志願者都特別餓的。”陳振飛說,這位有多年行政總廚經驗的管理者,讓這份特殊的夜宵的“營業”運轉得有條不紊。其實,所有的開銷,都是他們自己掏錢買的。

  服務點上,鍋裡冒出來的熱情,讓冬日的夜晚有了一絲暖意。三輪車上,裝滿開水的6個紅色保溫壺特別特別打眼。

  “準備好開水,可以節約煮麵的時間。12個點,一圈下來,要在1個小時結束,如果太晚,有些志願者就會等很久。”陳振飛說。

  對於燒面產生的一點點餐廚垃圾,“流動麵館”也進行了分類妥善處理。

“流動麵館”暖身、暖心

  給志願者一份支持

  熱氣騰騰的面端來了,在紫微裡服務點值班的66歲唐伯新,先登記好信息才摘下口罩開始吃。

  “味道不錯,很及時!這熱騰騰的面暖了身子也暖了心。” 已經主動在服務點值班很多次的唐伯新吃了幾口,還豎起了大拇指。他說,感謝他們,自己會更好地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非常感謝大家為這座城市做出的貢獻,這裡有本地人也有很多新居民,我們希望通過一碗麵,傳遞城市的溫暖,讓他們的心在寒冷的冬夜裡暖起來。” 張海峰說,這是他們第二次“營業”了,以後有需要也會繼續營業。

“流動麵館”暖身、暖心

  每天晚上都參與兩次送夜宵的金美鳳說,社區裡每天都會為值班的志願者送夜宵,除了現在升級的流動“麵館”送餐,之前也有社區工作人員做的菜粥、年糕粥、茶葉蛋,還有愛心人士或店主的愛心捐贈。

  她介紹,疫情發生後,西山社區的開放式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連續1個多月,每天需要80名志願者24小時輪班服務,社區的志願者們從起初的24人,增加到目前的484人,每天守護健康家園,社區也是盡力為志願者們貼心溫暖的服務。

  “感謝所有的志願者們,準備夜宵就是希望通過小小的舉動,給他們一種支持和認可,讓他們感受到我們那份真正的感謝。”金美鳳說。

  寒夜裡一碗熱騰騰的面,溫暖了24小時服務的志願者的胃,更溫暖了無數志願者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